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層層疊起來的建築背後,藏著各種園林元素

層層疊起來的建築背後,藏著各種園林元素

「層層疊」

建築

 


讓人看起來有點飄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是文化的載體。



富有生命力的建築,除了溯源歷史、尊重文化,更要為之賦予靈魂.



西溪首座以常規的設計手法實現了非常規的視覺印象,輕盈淡雅、剛柔並濟,宛如一組極具未來感的城市雕塑,表達著城市的性格與氣質。

馬雲的HHB音樂酒吧在西溪首座正式開業,也再次印證了首座以它的開放和共享,成為城市中記錄人們生活的繪圖本。



好的設計關乎過程,讓我們回顧自身,探尋關於西溪首座設計的點滴。




01.

西溪·緣起

西溪之殊,在於其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而與城市化擴張共至的人口激增和生態破壞,讓西溪之質生變。



「大疏大密」的規劃策略下,城市受益於濕地公園帶來的生態改善、經濟提升和文化促進,遷移的原住民安享完善城市配套帶來的新生活,看似共贏,卻因不可回溯自然與生活的交融而頗有遺憾。

02.


場所·主題

西溪首座地處城西中心,距濕地500m,內有60m寬雙龍崗河疏引西溪之源東西橫越,80m寬景觀通廊南北貫通直抵濕地之畔,其十字交叉的空間形態,恰與古西溪諸村中心之一深潭口高度相似。



項目設計師執意將古深潭口的場所的自然、生活活力,重塑於新場地之中,以「共享」為設計命題展開。

03.


西溪之水



西溪之勝獨在於水。


西溪首座以中國圍合式形製為原型,創造了一個可聚可合、交互相融的半圍合格局,造型以300米延綿的建築流線,宛若西溪之水,溫潤柔和。

04.


共享自然


借城市之景,築立體園林


項目長約300米,高限定35米,順基地邊界以4組L板樓,半圍40000㎡「首座花園」,自由散點小組團於圍合之內,巧借自然之景,布連廊橋榭供停憩賞玩,順延濕地景緻於屋頂之上,築造立體園林。




以綠色之技,向自然致敬



致敬自然,不止「巧借與妙築」自然之景,更有「建築之力」與「擬生之法」。用建築語彙和現代技藝讓建築更自然生態,一體化幕牆設計——每一片遮陽百葉的位置與間隙,均充分考慮功能實用、人體尺度、區域太陽高度,方位角及氣流走向,滿足高品使用需求之餘,也自然形成了與西溪之水相應的流動立面。





開敞中庭以可開啟天窗引導光陰,隨觀光電梯升落,宛若凝視一場自然與建築的光影對話。



點樓西、南設電動遮陽百葉,夏可遮陽、冬不阻光,下沉庭院蔓牆的綠植,空中花園蔭茂的大型闊葉喬木,不僅是人與自然詩意並肩的新紐帶,也實現了自然低碳生活的原始淳樸。





 



05.


共享生活

大跨度打開交流之門



首座在盡享自然之饋時不忘與生活相融,以誠意「敞開」的姿態歡迎每位到訪者,東南角大跨度腹鋼桁架結構,支起20m高、跨度48m、向外整體懸掛25m的「大門」,其開放的姿態引人駐足。



多意空間促生活力交往



首座以4幢L型板樓半限定外空間,內以點樓旋轉布局打破規整,營造出不同層級尺度、氛圍的多元空間。



或靜或動、或收或放,無論是來此的上班族,抑或閑來放鬆的周邊居民,都能在這一方天地找到適於自己的一隅。


 


西溪首座,不僅以獨特形態成為區域新地標,更將自然、生活交織交融在一起,以一種新的方式重現了古深潭口的獨特活力。



 


靜觀日出日落,西溪首座彷彿滲透於時間的潮流之中,與自然並肩,同光陰對話。



盼其在時間的長河中,讓人在留下情感的印記,觸動感知與記憶,在城市中營造更多有趣的生活。




感謝gad建築設計的投稿,


歡迎給AssBook設計食堂投稿,


建成項目投稿郵箱:media@assbook.cn


主題備註「投稿」,如果錄用我們將進一步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sBook設計食堂 的精彩文章:

城市更新,我們在上海做了一本《新華錄》| AssBook×三明治
當馬岩松的「山」遇見竇唯的「水」,真仙兒!

TAG:AssBook設計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