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今日立春,一定要做好兩件事,否則落下病根,全年遭罪!

今日立春,一定要做好兩件事,否則落下病根,全年遭罪!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立春時間


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農曆臘月三十(除夕)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故名立春。該時太陽位於黃經315°。立春,也喻意春季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萬物復甦。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重大節日。春爭日,一年大事不宜遲。



除夕當天逢「立春」

2019年除夕是2月4號,而立春剛好也是同一天,這種情況並不常見,百年當中約有3年出現這種情況,除夕與立春在同一天的有,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當天逢「立春」。而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這兩天都是大年正月初一立春。

這樣的年份也是我們常說的無春年,寡年。「無春年」是指農曆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為了適應寒暑的變化,古人在農曆中每19個年頭加入7個閏月,導致19個年頭裡有7年里沒有立春。這樣的年份民間將其稱為「無春年」或者「寡婦年」,稱呼如此,並盛傳寡年無春「不宜結婚」,但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從實際上來說,「無春年」或者「寡婦年」對經濟作物、民生情況並無影響。



立春三候



1

一候東風解凍

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2

二候蜇蟲始振

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


3

三候魚陟負冰

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習俗


1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蔔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明代《酌中志》曰:「立春之時,無貴賤嚼羅卜,曰『咬春』」。

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為春盤。杜甫《立春》詩曰:「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咬春之俗最早見於晉代,到唐宋時吃春盤春餅之風盛行,傳向民間,更以食餅制菜並相互饋贈為樂。


2

吃春卷

春卷又名春餅、春蠶,是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歲時廣記》:「京師富貴人家造面蠶,名曰『探官蠶』。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稱『探春蠶』」。

立春吃春卷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 又有喜迎春季、期盼豐收之意。春卷里的蔬菜一般有:豆芽、蘿蔔、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


3

報春

民間,舊俗立春前一日,一個人站在田間敲鑼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著迎春的讚詞,到每家去報春,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或迎春帖子(或眾農家敲鑼打鼓將小孩拜請回家,擺上果品春盤在案等待春的到來)。

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人牽著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其意在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務農,莫誤大好春光。


4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 的重要內容。

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塑制春牛時,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穀,當牛被打爛時,五穀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穀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



立春吃什麼養生


1

立春吃紅棗:有助養脾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2

立春吃蜂蜜:清肺解毒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


3

立春吃春芽春筍:順應時節

春日食春芽。孔子說「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就不吃。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髮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春筍、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


4

立春吃韭菜:保養陽氣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髮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

5

立春吃蔥姜蒜:殺菌防病

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慾、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立春,是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立春也是一年之中比較容易得病的階段,一定要做好兩件事,否則落下病根,全年遭罪!



究竟是哪兩件事呢?

1、

調順肝氣;

2、

生髮陽氣;



立春為什麼調順肝氣?

立春時節護肝是最有效果的,也是必須要做的,中醫學認為,肝主生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稱之為「剛臟」,另外,肝在五行中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通應。

經過一冬天的寒冷天氣,人們不僅穿著厚重,而且屋內也經常開著暖氣而燥熱,體內勢必鬱積了許多內火,春季始臨,人的肝氣亦開始旺盛,排內火,排濁氣,暢氣血,正式調養肝臟的大好時機。那麼如何調養肝臟呢?


1

伸懶腰:護肝防衰老,立春後要常做!

護肝最簡單的方法是伸懶腰,這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臟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

因為伸腰展腹,需要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的作用,可以激發肝臟機能,使肝臟得到「鍛煉」。

動作要領:

伸展時,要盡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鬆弛,盡量呼氣,效果會更好。老年人經常做這一動作,可增加肌肉、韌帶彈性,延緩衰老。


2

按太沖穴

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可以敲打、按揉、拉伸肝經;順著肝經按揉,如果有疼痛點,一定要通過敲打、按揉、艾灸到不痛為止。否則就會肝氣不順。「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也是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每天按摩或艾灸它20分鐘能養肝護肝。

提示:

艾灸之前最好按揉太沖穴3分鐘,如果腳每天有意識地用力重複抓握動作,也能起到補肝作用。



立春護肝,飲食注意兩個禁忌


1

立春後飲食忌

立春後的飲食調養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具有酸收性質的蔬菜有:西紅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


2

立春後飲食忌辣

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燒烤、油炸:立春後要少吃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立春為什麼要升發陽氣呢?

《黃帝內經》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是人體陽氣生髮的季節,應順應天地陰陽之氣,給予適當的調攝,使陽氣得以宣達。此時的人體陽氣猶如剛剛發芽的幼苗,氣血已經從內臟開始向外走了,而此時天氣陰寒未消,身體虛弱之人陽氣會生髮無力,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一些方法來生髮人體的陽氣,那麼,如何生髮陽氣呢?

最實用及簡單的生陽之法莫過於——梳頭!為什麼?

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

而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著名古代養生專著《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疏通經絡生陽氣,精力充沛一整天」!那麼如何梳頭?小編特向各位網友強烈推薦「五指梳頭」。



為什麼強烈推薦「五指梳頭」呢?

1、

簡單可以隨時隨地的做;

2、

頭為諸陽之會,身體所有陽脈都要在頭部循經而過,梳頭可以幫助陽氣上行;

3、

初春乍暖還寒,人體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黃帝內經》中講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就是說當風邪侵襲人體時,頭部最先受到損害。頭部如果遭受風寒,不僅會影響陽氣的生髮,而且還會出現各種頭痛。

梳頭也能將風邪「拒之門外」。《聖濟總錄?神仙導引》中這樣記載:「梳欲得多,多則祛風,血液不滯,髮根常堅。」每天如果能均勻緩慢的梳頭100下,務必將整個頭皮疏到,那麼就完美了。

梳頭養生的最佳時機:早中晚

早上梳頭使你一天精力充沛,中午梳頭消除午間疲勞,晚上梳頭可以更好睡眠。

梳頭的時間:

每次梳頭5-10分鐘即可。



立春後生髮陽氣注意兩點



1

春捂護陽,下厚上薄

諺語云:「春不減衣,秋不戴帽」,說的是早春季節不要急忙把棉衣脫掉。立春時節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

此時人體的毛孔也正處於從閉合到逐步開放的過程,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涼的侵襲,毛孔就自動閉合,體內的陽氣得不到宣發,以致產生「陽氣鬱」的現象。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養生的重點。此時衣著主張「下厚上薄」,以助春陽升發之勢。


2

晚睡早起,與日俱興

民諺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黃帝內經》也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

立春以後日照漸長,在起居方面也應順應日照變化,相對冬天來說晚一點睡、早一點起,以利於陽氣的生髮。新經絡公眾號提示: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克服倦怠懶睡的習慣,適當夜卧早起,增加室外活動,舒展形體,暢通血脈,以助生髮之氣。

冬春之交,由於天氣乍暖還寒,氣血運行忽急忽緩,時而偏內,時而偏外,五臟適應得有個過程。這時期,體質差、適應能力弱的人就易得病,所以立春是一年之中比較容易得病的階段,一定要保肝護陽!否則落下病根全年遭罪~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免費結緣《太上感應篇》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

免費結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結緣《道德真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誰都不容易,請不要搬弄是非!

不只是頭孢,吃這種葯千萬別喝酒,春節臨近一定要看看!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daojiaom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老中醫勸告你千萬不可以做的 56 件事!你一定不知道!
道醫學堂丨常見病簡易方劑選之消化不良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