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大年初一,看點案例養養眼

大年初一,看點案例養養眼


綠地安南小鎮紅土遺址公園

(By 水石設計)



項目名稱:綠地安南小鎮紅土遺址公園


項目規模:啟動區20,000㎡,大區160,000㎡


建成狀態:啟動區建成,大區在建


建成時間:2018年

項目類型:公園綠地


景觀材料:夯土、紅砂岩、耐候鋼板、竹木


業主單位:綠地集團江西事業部


設計單位:水石設計


設計部門:景觀三室

工作內容:景觀設計


施工團隊:綠地森茂園林


照片攝影:日野、華睿建築攝影(雪景)


編輯排版:水石品牌


緣起

大地的敬畏和時光的詩意


項目位於南昌綠地安南小鎮旁,距離南昌市區中心約38km,基地佔地約16公頃。在現場的每一個人都會被壯闊的紅土荒漠,成片的荒草,大片的馬尾松林所吸引。在紅土大地的地表下,是這片紅土的地質構造和背後的地質學意義。


▲ 植被稀疏、溝壑縱橫的「紅色荒漠」


這片紅土地質學名稱是網紋紅土(Plinthitic Horizon),成因是在第四紀冰川期及後續的鄱陽亞冰期的冰嘖物,經濕熱氣候條件下的淋溶和風化產物,其斷面特徵為不同年代的紅色土層中夾雜著蠕狀白斑狀紅泥,所以網紋紅土又稱蠕蟲狀紅土。


因土質粘重板結,雨季降水不易下滲,地表徑流引起坡面沖刷致使水土流失,常年累月往往形成植被稀疏、溝壑縱橫的「紅色荒漠」景觀,考古學者也稱之為「曠野遺址」。


▲ 網紋紅土(蠕蟲狀紅土)

 印象

自然的自我修復



我們調研了2013-2018年這塊區域的衛星地圖,發現基地內裸露的紅土在慢慢減少,植被覆蓋率在慢慢增加。由於紅土是酸性土,能在其生長的植物品種非常有限,多是馬尾松等先鋒類樹種,大自然在緩慢的進行自我修復。


▲ 基地狀貌分析  



▲ 衛星地圖:2013年 1月 


▲ 衛星地圖:2016年 12月 


▲衛星地圖:2018年 2月 



荒涼和盎然,頹廢和生機,自然的修復力和生機力讓這裡的一切展現出微妙的平衡。





 策略

生態修復,社會科普,自然體驗



本場地有極為獨特的紅土地貌和原生植被群落,但卻面臨水土流失和動植物多樣性失衡等問題,基地內的生態敏感脆弱易破壞。



▲現狀狀貌分析 


整體設計策略在通過分析現狀植被,豎向徑流等的基礎上,從生態修復,社會科普和自然體驗維度出發,對這片場地進行保護性開發,同時明確設計的三低原則:低介入,低維護,低造價,最低程度的減少對現狀場地和植被的破壞。



▲策略分析 :區域修復, 帶狀串聯,點狀塑造  


在生態性策略上,根據現狀的植物群落和水土流失問題,引入林相修復和水源涵養策略。


在林相修復策略中,引入先鋒物種馬尾松,刺槐,青岡等,斑塊化混合式種植,經過時間的洗禮,各個品種之間的競爭和成長,逐步地改良紅土酸鹼度,生態群落會自發地建立起 「平衡」的植物群落,並緩慢的向與當地氣候適應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過渡。





▲林相修復和更替策略  


在水源涵養策略上,由於場地整體的地勢和坡向,雨季的水文徑流帶來了水土流失。所以在徑流的管廊沖溝種植喜濕的旱生植物——蘆葦,千屈菜,蒲葦等,固結土壤保持水土。



▲水源涵養  



  連接

與場地的對話和回應



紅土遺址公園是集大地景觀,自然體驗,生態修復,科普認知,休閑放鬆為一體的自然公園。以第四紀網紋紅土(Plinthitic Horizon) 組成的紅色荒漠景觀為主要特色的遺址公園。


公園內共布置了十個景點,分別是:紅丘樂園,紅土綠洲,赤腳樂園,風鈴教堂,自然課堂,迷霧森林,風靈原野,梅嶺秀色,吶喊弔橋,自然草甸。景點通過內部的道路系統進行串聯,可根據園內地圖標識的引導選擇要到達的景點區域。



 ▲紅土公園總圖 


紅土公園的啟動區為臨近市政道路的2萬餘方的場地,作為比鄰安南小鎮中心的就近區域,未來作為公園的主入口和人流的集散和引導空間,包括了公園入口,松果草甸,紅丘樂園,松林棧道,紅土綠洲幾個部分,也是與場地空間對話的五種連接。



 ▲紅土公園啟動區平面  


連接是與場地的對話和回應,連接了人與自然,希望用一種敬畏與質樸,回應大地的雕刻時光。



 ▲五個連接  

紅土的連接 / 

公園入口


公園內外有4米的高差,現場的高差斷崖呈現出紅土的斷面層次。利用現場取土的的夯土牆作為入口高差的擋牆和入口景牆,夯土的肌理既是呼應紅土地質的斷面分層,同時用一種回歸傳統工藝的方式營造傳承了一種拙樸之美。






趣味的連接 / 

紅丘樂園


場地有兩塊裸露的荒地,一塊較為平坦設計為松果草甸,一塊有高低起伏不平,利用現狀結合紅土丘陵的起伏形態,設計為丘陵起伏的紅丘樂園,並借用不同的坡度和設施,設置了攀,爬,滑,鑽,跳,跨,挖,轉,敲等不同的玩法和體驗,並鼓勵小孩甚至大人自己尋找發現場地的樂趣和冒險的探索,並用層層等高線的圖底呼應場地的起伏。




 ▲紅丘樂園工作模型   




藝術的連接 / 

松果草甸


在場地的中部空間,利用現狀荒地做了一塊中心草坪,同時作為公園入口空間的人流緩衝區和停留休憩區。而在踏勘現場的過程中在松林間常見的松果,則通過藝術化的再加工成為了中心草坪區的空間藝術裝置,同時也是對原生場地的一種呼應與對話。

對話的連接 / 

松林棧道


為了減少對現狀植被和地質的破壞,同時不阻隔場地內的雨水徑流,人行棧道通過淺型基礎形式架空連接,在棧道路線的布置上避讓開現狀喬木點位,根據現場的情況,仔細的勘驗現場進行放線定位。




 ▲工作模型  


▲棧道施工過程  


修復的連接

 / 

紅土綠洲




工藝 / 

夯土牆,回歸傳統的拙樸之美


 夯土牆,是指以生土為主要材料。生土建造在中國產生於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夯土牆有六大特色,一是生態環保,就地取材;二是具有可再生性,三是低能耗,無污染;四是蓄熱性能好;五是施工簡易造價低廉,六是具有質樸的鄉土意境。


 ▲現狀高差斷崖4-5m  


▲夯土工藝流程  



▲夯土工藝做法  


 ▲紅土公園啟動區建設過程  






綠地安南小鎮紅土遺址公園


冬日美景


?華睿建築攝影


 · 紅土綠洲雪景



 · 松果草甸雪景



· 棧道建成雪景  




南通能達商務區生態綠軸


(By 奧雅設計)



項目名稱:能達商務區綠軸東延建設工程
景觀設計:奧雅設計
設計/竣工時間:2017/2018
項目地點:南通市市政廣場
佔地面積:36000平方米
客戶名稱: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公司
攝影:琢墨攝影 楊磊

項目總長為1.5公里,中間被2條道路和河流割裂開,團隊需要在局限的12米的狹窄空間拓展步行空間並豐富空間體驗。

▼沿河線性公園概覽



奧雅設計團隊為這個線性公園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採用參與性、連接性、開放性、統一性的原則,將整個線性公園串聯起來,促成河流和城市的重新興連接。設計為了打破狹窄河道的壁壘,通過推-拉-懸-浮等三維設計手法延展空間,營造多維的景觀體驗,產生視聽味嗅觸全息的感官感受。

▼場地原貌



▼設計思路


多種空間形態


新的河道連接使得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每個節點根據周邊人群的不同需求,呈現不同的空間形態和功能。

辦公花園



通過推拉懸浮三維的設計手法,縱向延展空間,從而形成低處的親水聚集平台、高處的觀景休憩平台等空間,為周邊的辦公人群提供休閑、交流以及洽談空間。

▼觀景休憩平台




▼在空間中互動



▼台階細部



▼涼亭下的座位



活力水廣場 


濱水廣場為周邊居民提供豐富的活動場地:設計中將地形抬高,將咖啡廳嵌入並地形之中,濱水活力的旱噴水景及從廊架跌落的水景,使兒童可以近距離的在水中嬉戲。

▼濱水廣場鳥瞰




▼夜景



休閑帶狀花園



基於周邊大型的購物中心,我們在水岸提供了多功能的陽光草坪,並在濱水提供了櫻花濱水漫步道和休憩空間,使人們在購物的同時享受悠閑的濱水時光。

▼帶狀花園鳥瞰




▼休憩空間





▼享受悠閑的濱水時光




街角口袋花園


通過場地抬高,一方面可以阻隔街角道路的噪音,另一方面形成小型的活動廣場和觀演舞台,周邊居民可於此舉辦豐富的活動。

▼抬高的場地形成小型活動廣場



晴雪 · 日夜


晴天或雪天、白日或黑夜,人們都可以從都市中來到生態綠廊可以放下沉重的思索、卸下身上的煩惱,安靜的望著映著盈盈綠草的河水,放空自我享受閑暇時光。

▼生態綠廊在不同季節與時間呈現出不同的景緻








南通市市政廣場前的綠軸景觀將成為城市的活力源泉,是市民室外活動的主要場所,城市中的生態綠軸,擴張城市功能空間,連接城市動脈,凝聚城市活力,增添城市新風采,是展現一個城市形象的主要表現展覽窗口。

▼活動廣場夜景



陽光城保利·源溪里山


(By 沃亞景觀)



項目名稱:

陽光城保利·源溪里山


項目面積:9382m2


項目地址:福州市晉安區桂湖片區


建設單位:陽光城集團


設計管理:夏瑤池


景觀設計:沃亞景觀


設計團隊:黃永輝、韋慧、趙磊、向星樾、郗文、楊華文、潘啟渝、李建、施曉文


建成時間:2018年9月


攝      影:Holi河狸景觀攝影


2018年初,當我們接洽源溪里山這個項目時,甲方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大高差的山地項目,而真正親臨基地現場時,來自山城、習慣于山地景觀設計的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個並非尋常的項目,這是一片遠離暄囂、山環水抱、深藏於大山裡的凈土。

面對這一片找不到明顯界線的現場,腦海中準備好的各種風格與手法已然顯得蒼白,我們覺得原生林、溪谷、石頭、竹子才是這裡的主人,於是湧現了強烈的想法  --「最少的干擾,才是對這片土地最好的設計」,非常幸運的是這個想法得到甲方的支持,並在後來的設計與落地全程中得以貫穿。



▲ 

基地周邊環境

項目位於福州北郊桂湖溫泉片區,自然條件非常優越,群山環抱、植被豐茂,周邊原本是一個質樸的村落,舊房、老樹、農田、竹林、野草形成一幅自然鄉土的田園畫卷。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面對這片原山原水,我們在想,它的未來怎樣呈現才是最好的狀態?房子,應該是輕輕放進去的;路,也應該是輕輕的放上去的;建築與景觀,都應該從大山中長出來,融為一體。



構   思




▲ 讓建築長於山中,背可依山、近可借山、遠可眺山



▲ 

設計過程記錄了原山線標高和山形,後期建築與景觀恢復原山形天際線





▲ 

草圖演變過程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項目整體結構緊扣「詩意山居」,分「

尋山、見山、棲山

」幾個節奏展開,給客戶層層迭進的驚喜感,感受世外桃源般的詩意棲居。


尋   山


▲ 

導入段手繪稿


連接基地與外界交通的是一條長長的導入段,而在此之前的景象相對鄉野。我們希望在入口給業主眼前一亮的感覺,還原原村落竹林入口的場景,同時竹林與毛石景牆營造入口的儀式感。 




穿過竹林和停車場,進入核心區之前,以壽山石砌築的景牆,即是作為空間的界定,又是形象的二重展示。





壽山芙蓉石的故事

  


關於這片景牆,設計的想法是利用毛石堆砌,在落地過程中與甲方一起反覆推敲,多種材料樣板帶路,

最終選擇了壽山芙蓉石

尾料,通過干砌工藝,重現質樸之美。




▲ 

景牆打樣


▲ 

在距離基地不到十公里的壽山鄉芙蓉村就是壽山芙蓉石的產地。壽山芙蓉石是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特產,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


▲ 最終呈現的

景牆細節




見   山




▲ 

前場手繪稿

前場是樣板區的核心區域,建築概念是「石頭上的售樓部」,景觀以大面純粹的鏡面水襯托建築,一抹白色飄帶橋,簡潔的勾勒交通與空間。三株從原基地移栽而來的大樹點綴其中,形成一幅融於自然的山水畫面。





▲ 前場效果圖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 

經過第一道毛石山門,豁然開朗


▲ 

景觀襯托著建築,建築依偎大山,三者融為一體



▲ 從

售樓處眺望遠山


▲ 飄帶橋手繪稿



紫夢狼尾草的來由        


關於前場景觀草的選擇,

我們也曾考慮過網紅粉黛亂子草、浪漫的薰衣草等,但最終我們選擇了紫夢狼尾草,因為第一次看現場的時候,就被原生的茅草之美打動了,所以我們希望還原一片狼尾草的原野之美。





棲   山

樣板區後場是實體區,分為「入口山門、禪意庭院、游泳池」三個區域。所見即所得的場景,讓客戶體驗未來清幽寧靜、深居山林的隱居生活。


入口山門



▲ 設計效果圖





拾級而上,

 斜陽西下,循著泉聲回家



禪意庭院 


一折迴廊,一方庭院,讓人腳步慢下來、心靜下來,聆聽鳥鳴與山風,品茶觀景,相對忘言。



▲ 禪意庭院手繪稿




▲ 禪意庭院效果圖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 閑時坐望一方晴空,靜

心品味山居生活





▲ 就地取材的古樸英石也在這一方院落中煥發新的生機



 

游泳池

 


藏於密林中的游泳池,是為業主打造的私享度假空間,無邊界泳池將視線打開,讓山景進來、讓陽光進來......





▲ 與山融為一體,互為風景,營造沒有邊界的社區


▲ 從售樓處往外觀看山雨


「源溪里山」的呈現,做到了景觀、建築、大山融為一體,山依然是這裡的主人,一切都輕拿輕放,為這裡未來的業主,營造了一個真正與山無界、以森為鄰的隱世山居。


中南·玖宸


(By 

道遠景觀



項目名稱:中南·玖宸
項目地點: 重慶市北碚區金興大道中南玖宸


業主單位:中南置地



景觀設計:DAOYUAN | 道遠景觀


景觀設計團隊:陳普核 | 劉玲莉 | 楊梅 | 李想 | 曹倩倩 | 白藝


業主景觀團隊:吳爽 | 李孟 | 楊舒婷


景觀施工:仁翔園林


建築設計:水石設計九部


室內設計:重慶尚壹揚設計


雕塑公司:上海灝爍環境藝術有限公司


攝影:雪爾空間攝影、日野攝影


設計時間:2018年8月


▲ 俯拍圖



場地思考


項目基地位於山體切坡與道路之間的窪地,原始場地為城市保護綠地,沿市政道路橫向展開,狹長的空間形成壓迫的場地感受。臨於中南玖宸藝術展覽館,亦是到達展覽館的必經空間,設計師希望通過空間的再造激活場地,給城市的灰空間帶來新的活力。


▲場地臨近市政道路



遊走的峽谷公園



場地由於過於狹長,邊界為高切坡擋牆,空間感受極為壓抑,設計師把峽谷的概念融入場地,通過迂迴錯落的空間轉換和咬合,形成一些有趣的空間,讓人在交錯的線性空間里自由遊走,創造了一個迷你而精緻的峽谷公園。





▲入口空間



石—山地文化記憶



峽谷公園的邊界空間由高低起伏的牆體塊面來分割,靈感來自重慶城市的山體記憶。山體最原始的記憶就是石,為了保證山體最自然的形態,模擬山體斜向走勢,感受山脈所帶來的強烈衝擊力,將石材用最原始的方式人工打鑿,自然的凹凸體現山體的雄壯與陡峭!大自然帶給山城的饋贈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峽谷公園



樹木的力量



山體塑造的空間圍合,峽谷公園從谷底一直走到水景平台,從狹窄的折線中穿越,每每在空間變換之時,設計師都做了精心的處理和安排。精選了造型各異的原生樹木,很自然的落在了空間轉換的位置,猶如本來就生長在那裡。因此,樹木也變得如此曲折和高傲,相互掩映非常自然,原生!純凈空間中感受山城最自然的肌理!




▲樹影婆娑




來自峽谷深處的溪流



峽谷公園利用山地進行空間的切割和轉換,山體的界面是硬朗而有力的。而來自峽谷深處讓設計師感動的還有潺潺的溪流,設計師希望通過峽谷的溪流和泉水聲,喚起一代山城人的生活記憶。



▲峽谷深處的溪流




雨水收集與再利用



設計師根據場地的高差關係和場地溪流的布置,巧妙的將雨水和水景結合,並進行收集過濾儲存於場地的低洼處,給未來植物灌溉和養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可能性。




▲雨水收集分析圖


▲雨水收集再利用




藝術館—山脈肌理的重構



藝術展覽館是峽谷公園肌理的重構,山體的形狀在建築體塊上再次得到了呼應。山體的收放在這一刻豁然開朗,道路也開闊起來,情緒也會跟隨腳步的變化變得興奮!山體從景觀到建築的變化這次結合淋漓盡致,空間也從擠壓到開放,從城市記憶出發,深層次探尋在地文化的特質,用空間的變化和山脈肌理的重構去演繹建築的體量。


▲售樓部前場 


▲前場雕塑


▲方案平面圖


▲空間分析圖


▲場地流線圖


▲場地剖面圖



綠地南昌中央公園


(By EADG泛亞國際)



項目名稱:綠地中央公園


業主:綠地集團江西事業部


位置:江西省南昌市


設計單位:EADG泛亞國際


攝影單位:琢墨攝影、胡超


設計時間:2017


落成時間:2018




於是我不知何時


從某地奔來


意外地站在這塊草坪上


我的腦細胞記憶著


所有該做都事情


因此我以個人的姿態


開始有關幸福的訴說


——《草坪》古川俊太郞



思考】

從城市角度看項目:項目位於南昌紅谷灘與新建區交匯處,區域位置無可挑剔;禮步湖、濕地公園、烏紗河環伺左右,生態環境優越。


從區域角度看項目:項目在整個區域中定位為濱水型高端城市綜合體項目。


從項目角度看項目:展示區周邊建築密布、高樓林立。

那麼,如何在城市中軸項目、半島區域環境、毗鄰高級社區的環境中打造特徵鮮明、記憶深刻的展示區?


「天空之城」電影

一切的一切從偶然間看見的「天空之城」電影開啟了

設計狂想之旅——夢幻公園·公園裡的公園

【重塑場地·營造空間】

設計是

表達

好的設計讓信息更好的被傳遞和理解,有不同的方式與媒介。

景觀設計是通過浸入式的空間感受來傳遞信息。每塊場地都有它獨一無二的故事,而每位設計師也有自己對於項目的思考,如何由一得到二並從中找到微妙的平衡,是未來場地能否有效合理傳達信息至關重要的一點。



在這個項目中,城市道路橫穿我們的基地,高樓密布。和其他大多數項目一樣,開發成熟後周邊片區將會擁有明顯的城市特徵。

另人驚喜的是,基地的旁邊是一片美麗的濕地公園。生態自然的濕地公園是基地與眾不同的環境優勢,也成為我們為這塊土地做出設計定位的關鍵因素。

在尊重場地

自然與城市

的雙重特徵基礎上,考慮到項目作為

銷售中心和街角公園

的雙重屬性,我們決定呼應濕地公園的自然之美和城市繁華的現代之美,已

夢幻仙境

為主題,營造一片既自然奇妙又精緻現代的場地。

就像案名取得那樣,


中央公園,繁華中心的綠洲。

【夢幻之地·醒著做夢】


從海洋,天空,山谷等秘境中提取奇幻元素,


串聯起夢幻之旅的故事主線。

利用空間對行為和感受的

導向性

的作用,設計將整片場地分為

四重空間

【神奇海洋】——入口廣場


【仙境山谷】

——下沉活動空間


【天空之城】——銷售中心


【精靈森林】——市民綠地

通過意想不到的視覺驚喜

,將人們逐步從周圍的都市環境中抽離,由海洋到天空,由廣闊到秘境,開啟一場奇幻的自然之旅,放飛心靈。

這裡富有節奏感和戲劇性的不期而遇,其實是設計師費盡心思製造出的必然。

夢中幻境,實乃人生


夢幻仙境——設計理念


夢幻仙境——空間結構



【神奇海洋·忘卻時空】

踏上場地的

入口廣場

,就開啟了一場

逐龍踏浪

的旅程。

通過神秘的龍脊牆,浪花飛濺般的地面鋪裝和波光粼粼的巨浪隧道,營造出一片神秘而令人嚮往的遠古海洋世界。







每一步實實踩在地上,心卻踏浪尋龍而飛。



【仙境山谷·原始活力】

進入到

下沉活動場地

後視野突然被打開,空間尺度變大,

和一大片綠猝不及防得撞個滿懷。

西式直白大膽的設計手法,精彩的地形變化和賦予奇幻色彩的精靈之樹,把場地的自然美毫無保留的呈現,為各種各樣的

集體活動

提供了極佳的空間。每個人的生命中都需要這樣一個可以

任意奔跑

的山谷吧。





陽光,色彩,尺度,坡度的配合,釋放了原始的生命力。

飛舞的雲橋

是仙境山谷的最大景觀亮點,造型上延續了山與波浪的起伏感,一抹可愛的白為草坪增添了一份純潔浪漫。以雲橋為主體的立體景觀空間,作為直接通向售樓處的快速通道的同時,豐富了人們的觀景體驗,新鮮有趣。

仙境花坡,成片的花海種植,天真可愛的小擺件,營造出田園的溫馨浪漫。



孩子們在這裡自由奔跑探索,而大人也被這一汪藍天一窪綠地帶回童年記憶,激發出心底的童真。

設身處地才能感同身受,拉近每一個家

庭心靈的距離

,是這片山谷的設計初衷。

【天空之城·輕盈生活】

天空之城作為

銷售中心

的主題,旨在打造一片

心靈的凈土

,映射出夢境中的理想家園。這裡的核心就是現代純凈的銷售中心,為了襯托建築,我們用完美的圓形鏡面水景,倒映天光雲影,讓建築更加空靈。配合上極富藝術氣息的金屬雕塑和星光點點的下沉空間,打造極致的售樓處體驗。



夜幕降臨時,星光點點,藝術高雅。伴隨著倒影,彷彿走在雲端之上。


-現代的設計語言把人們從舒適自然的氛圍帶入精緻高雅的幻想中,這是正是未來夢開始的地方。


【精靈森林·趣味探索】



項目還涵蓋了一片的市民公園,為了滿足各個年齡段人群的需求,我們把這裡設計成多功能區,已精靈森林為主題,給市民充分的自由,讓人們在自然生態的環境里自己探索,獨自漫步或是共享天倫之樂。


精靈小屋手繪稿

兒童活動場


霍比特人小木屋




兒童活動場地,漫步道,景觀小屋等設置豐富了場地的趣味性與參與性。

而更內側的生態景觀,包括私密花園,旱溪,植物小精靈等,則在提供野趣的同時傳承著原始場地記憶。





希望這片夢幻仙境托起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夢,

生活可狗血,不可苟且



聲音繞道而行


在呼喚你之前,它呼喚了沉落的夕陽


呼喚了森林、大海和人名


可是,現在我終於明白


歸盪的回聲全都是你的聲音


——回聲



項目景觀負責人—雷敏




綠地香港拾野川



項目名稱:綠地拾野川


甲方單位:綠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


景觀面積:項目面積1200畝,展示區32000平方米


景觀施工單位:綠地森茂園林雲南區域公司


攝影團隊:魯冰




設計理念


東方生活的本質:田園與詩


與自然交融,致敬打的的完美手工藝術品,倡導「重拾大地智慧,找回自然真善美」的生活理念,徹底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打造質樸而又舒適的產品。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項目概況


綠地拾野川項目位於廣東佛山高明區,距離廣州105公里,距離佛山市區75公里,地塊以山地坡地為主,佔地約1200畝,以「返璞歸真」為文化理念,原野生態的設計風格,凸顯禪意和詩意的宜居生活,特色的山地景觀結合生態自然環境,親與子共享旅遊資源,以「親子自然」為引爆點的生態教育活動營地,提供特色度假、健康休閑、生態人居三合一的生活方式,打造具備山水仙境空間氣質的文化旅遊項目。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七島、一鎮、三潭、一川」,涵蓋安逸幽靜樂居、鎮原野度假小鎮、核心水域景觀、田園山野體驗,度假住宅區根據主題定位,分為七個組團,對應北斗七星,分別以北斗七星中的七顆星的名字來名各組團,並通過硬景鋪裝、金屬塗料、導視標識等運用顏色以組團特色,加強組團主題。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展示區設計






提到特色小鎮,映入眼帘的常常是日益風格化的產品,在迎合市場潮流的同時,人們似乎淡忘了小鎮生活真正的本源與初心。

理想的棲居地應是擁抱自然的。如何將高品質的生活融於青山綠水,拾野川便是一個很好的答案,也是未來小鎮發展的一個起點。這是一趟東方自然美學之旅,一次無形勝有形的去風格化嘗試,讓人們以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融入自然,體會文化。與其說這是一種改變,不如說更像是一種回歸。







設計平面圖


歸源記


八源記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欖仁離離,芒草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生活在拾野川,重拾田居野趣,回歸美好本真。綠地香港用創造美好生活方式的信念,還原了大自然的真善美,完美演繹了「田園與詩」的東方生活。

放眼平川,心源已歸。


綠地香港帶您一起重拾自然的時與光!



南通湖畔堤



項目名稱:南通湖畔堤


項目地址:江蘇省南通市蘇通園區金英西路與海納路交匯處


業主單位:中南置地、華德地產、恆通投資集團


景觀面積:900㎡


設計日期:2018年


撰文編輯:景觀邦




提起景觀示範區,就會聯想到高成本。設計、雕塑、材料等等加分的範疇,似乎都需要強大的金錢支撐!然而,你也許未曾發現,在你的身邊,其實低成本的示範區比比皆是,它們同樣讓你的生活驚艷無比!


「 

01|

 寫在前面 

做一個示範區,似乎錢少點都掉身份,景觀沒個1000萬都不好意思說做高品質示範區,經常聽聞花個五六千萬的也不少,500萬?難以接受。200萬?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我們這次,

50萬,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我們還要有前場後場,要有大氣的迎賓入戶,還要有回顧天然的意境空間,值得咀嚼的意味,以及高級材料形成的尊貴感等等。


「 

02| 

在地分析 


南通湖畔堤項目位於江蘇省南通市蘇通科技產業園區,靠近金英湖。南通是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的沿海城市,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被譽為「北上海」 ,是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是神的一汪淚;湖,是大地的眼睛。毗鄰金英湖的南通湖畔堤,以江海生活為設計藍本,打造臨湖而居的品質生活示範區。


區位介紹


「 

03| 

50萬是什麼概念? 


一個50萬造價的mini示範區看似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50萬是個什麼概念?


很多示範區的門頭,水景或是一個中型的藝術雕塑,再或一個連廊,單單就它們的造價50萬都不夠。而我們現在要

用50萬去打造一個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的示範區,意味著造價需要極度的控制。

該發力的位置不遺餘力,該留白的位置則雲淡風輕,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世上最難的便是恰到好處!


「 

04|

 小、精、省 



最能考驗設計師的就是如何能夠運用有限的空間,寫出無限的故事。

本案項目特點,概括起來一句話:小而精緻好又省。


有多小?


整個示範區大約900平米的景觀面積,後場與樣板房相距很短,洽談區也緊鄰著樣板間,空間的組織和動線的規劃成了這個場地最大的難點。


多精緻?


整個示範區空間緊湊,要求有前場後場,具有儀式感的體驗。前場既滿足展示效果又兼顧入戶空間;後場與樣板房在有限的空間下,在滿足洽談區視線的同時,曲折縈迴到達樣板房,並且要為遊客提供一個賞心悅目的景觀動線。



現場細節

如何省?


50萬的造價,我們捨棄該捨棄的,挑選最合適的,集裝箱式建築,減少石材規格,降低苗木的規格,改變景牆的形式,減去大面積水體,當減無可減,棄無可棄,設計和空間便在場地中跳了出來。



現場細節


「 

05|

 設計的演變 


項目設計前期接到的要求是需要設計師在保證景觀效果的同時又要控制成本,因此整個示範區整體秉著

「低成本、大回報」

的設計宗旨,從

「山 - 海 - 港」

三個場地特點出發,力爭將設計做到大氣自然、乾淨純粹。

第一個我們做了一個折線的方案,折線的種植池和折線變化的景牆去引導人群,並在入口處設計了精緻的小水景去體現它的入戶尊享感。



第一版設計稿

因建築主體大小和入口位置的更改,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建築與場地的關係,結合的造價,以再次創造一個合理的入口空間和連貫的參觀流線,所以我們把入口位置向右側移動,為了使入口景觀更加凸顯,我們有選擇的保留和修改整個場地的各個細節,調整了入口兩側的景牆,取消了入戶的水景改為旱溪使之以更連貫的向入口延伸,流水般匯聚於入口。


第二版設計稿

因造價的層層限制,我們在一個這麼小的場地中去探尋它最大的價值,所以我們從前幾版的方案中追尋它的本質,以「大道至簡」去看待空間的關係,最終,我們取消了入口的水景和異型的種植池,從錯落的空間揉合成空間與空間的摺疊交融,從彎折的動線舒緩成環繞、延展的動線,當減無可減,棄無可棄,設計的美感和空間的誕生便在這mini的場地中孕育而生。



第三版設計稿

「 

06|

山-海-港的景觀敘事 



「過往仰山,歸來見湖」。

項目提取南通本身賦予的歷史文化和現代人嚮往的精緻簡約,結合本案將在地文化運用現代手法演繹,以抽象流暢的景觀敘事,

營造情景化的生活空間,

打造了一個城市會客廳。



▲設計效果圖

設計以河流形式為基調,將其演變成具有視覺衝擊感的流暢靈動曲線,並配以豐富、連貫的活動空間,豐富場地使用體驗並增強連通性。



▲設計實景圖


示範區集裝箱造型個性,顏色亮麗,充滿張力。故場地選材突顯黑白色調,與建築形成對比。整個場地選用芝麻黑與芝麻白花崗岩,色彩純凈雅靜,黑白礫石相交呼應。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藉由行雲流水般的枯山水,賦予院落幾分禪意韻味。置石經層層篩選,質地飽滿,形態豐趣,給場地增加靈動感。






設計從細節處著手,剝離色彩,僅以黑白展現,張力十足,直擊人心。

黑白的鋪裝肌理打造出一個樸素而包容的空間,呈現出一個原始真我的空間狀態。




▲設計效果圖



▲設計實景圖

後場的設計選擇種植了一片綠植的光影,它是寧靜的,能把城市的喧囂阻擋在外;它細膩柔軟的枝葉在地面石徑上光影斑駁,讓時間的變化也充滿了魅力。



▲設計效果圖




▲設計實景圖




「 

05|

 匠心,不忘初心 

一個好的項目落地的過程中,好的設計概念固然不可少,背後的故事更耐人尋味。我們在本次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成員

深度參與到材料選擇、把關,製作與安裝到完成

的每一個細節中——

枯山水的施工過程中我們通過顏色的選擇比例的推敲力圖呈現大道至簡的意境氛圍。

現場放線,切割石材,以保證流暢的曲線型前場景觀。

置石經層層篩選,質地飽滿,形態豐趣,給場地增加靈動感。在現場施工我們反覆推敲片石的比例和位置,力圖呈現最完美的效果。

材料樣板的選擇及定樣直接關係到展示區的效果呈現。因此,現場對材料進行了試鋪,最終根據顏色區分及材質肌理決定了地面鋪裝的材料,達到統一、乾淨,又富有變化的效果。

為了達到方案所期望的流暢的曲線型景觀,施工過程中進行現場放樣調整。力求每一條曲線自然連貫。過程中要求整板切假縫,避免碎料的產生。

入口弧形標識花壇作為視覺焦點,要求打磨機打磨折角,展現圓潤之感。LOGO標識獨具匠心,選用鏡面不鏽鋼,為場地增加一抹亮色。




從一棵樹,


到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


都可能是成本控制的關鍵。


設計離不開精準的管控,


當眾人還在追逐於高成本高造價的示範區,


南通湖畔堤,


這個以精匠和創意取勝的項目,



同樣可以驚艷你的眼球。

<  完  >


註:本文整理自各設計平台,僅供學習,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感恩您的理解包容。

拾光景觀


公共空間/住宅商業/別墅庭院/公園景觀/旅遊度假/



長按二維碼,快速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光景觀 的精彩文章:

二建備考資料大全,含視頻講解
分析圖總不會,趕緊聽大師授業解惑!

TAG:拾光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