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新書早知道‖解讀敦煌·法華經故事

新書早知道‖解讀敦煌·法華經故事

本篇為新書預告,預計於2019年3-4月間正式開啟請書預登記,欲恭請者,敬請關注本公眾號後續通告。

為什麼法華經借比喻闡明妙法?

為什麼法華信仰流傳廣泛?

三界火宅,眾苦煎逼,

為什麼維摩詰遊戲於人間?

為什麼名士推崇維摩詰經?

編輯推薦

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的傑出藝術成就和東方古代文化的輝煌,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藝術,再現千年文明。

詳細介紹敦煌經卷中的法華經畫卷,由《解讀敦煌》編輯部根據賀世哲著《敦煌石窟全集·法華經畫卷》改編而成,解釋細密周到,配以精美的圖片,文字優美,資料權威,是研究敦煌的重要參考讀物。

《法華經?藥草喻品》云:「一雨所潤,其澤普洽。」相信,不同層次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批珍貴的圖片數據中,汲取到有益的精神營養。

出版信息

【書  名】解讀敦煌·法華經故事

【主編單位】敦煌研究院

【主  編】樊錦詩

【出 版 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書  號】ISBN 978-7-5675-4699-8

【版 次】2016年3月第1版

  2019年3月第2次印刷

【定  價】76元(弘化社公益贈送)

【規  格】小16開(170*240mm)

【排  版】簡體/橫排

【裝  幀】紙面精裝、有護封、正文全彩印刷

作者簡介

敦煌研究院:敦煌學研究的科研單位,也是保護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單位。

樊錦詩: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自1963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後已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40餘年,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

賀世哲:敦煌研究院研究員。著有《敦煌石窟全集?楞伽經畫卷》《敦煌石窟全集?法華經畫卷》《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與禪觀》《敦煌壁畫中的「法華經變」初探》(與施萍婷合作)《試論曹議金即曹仁貴》等,整理校訂《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參與多部有關敦煌圖書圖版說明的撰寫。

內容簡介

何謂佛教經變?初唐凈土善導大師云:「依經變畫」,就是經變,言簡意賅。就廣義而言,敦煌藝術或其它佛教藝術中,凡帶故事性的圖畫,均可謂之經變。但就狹義而言,則專指隋唐以降,依據某一部佛經,或者揉合同類數經繪製的具有一定故事性,或者義理性的圖畫。本卷所言法華、涅槃、維摩詰經變,是就狹義者而言。

佛教東傳以來,諭揚普度眾生的大乘佛教逐漸在中土衍為主流,佛教藝術亦多取材於大乘經典,本卷所輯三經變亦然。將《法華》《涅槃》《維摩詰》三經編於一冊,主要考慮到這三部佛經在佛性問題上思想一致。《法華經?方便品》云:「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一大事因緣」,即諸佛欲使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那麼一切眾生能否成佛呢?《大般涅槃經?獅子怒吼品》中作了肯定的回答:「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亦即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維摩詰所說經?佛通品》專講成佛之道,不過是從相反的方面,要求菩薩處污泥而不染,由非道至佛道。實際上還是講眾生成佛問題,「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亦可引申為佛就在眾生心裡。

關於這三部佛經中佛性思想的闡揚,中土高僧代有所出,如晉宋之際倡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涅槃聖」竺道生,對上述三經都有深湛研究;隋初奉敕到敦煌建舍利塔的智嶷法師,兼通《法華經》《涅槃經》;出生於敦煌的高僧慧遠大師和天台宗的創始人智顗大師都是精研《法華》《維摩詰》二經的一代大師。精研三經的大師輩出,說明這三部大乘佛教重要經典在中土流傳之廣,影響之大。三經的經變畫在敦煌藝術中亦佔有相當的比重。現存敦煌的法華、涅槃和維摩詰經變共一百四十七鋪,法華佔六十七鋪、涅槃佔二十一鋪、維摩佔八十一鋪。莫高窟420窟並將三個經變繪於一窟。但除此以外,三經變的關係似乎沒有三經的關係緊密。佛經和經變之間的的多重關係,尚待更深入研究。

國際敦煌學界首先研究敦煌經變畫的日本學者松元榮一,1937年出版《敦煌畫研究》,著重於畫面與經文的對比考釋,具有開山之功。不足之處在於未將這些經變畫放在中國歷史、佛教、美術發展史的長河中,作系統的宏觀考察,因而未揭示法華、涅槃和維摩詰三個經變發生、發展和式微的規律。而且所用圖片也極其有限,不足以反映上述三個經變的全貌。

二戰以後,國內外敦煌學界對上述三個經變研究日深,拓展了研究視野,從歷史、佛教、美術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精深見解,從而豐富了中國佛教史、美術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例如通過比較西域與中原的涅槃圖像,發現敦煌隋代的涅槃經變是東西兩種不同佛教藝術風格在敦煌撞擊、交融之後,所產生的一朵奇葩,而敦煌唐代的涅槃變又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完全民族化了新型涅槃經變。這有助我們進一步認識中世紀的中國美術史。又如有學者通過研究敦煌的隋代法華經變,發現其所反映的佛教義理與中原天台宗創始者智顗的思想有關,證明天台宗的教義也傳播到敦煌地區,因而豐富了中國佛教史研究。又如有的學者發現敦煌隋代419、420窟的法華經變畫的藝術風格屬於密體畫,與中原著名畫家展子虔、鄭法士的風格相似,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珍罕的實證。然而上述成果均缺少系統的圖片數據來左證。本卷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系統論述法華、涅槃和維摩詰三個經變,力圖說明此三經變如何從隋代產生,初、盛唐蓬勃發展,中唐開始格式化,歸義軍時期日趨式微,並以大量系統的圖片佐證論點。

《法華經?藥草喻品》云:「一雨所潤,其澤普洽。」相信,不同層次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批珍貴的圖片數據中,汲取到有益的精神營養。(本書《前言 宣揚佛性的三大經變》摘要)

目 錄

前言 宣揚佛性的三大經變

· 第一章 法華經變

· 第二章 涅槃經變

· 第三章 維摩詰經變

附錄 敦煌大事記

精彩書摘

四大天王(初唐 莫高窟331窟 東壁)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也是法華會上的聽眾。他們束髮戴冠,肩披鎧甲,腰束戰袍,坐在束腰座上,顯得威武而莊重。四天王中間穿插的四個小鬼,外貌醜陋,內心煩躁,反襯出天王的莊重沉靜。

維摩詰經變(初唐 莫高窟220窟 東壁窟門南側)

此圖奠定了「維摩示疾」及相關情節的基本格局。畫面以維摩示疾為中心,下部畫異族番王問疾,前面畫天女戲弄舍利弗。舍利弗上部畫「請飯香土」,下部畫化菩薩獻香飯。維摩方丈頂部以4個須彌寶座表示「借座燈王」。右上側畫「手接大千」。

火宅喻三輛大牛車(隋 莫高窟420窟 窟頂南坡中間下部)

三頭肥碩壯實的大牛各自駕著裝飾華麗的大車,載著長者諸子,在山間大道上前行,象徵芸芸眾生終於登上一佛乘,走向佛國。山體道路以重彩塗成,路邊青青小草又用細線描繪,雖歷千餘年,猶清晰可見。

採購贈送緣起

藏經洞,是敦煌莫高窟藏有經卷、遺書、絹畫等約六萬件珍貴文物的洞窟。洞中的繪畫作品多數是彩繪,畫面絢麗繁富,在創作時間上上至初唐下至北宋初年,成為藝術家們一覽唐風宋韻、感受萬千氣象的藝術寶庫。在這裡「只取一瓢飲」,就能吸收貫通古今的養分,在創作上幻化出千般變化。

如今,藏經洞中的繪畫作品早已移居各大博物館,想要一睹真容著實不易。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出土的作品也因氧化、保管等原因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損耗。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敦煌文化、體會敦煌藝術神韻,也為了讓美術學習者能夠透過時間的痕迹看清楚繪畫的「筋骨」,在色彩之外看到繪畫線條的魅力,弘化社特於2019新春之際,發起向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採購《解讀敦煌》系列之部分書籍用於公益贈送計劃,以回饋廣大讀者一直以來對弘化社的關注、關心與護持。

為使本套書籍能夠早日圓成採購,與大眾見面,冀諸蓮友同仁,同發菩提之心,共成圓滿福慧,隨緣樂助,共襄盛舉。

樂助刊印

支付寶賬號

收款人:蘇州弘化社慈善基金會

(請備註用途)

微信賬戶

1.關注公眾號「弘化書香」

2.進入本公眾號,菜單欄點擊「印好書」

3.點擊「捐款入口」即進入微信在線樂助頁面

(請備註用途)

銀行電匯

(1)中國銀行賬戶

戶 名:蘇州弘化社慈善基金會

開戶行:中國銀行蘇州新區支行營業部

(全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行)

(2)中國農業銀行賬戶

戶 名:蘇州弘化社慈善基金會

賬 號:10553201040008141

(蘇州本市匯款只需要輸入553201040008141)

開戶行:農行蘇州飲馬橋支行

(3)中國工商銀行賬戶

戶 名:蘇州弘化社慈善基金會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蘇州市道前支行

(請備註用途)

附:莫高窟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千年之路

眾所周知,中國的佛教與儒家和道教曾經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中國佛教美術藝術與佛教相生相伴,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國佛教美術藝術應佛教需要而成長,應佛教發展而發展,對弘揚佛教教義和佛教思想起過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佛教美術藝術也是中國古代美術藝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中國古代美術的發展。

中國佛教美術留下了無數的遺迹、遺存和遺物,但歷史上諸多古剎名寺因戰火、天災、人禍而灰飛煙滅,寺廟建築中的佛教藝術也隨之消失殆盡。唯開鑿于山崖的佛教石窟寺雖歷經滄桑,仍大多得以保存。敦煌曾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商業貿易的集散之地,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餘個民族文化的融匯之處,在敦煌適宜的土壤上,輝煌的敦煌莫高窟及其佛教藝術應運而生。

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了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窟檐。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是世界上歷史延續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代表了公元3至14世紀中國佛教美術藝術的高度成就。

然而,敦煌莫高窟這處千年佛教聖地,由於歷史原因,公元16世紀以後,竟成為被歷史遺忘的角落,它的豐富內涵和珍貴价值長期鮮為人知。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發現的藏經洞,出土了公元4至10世紀的文書、刺繡、絹畫、紙畫等文物5萬餘件。其中文書,大部分是漢文寫本,少量為刻印本。漢文寫本中佛教經典佔90%以上,還有傳統的經史子集和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官私文書」等。除漢文外,還有古藏文、範文、回鶻文、粟特文、于闐文、龜茲文等多種少數民族文字。

藏經洞及其文物的發現,引起了學界的震驚,中外學者以藏經洞文獻研究為發端,開始關注敦煌莫高窟,從而引發了對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地區石窟佛教藝術研究的熱潮。在這個敦煌研究的熱潮中,1944年,一個保管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五個廟石窟)的機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中誕生了。

六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離開了繁華的都市,來到了西部邊陲的敦煌莫高窟安家創業。他們住土房、喝鹹水、點油燈,嚴寒酷暑,大漠風沙,孤獨寂寞,磨滅不了他們心中神聖的追求,為了保護敦煌石窟,為了研究和解讀敦煌石窟藝術,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默默地奉獻著青春、智慧、家庭,乃至人生。

經過幾代敦煌學者對敦煌石窟長期深入細緻的調查、整理、考證、研究,敦煌石窟壁畫的尊像畫(指大徹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菩薩,虔誠修行、以求自我解脫的弟子、威武勇猛、守護佛法的天王、力士,輕歌曼舞的伎樂飛天等等佛教眾神),釋迦牟尼故事畫(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生前救度眾生的種種善行故事,今生誕生宮廷、犬馬聲色的太子生活、出家修行、降魔成道、教化眾生的傳奇故事)、經變畫(指隋唐時期中國藝術家根據大乘佛教經典創作繪製的大幅壁畫)、佛教東傳故事畫(指宣揚佛教東傳、佛法威力、佛跡靈驗等等神奇故事)、神怪畫(指佛教接納的中原漢地流行的傳統神話和神怪形象)、供養人畫像(指為祈福禳災而出資開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屬的禮佛畫像)、圖案紋樣(指裝飾各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的圖案紋樣)等七類專題性如同天書般的內容逐漸得以認識、揭示和解讀。

通過研究,學者們不僅解讀了作為敦煌石窟主體的佛教的題材內容、思想、教義及其演變發展,而且還揭示出壁畫表現的人間所沒有的佛教眾神和他們所居住的佛國世界,其素材無不取自於現實人間世界。揭開佛教教義的神秘面紗後,可以看到,敦煌壁畫中名目繁多的佛國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反射。展示在人們眼前的

不只是夢幻般的佛國世界,

而且是一千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歷史,

是一千年豐富多彩的古代社會生活,

是一千年內涵博大的文化,

是一千年壁畫和彩塑藝術的發展史。

因此,敦煌石窟被譽為「佛教藝術寶庫」和「中世紀的百科全書」。今天,當歷史圖像資料已經成為鳳毛麟角的時候,通過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認識中國古代歷史和社會,顯得尤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今日冬至 冬至吃什麼
欲仗自力,於現生中了生脫死,其難甚於登天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