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篡位怎麼篡?這套由曹操開創的程序延續了四百多年

篡位怎麼篡?這套由曹操開創的程序延續了四百多年

禪讓,是一個名氣很大的詞,初中歷史的課本就有介紹這一節,不過上面講的是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而之後有沒有禪讓呢?有,而且還不少,可意義可能就不大一樣了。

帝制時代的禪讓基本都可以稱為篡位,第一個吃螃蟹的是王莽,第二個則是曹丕,而篡位的規矩就是在這兩撥人中承前啟後的曹操確立的。

都說萬事開頭難,可篡位這件事,第二人也比較為難,曹丕就是那個第二人,但他的路卻都是曹操鋪好的,為難的是曹操。在曹操前面,並沒有成功案例可以參考,唯一的案例是王莽,死得老慘了,頭顱還在漢朝武庫裡邊收藏著呢。

對於曹操而言,篡位這事是摸著石頭過河,而且水流還挺急,一不小心掉下去是會淹死的,所以曹操每一步走得都比較謹慎,還吸取了王莽的教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王莽是怎麼篡位的呢?作為一個典型的儒生,又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碰過軍隊的篡位者,他的篡位過程顯得有點麻煩。

王莽先是以大司馬領尚書事,然後封安漢公 、嫁女為皇后,再加號「宰衡」、 加九錫 、 宰衡位在諸侯王上 ,之後代行天子事 、稱攝皇帝(即假皇帝) ,最後才稱帝。

曹操不想這麼麻煩,所以做了改動。

首先曹操的丞相跟王莽的以大司馬領尚書事是一樣的,統領朝政架空皇帝,算是篡位程序的開始鍵。而其他過程具備王莽個人特色,要做也得換個名頭,不然等於直接宣布篡位,輿論太不利。

曹操的第一步也是加強個人威信和地位,王莽用的是前所未有的安漢公(漢朝沒有公爵),曹操比較謹慎,用的是蕭何曾獲得的待遇,也就是「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以前,曹操上朝得低著頭踱著小碎步往前跑的,即「趨」,還要解下佩劍,跟皇帝說話也得說「臣曹操啟奏陛」,可之後曹操可以大搖大擺地走上去,不用解下佩劍,說話也不用說名字,直接說「臣啟奏陛下」就可以了。

這事東漢還有兩人做過,就是梁冀和董卓,都是權臣,但都沒篡位,所以曹操搞這步就沒什麼人反對。

接下來,嫁女為皇后,由於漢獻帝已有皇后,所以曹操只是獻女於宮中,同時,他區別於王莽的創新之舉也出來了,那就是封建。

封建,也就是封邦建國,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周朝的,將土地分給諸侯,諸侯可以獨立處理封地事宜,只需要定期向周王朝貢就可以,周王管不著。

另一種就是漢朝的,皇帝將土地封給王侯,漢武帝時期以前諸侯王可以獨立處理封地事宜,漢武帝時期以後王侯都只有食邑的權力,拿封地稅收,就行,行政、司法、軍事等權力還是掌握在大漢王朝手裡。

謀士董昭給曹操想了封建的辦法,就是以漢朝封建之名,行周朝封建之實:「以丞相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

封國公、加九錫,以此來表彰曹操的豐功偉績,並確立封地,建立漢朝的國中國,最終取而代之,這是董昭的建議。

王莽的安漢公其實只是榮銜,也就朝會站前邊而已,但曹操的魏公那可是一國之主了,有自己的朝廷,對漢朝中央權力的侵蝕就這麼開始了。

獲封魏公後不久,曹操的女兒也成了皇后,他的路越走越順,從魏公位在諸侯王上到晉魏公為魏王,再到天子旌旗、出警入蹕,距離皇帝的位置也越來越近,要不是去世,篡位的還真有可能就是曹操自己。

曹操這波操作可謂完美,從此也就成了權臣篡位的楷模,在短短數十年後,曹操自己的子孫就享受了這麼一場表演,司馬氏三代接力,把曹操和曹丕兩代人的大戲再演了一遍。之後的東晉十六國時期和南北朝時期,這場大戲不斷在南方和北方上演,有父子接力的,有兄弟接力的,有一人獨角的。

當時間來到隋朝末年,大隋大丞相、尚書令、唐王李淵又演了一遍這場大戲,也算傳統的繼承者。熟料後人心急,連完整的戲也不願演了,直接奔到謝幕處,把舊朝皇帝揪下來,自己坐了上去,這場傳承四百餘年的篡位大戲,就此落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莽莽趣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莽莽趣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