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毫無疑問,2018年是彩電行業近幾年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年,特別是在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以及價格方面,各主流彩電廠商以及互聯網電視廠商都使出了殺手鐧,譬如TCL為了迎合高端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XESS浮窗全場景TV;小米75寸電視將價格拉低至7999元,開創大尺寸新低價先河;海信在激光電視領域,不僅推出了80寸、88寸等大屏尺寸產品,而且在價位方面也首次降至兩萬元內,全面帶動了激光電視的加速普及。那麼,這種激烈的競爭態勢在2019年還會繼續嗎?

Micro LED橫空出世

近兩年顯示行業的風頭大多都被OLED和量子點所搶去,當人們都認為OLED與量子點將會統治未來3~5年的顯示領域時,一項名為MicroLED的顯示技術卻橫空出世。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MicroLED具備無需背光源、能夠自發光的特性,與OLED相似,但相比OLED,MicroLED色彩更容易準確的調試,有更長的發光壽命和更高的亮度。所以是OLED之後另一具輕薄及省電優勢的顯示技術,或許能成為OLED之後下一代顯示技術。

在MicroLED產品中,三星推出了一款讓人嘖嘖稱奇的產品:146英寸的巨無霸電視The Wall。TheWall是三星第一款使用MicroLED技術所開發的產品,它不僅擁有超高畫質和對比度,還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屏幕由多個較小的面板無縫拼接而成,因此屏幕尺寸擁有根據需要放大或縮小的可能。

可以看出,MicroLED有意去挑戰過去幾年主導電視領域的OLED技術,但MicroLED暫時還無法撼動OLED電視的市場地位。

首先MicroLED製造成本和難度太高,雖然MicroLED的更高亮度、更廣色域和模塊化結構看上去相當誘人,但它目前仍舊是一項初生的技術。MicroLED面板的造價非常高,生產難度也很大,甚至超過了OLED面板。要知道,製作和放置數百萬個像素大小的LED燈,並且讓它們配合工作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

索尼其實也很早就開始探索MicroLED技術了,但他們目前已經暫停了這項技術在電視方面的研發工作。據報道,索尼在2012年製作的第一代MicroLED顯示屏需要622萬個獨立LED,不僅能耗非常高,良品率也低得令人髮指,不過這些難題已經有所好轉。

激光電視有望繼續領跑大屏市場

2018年激光電視增長加速,僅上半年激光電視就呈現出爆發的趨勢。據奧維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激光電視銷量增長了240%,規模達到了7萬台的歷史最高水平,遠高於行業預期。

從整個大環境來看,激光電視的發展無疑是利好的。激光顯示產業符合國家2025戰略需求,目前我國已經掌握了激光顯示全產業鏈技術,同時這也是我國在顯示領域唯一一項掌握核心技術的產業,相信在激光顯示的推動下,中國電視行業能夠彎道超車,擺脫為日韓液晶面板打工的局面。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打鐵還得自身硬,激光電視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和本身的技術發展關係密切。如今的激光電視已經具備和液晶電視一較高下的實力。在尺寸上,激光電視尺寸往上增加,也僅是多增加幕布的物料費用,成本極低;而液晶電視如果需要增加尺寸,就需要從投入新的液晶面板產線,投入一條產線的成本以億為單位。

在色彩上,過去的老式燈泡投影機給人一種昏昏沉沉的感覺,而激光電視以激光為光源,光線更加純凈,通常亮度能夠達到3000流明(光源亮度15000流明)以上,完全能夠滿足日常居家觀看的需求,加之色彩艷麗,色域能夠達到116%(普通液晶電視僅為70%左右)。所以,亮度和色彩其實都不用太擔心,反倒是100英寸的巨屏家裡能不能放得下需要考慮一下。

另外,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在2018年還起草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要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及總體近視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青少年近視的問題早已是不少家庭的心頭病,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連年攀升,普教階段近視率接近80%!該意見稿發布後在網上引發熱議,也道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激光電視相比液晶電視天然有護眼的功效,激光電視擁有投影的漫反射的特性,光線通過牆上的幕布二次反射進入人眼,比液晶電視的直射光更加護眼。相信這也會成為不少有條件的家庭在選購大屏電視時的參考項。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於大屏的需求越加旺盛,未來,激光電視在亮度和投射距離上還有不少進步空間,使其能夠應用到更多場合。筆者預測,在2019年,激光電視增長勢態將進一步擴大,未來市場表現值得我們期待。

人工智慧電視2019年將成必然趨勢

對彩電行業來說,2018年可謂是飄搖動蕩的一年。諸多電視廠商不約而同將重點放在人工智慧電視上,人工智慧電視市場份額同比增幅達80%,逆勢增長的人工智慧電視已經步入發展快車道。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電視產量9666萬台,比上年增長3.8%,占彩電產量比重高達56.1%。

一項關於購買智能電視的決策因素調研結果顯示,智能技術是人們購買智能電視的首要考慮因素,高於價格和品牌知名度等因素。智能技術加持的智能電視因其技術賦能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

具體從我國智能電視銷量變化情況來看,2014年以來智能電視銷售增速明顯高於彩電整體市場。2017年我國智能電視銷量達到4662萬台,同比增長13.8%,佔比達到了87%左右。智能電視已然成為彩電市場的重要角色。

從渠道來看,我國智能電視電商銷量節節攀升,2015-2018年,智能電視的銷量翻了一番,佔比從28%增長到42%,已經出現與線下渠道抗衡的態勢。與此同時,我國線下渠道全線下降,其中大連鎖下降11%,其他家電下降12%。這與人們的消費習慣有關,人們似乎更願意在線上渠道購買新興產品。

有分析師認為,2018年在人工智慧浪潮的帶動下,用戶通過下達命令,電視接收識別指令後,可在任何場景實現跳轉,為電視行業帶來革命性的突破。未來人工智下的電視不僅僅是一個娛樂工具,更是一個多功能的互動平台。前瞻預計,2019年人工智慧電視不僅將成為主流,也將全面取代傳統互聯網電視。

OLED市場規模持續壯大

近年來,OLED電視的成績有目共睹,無論是產品研發方面,抑或是OLED電視的市場規模,還是陣營隊伍,無一不讓行業感到驚訝,一個個鮮活的事實案例都在說明,OLED電視已經成為顯示行業新的突破口。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從全球市場來看,OLED電視經過數年的發展也已逐漸獲得業界的認可,2017年OLED電視已佔據高端市場超過五成的市場份額。奧維雲網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彩電數據顯示,OLED電視銷量同比增長了110.3%。

從企業站隊來看, OLED也是大勢所趨。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初,全球OLED電視廠商只有5家,而到2017年,全球已有13家電視廠商加入OLED陣營。僅在中國有LG電子、創維、索尼、飛利浦、東芝等廠商推出OLED電視。而一直在態度上猶豫不決的海信,2018年也已經確定發力OLED電視,可以預見,未來市場上的OLED品牌陣容越來越強大。

從現在的態勢來看,OLED電視的銷量將會日益增長,成為中高端消費者的選擇。規模加大,價格下降,將是最直接的刺激因素。據IHS的數據顯示,在全球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電視市場中,OLED電視佔據了70.7%的份額,彰顯出在高端市場中的絕對優勢。OLED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於高端品質生活的需求,也讓電視廠商、渠道商獲得了更高的價值。

同時,OLED電視是顯示產業增長動力,OLED面板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足夠支撐起大規模發展,這也是OLED能夠成為顯示行業突破口的重要因素。

另外,上游OLED面板產能也在不斷擴大。LG Display作為全球唯一一家OLED電視面板製造企業,除了完整保持韓國本土產能運營,還於2018年在中國廣州投建一條8.5代OLED顯示面板產線,到2019年下半年預計釋放全新產能6萬片/每月(基板)。屆時,OLED電視用面板的供應將得到大幅加強,繼而主流規格OLED電視價格渴望隨之繼續下降,未來全面普及也不會太久。

8K電視將持續保持大爆發勢態

2018年是「8K元年」,也是市場導入期,從上游面板商到下游電視生產廠商,都開始對8K進行探索。在2016年夏普就發布了一款消費級8K電視,在2018年CES消費電子展中,三星、LG、TCL等電視廠商也相繼展出了8K電視。

在8K生態鏈中,電視其實正處於生態鏈的最低端——輸出顯示。從2017年至今,不少電視廠商已經有所行動,並相繼展出了8K電視,其中不乏OLED電視,可以看出顯示技術的進步。實際上,在如今消費升級的驅使之下,家電產品升級換代的頻率也被進一步加速。目前電視行業呈現需求放緩的趨勢,顯然,8K的出現,將刺激消費者的需求,這也是8K電視爆發的原因之一。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而在上游面板端,京東方、LG Display、富士康、友達光電均已經開始對於8K面板的布局,其中京東方10.5代大屏面板線已經實現量產,富士康也耗資610億建設8K液晶面板線。對於面板商推出8K面板的舉動,看似有些「著急」,其實正是對於該行業重視的姐過。面板商自然希望能在8K時代搶得先機,因此在8K領域內連連布局。

在擁有了顯示能力後,8K電視還需要一顆可以解析8K內容的「芯」。8K視頻在格式上更加龐大,目前的CPU並不能保證處理速度。在2108年6月,晶元開發商ARM就發布了Mali-V76晶元。這塊晶元專為8K解析度的畫質內容打造,它支持8K 60fps解碼以及思路60fps 4K視頻解碼。它支持10BitH.264解碼,它的性能比Mali-V61的高出四分之一。在2017年夏普所推出的8K電視中,搭載的則是海思晶元。

另外,雖然5G尚未落地,但它的到來絕對會為8K生態鏈打開便捷傳輸的大門。對於目前的4K格式,一部時長為兩小時的4K電影大小就能達到數十GB。而8K視頻像素點數量達到4K的4倍,因此大小也是4K電視的4倍,顯然目前的網路下載速度並不能滿足8K內容的下載。而5G的理論下載速度為1.25GB/s,這樣高速的下載速度完全可以應對8K內容的下載。如果5G能夠落地,對於8K的推廣也將是無形的助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上游面板廠商和5G的帶動,距離8K電視真正來到消費者家中已不會太久。

未來電視屏幕將更大

電視大屏化是2018年一個主要的發展趨勢,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大尺寸+超高清如今已經成了許多家庭選購電視的標準,也成為了客廳娛樂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眾多彩電廠商都進行了充足準備,試圖將大屏化進行到底。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就目前來看,索尼、夏普、三星、LG等海外彩電企業,還有海信、創維、TCL、長虹等國產彩電品牌以及小米、酷開、微鯨等互聯網彩電企業,都推出了旗下的大屏彩電產品。雖然它們還都進行了不同彩電尺寸的全面布局,但很顯然在發力55英寸以上的大屏彩電市場。

根據相關權威機構報告顯示,2018年,大屏彩電市場份額呈增長趨勢,特別是幾條10.5代線的陸續投產,65英寸以上大屏電視持續保持快速的增長。

目前,消費者對電視的訴求有所轉移,由耐用、便宜轉為了要求產品具有高品質和高顏值。藉助眼下消費升級大背景下,走品質和高端大屏之路才是不二之選。

同時,隨著4K超清等顯示技術的突破和應用使大屏成為現實,從2018年各家電視機企業發布的新品來看,都集中了55-75英寸以上的的大屏電視。因此,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電視不妨「買大不買小」,以免買回家沒兩年就遭遇尺寸淘汰。

另外,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辦公室調研數據顯示,隨著新中產階級人口數量的增加以及居住條件的改善,大尺寸電視成為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首選,76%的被訪人員會選擇5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電視。

由此可見,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彩電行業正在跑步進入「大」時代,消費者迫切希望相關電視產品能夠滿足自身對高品質、大屏等的主流訴求。對大屏彩電的追求,已經是當下和未來彩電消費不可逆的發展趨勢。

全場景電視

這個名詞很多人會比較陌生,但是實際上之前已經有部分電視廠家提出過這個名詞,那麼究竟什麼是全場景電視呢? 全場景電視指的是在當今人工智慧的發展下,電視承擔起了連接家庭的每個個體,連接家居的智能設備,喚醒家庭生活的每個場景,滿足家庭成員的陪伴的作用。它能夠重新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全場景電視,又稱全場景TV,全場景是新品類核心屬性的描述。全場景TV是以「人」的需求動線,對家庭「全場景陪伴」來進行定義和設定,包括親子陪伴、審美陪伴、生活管家、娛樂陪伴等陪伴場景,滿足家庭成員24小時的場景化的陪伴需求。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TCL於2018年8月份推出的living window系列,中文名稱為浮窗全場景TV。TCL的living window產品系列通過突破性的美學風格設計,以新造型美學,立體美學,裝飾美學,東方美學為主要設計理念,讓消費者自主選擇產品與家居風格的匹配。

同時,「浮窗」也是連接家庭全場景的入口,讓電視能夠參與到家庭生活的全部場景中,讓電視能夠成為家人之間的情感連接,讓電視成為一扇窗,打開全部家庭場景的入口,也是智慧家居生活中,家庭設備連接的核心。 不同於傳統電視的黑屏,Living Window內置靜態圖片及動態視頻,可以根據場景需要,變換為多種場景,讓一片死寂狀態的屏幕重新成為家庭中重要的陪伴。Living Window極具藝術氣,可以讓產品適應各種風格的家居,不必為了家居風格選電視,也不必為了電視樣式設計背景牆。

作為全場景電視,就是要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參與感。TCL的living window系列依託於現今的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扮演生活管家的功能。Living window產品系列具備行程管理,安排交通出行,電視快捷下單,藝術喚醒以及連接智能家居和智能音響的功能。未來在系統的升級下,living window也能做更多的事,努力扮演好一個越來越全面的生活管家的角色。

可以說,2018年人工智慧熱潮的到來使得全場景電視得到飛速發展。物聯網以及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為電視賦能,讓電視能做的事越來越多,電視也不再滿足於僅僅是扮演視頻播放的作用,而是能夠在家庭生活的各個場景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成為家庭的一員。而2019年也將迎來一個快速增長期,值得我們期待。

大生態/大服務/大升級將是發展核心

消費升級加快,大尺寸、智能、4K超高清、量子點、曲面、HDR、OLED等產品的滲透率,遠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顯示科技創新速度加快,開始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平板顯示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凸顯,2019年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產業基地。

當然,整個彩電行業的發展還面臨著很多重大的挑戰和非常複雜及嚴峻的局面。譬如面板價格變化受供需影響波動明顯,之前這波面板漲價潮,直接導致彩電廠商的成本上升,對整機企業、終端市場都會形成壓力。

彩電行業2018年回顧 2019年展望

而在產業變革的窗口期,我們堅信還將迎來更大的發展,並將呈現出大生態、大服務、大升級趨勢,也將是未來彩電發展核心。

大生態。隨著智能化和網路化的融合發展,未來五年家用電器和設備要佔到互聯網一半以上的流量,其中電視作為家庭娛樂和控制中心,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吸引著眾多互聯網和相關內容企業參與到彩電行業發展中,這其中呈現出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互為因果、相互交織、相互促進的新特徵。在視像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彩電未來的形態是什麼?我們認為:應該是一個開放式的顯示平台,根據用戶需要打造的深度智能的,具備感知能力的新的用戶界面和關係,是一個TV廠商與廣大用戶之間的一對一的、多對多的,滿足用戶「定製的、及時的、互動的、多元的、分享的」內容需求, 並能夠提供網路和雲服務的家庭娛樂和智能控制平台。隨著新技術的變化以及消費需求的升級,彩電本身的內涵和外延必將發生巨大的根本性的變化。

大服務。在推進彩電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認識到產業必將有新的動能轉換。以前以產品技術驅動轉化為產品、應用、服務三位一體協同服務。消費者和產品的交互體驗已然成為各企業戰略布局的重要因素。這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以用戶為中心,以家庭場景化為突破口。以人工智慧為引擎的智能顯示應用與服務,將是下一個藍海。

大升級。未來彩電行業必須且只能依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才能實現新的騰飛和大的升級。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彩電行業各個維度都發生重大變化和重大升級。比如價格混戰升級為高端發力,模式創新升級為用戶體驗創新,交互應用升級人工智慧,顯示技術的競爭升級為百花齊放,普及消費升級為品質消費,規模優勢升級為智能製造水平的提升,企業競爭升級為技術聯盟和產業鏈競爭,中國增長升級為中國領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