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不遷怒,是最高級的修養

不遷怒,是最高級的修養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轉載請聯繫國學一刻

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老闆批評,回到家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這是心理學上有名的「踢貓效應」,描述的是壞情緒傳染導致的惡性循環。

仔細觀察我們周圍,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某位員工被經理訓斥,轉過身,就將怨氣發泄到了實習生身上。孩子在學校受了氣,回到家把火氣撒在媽媽身上。

這些熟悉的畫面展現的就是「遷怒」。遷怒就是亂髮脾氣,尤其是莫名其妙給人一陣訓斥,讓受訓者一頭霧水。這是修養低下的表現。

「不遷怒」恰恰是最高級的個人修養,而人生中最難做到的也是「不遷怒」。

每個人都容易遷怒

「不遷怒」,出自《論語·雍也》。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魯哀公問孔子好學的弟子是誰,孔子說是顏回。孔子認為顏回最好學的原因之一,就是顏回從來不把自己的怒氣轉移到別人身上。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對「不遷怒」的解釋是,怒與甲者不移於乙。

孔門三千弟子中,孔子稱讚具有「不遷怒」修養的只一個顏回。可見,不遷怒是很難做到的。而翻開浩瀚的歷史,會發現遷怒的故事無處不在。

《資治通鑒》里記載:唐懿宗因女兒同昌公主生病去世,遷怒於翰林醫官韓宗劭等人。二十多位醫官及親眷,共三百餘人,或被殺、或被貶、或被關進大牢。

這是典型的帝王一怒,血流成河。所以,越是位高權重的人,「不遷怒」就越重要。

《搜神記》也講過遷怒的事:邛都縣令的馬被蛇吃掉了,縣令找不到蛇,於是遷怒喂蛇的老婦人,將其殺害。

《鶴林玉露》里則記載了詞人柳永被遷怒的事。1161年,金主完顏亮兵分四路南下攻宋。只因柳永的詞《望海潮》,傳到完顏亮的耳朵里。

完顏亮被詞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風景打動,生起投鞭渡江、入主江南的野心。宋朝上下就卻把這場兵禍歸於柳永身上。

朱自清在《給亡婦》中也說:「我的脾氣可不大好,遷怒的事有的是。」

自古以來,遷怒就是人們容易犯的錯,能做到不遷怒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國學大師南懷瑾才說:「人的修養,若真能達到『不遷怒』是不太容易的。」

遷怒的代價

被遷怒者往往有三種,第一種是地位不對等中的低下者,第二種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第三種則是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

在工作中,遷怒對象多是第一種,這種遷怒往往會誤事。

有一次聊天,合租舍友小吳講了因為老闆的遷怒,公司失去五萬元的訂單的事。

小吳在一家小型圖書設計公司工作。公司的設計師根據客戶要求設計圖書,然後交由印刷廠印刷,再由印刷廠通過物流將圖書寄回公司。

有一次,印刷廠給公司發出一批員工手冊。十天後,小吳的老闆沒有接到取貨通知,也聯繫不到物流,於是沖設計師喊:「別的物流三天就能到,你找的什麼破物流,十天不到,也找不到人。手冊不能按時交到客戶手裡,這個違約金你賠得起嗎?」

這就是遷怒了,因為聯繫不到物流,所以把怒氣發泄在設計師身上。

設計師一聽,急了:「物流是你指定的。」說完轉身離開,第二天也沒有上班。

結果,第二天正好有一個客戶要做加急研學手冊,報價五萬,要求當天見到設計稿。可設計師這天不在,最後五萬元的訂單打了水漂。

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有怨言、怒火的時候,應該做的是找出原因,解決這件事,而不是將怒火發泄到比你地位低的人身上。

小表弟上周考試沒考好,在學校被老師打了一棍,紅著眼回到家。舅媽問他:「怎麼了?」

他一把推開舅媽,說:「不要你管。」怒氣沖沖扔下書包,繼續說:「都怪你,平時檢查作業不認真。」

這也是遷怒,在學校受的氣發泄在媽媽身上。事實上,舅媽多次告訴他寫字要認真,不能缺胳膊少腿。

我們覺得親近的人會包容我們的一切,於是遷怒成了習慣。可是這個習慣會像用利刃一樣,在他們心上留下傷痕。

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心中積怨,無法宣洩而傷害了身邊最親近的人。

如果說遷怒親人、朋友,是因為跟他們相處時間長、熟悉,能被理解,那麼對於被遷怒的陌生人來說,就是「禍從天降」。

在黑龍江哈爾濱,一位女子因跟男朋友分手遷怒於一位16歲的女孩。只因女孩多看了她一眼,她就拔刀刺傷了女孩。

外賣騎手因多次電話才找到人,遷怒點餐者,將其刺傷。

……

這些隨意遷怒他人的人,就像心學大師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到:「怒所不當怒,是怒鬼述」,不應該發怒而發怒,是被鬼迷了心竅,這裡的怒,也是指遷怒。

王陽明一生追求內心平和中正,一再告誡人們不要在不該發怒的時候發怒,特別是不要遷怒別人,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

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一些傷人的話,也不要做一些容易傷人的事,否則傷己傷人又誤事。

意識到遷怒後怎麼辦

很多人都免不了遷怒,即便一些偉人也不例外。但偉人的過人之處在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能及時道歉。

周恩來總理的保健醫生張佐良在回憶錄中就記述了周總理遷怒他人後道歉的事。

周總理拍了一下茶几,站起來,指著張佐良,氣憤地責問:「我吃的蛋炒飯里為什麼不放鹽?嗯?你嘗過沒有?」

沉默了幾秒鐘,張佐良說:「沒有嘗過。」

周總理大聲說:「你為什麼不先嘗嘗再讓他們端來?你們整天跟著我,說是照顧我,可你們做了些什麼呢?」

凌晨睡前,張佐良陪周總理在院子里散步,周總理邊走邊說:「昨天晚上,我在大會堂沖著你發牌氣,不要介意。你懂嗎,我是遷怒啊。」

周總理事後意識到自己是在遷怒時,及時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不遷怒是最高級的修養,意味著養成不容易。所以,在意識到自己在遷怒後要及時道歉。

道歉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找到遷怒別人的原因。遷怒的前提是心裡有怒火,那麼要找到引起怒火的原因,從根源上化解,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第三步要做的是反思自己,同樣的錯誤不再犯。正如王安石在《禮樂論》中說:「不遷怒者,求諸己。」有怒火的時候,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時常反躬自省,久而久之就能做到不遷怒。

「怒」是人類正常的情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生而為人,總有不順心的時候,發怒也就在所難免。

我們暫時做不到不發怒,但可以努力做到不遷怒。遷怒是一個人很容易就犯的錯,不遷怒則是需要學習一輩子的修行

國學一刻,讓文化走進生活,讓國學溫暖你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年少不懂孫悟空,讀懂已是普通人
不通復卦,不懂陽明心學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