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文化是民族之魂——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

文化是民族之魂——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70年來,新中國一路披荊斬棘、不斷前行,中華民族眾志成城、不懈拼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70年來新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圍繞相關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

中國社會科學網:請從您的專業領域談一談如何正確認識新中國70年來的變化發展成就?

陳眾議: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再過兩年則是中國共產黨誕生100周年。中華民族在短短的一個世紀中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可謂震古爍今。但是,翻檢我們每一個自己,又能否像曾經的保爾?柯察金那樣無愧人生無愧時代呢?這可能不是一個偽問題。2017年12月26日,就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法國百年老刊《世界報》罕見地用六個中文大字作為頭版頭條的標題:「中國,強國崛起」。與此相仿,美國、英國、德國的主流媒體也紛紛在報刊,甚至封面渲染中國崛起。這一方面說明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確已今非昔比;但另一方面,從有關報道的實際內容看,西方遠未適應這一現實,甚至還想方設法地阻華遏華。而現在我想說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又如何呢?我們夠不夠自信,夠不夠自明?為了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我不由得想起了清教牧師溫斯羅普在新大陸——滿目瘡痍的馬薩諸塞灣的那次關於「山巔之城」的佈道。他說:「我們將成為山顛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光都在注視著我們;因此,如果我們在實現這一事業的過程中辜負了我們的上帝,致使上帝不再像今天這樣幫助我們,那麼,我們終將只會給人們留下一個故事並成為全世界的笑柄。」他同時還將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比作人的軀體,大家都是軀體的一份子,必須為這個軀體的強健而不懈努力。我們知道,「山巔之城」的說法來自《馬太福音》,卻深深地印在了美國文化的根里。

中國社會科學網:對於外界的不解或者抵觸,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陳眾議:如今,我們比鴉片戰爭以來任何時候都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我們的「上帝」——人民,包括逝者和來者都注視著我們,看我們能否在強起來的道路上邁出穩健、有力的步伐。這就不僅僅是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建設層面的事情了,它還直接指向我們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於是也就牽涉到我們需要興什麼樣的文化這個關鍵了。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要走的是一條同心圓式的既有內核,又有外延,達則兼濟的復興之路。

中國社會科學網:當前,我們應該如何瞄準外國文學文化前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華文化?

陳眾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之一。由是,我們的文化傳承中既不缺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也不缺敞開胸懷借鑒和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化的氣概。「興文化」自然要興一切優秀的文化。這既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礎,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立足點和出發點。自救不擅,何以救天下?同樣,己所不欲,焉能施人?然而,人類社會的複雜性早在我們先秦諸子和古希臘哲人那裡得到了充分論證。幾千年來,時移世易,但人心未變,大國的傾軋依然在修昔底德的陷阱里不斷輪迴、打轉。如何打破這個陷阱,光靠我們的誠意還不夠,我們的文化宣傳需要更加策略,更加「太極」。

問題是,從溫斯羅普到好萊塢夢工廠,美國用了整整三百年;而我們顯然沒有這麼多時間可以慢慢來。君不見以人工智慧和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來臨,而且正以幾何級的速度呼嘯而來?因此,作為人文工作者,我們不僅面臨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阻撓,而且日益受到資本和技術理性的挑戰與擠壓。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興文化」、如何瞄準外國文學文化前沿,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心理悠同和審美互鑒,其背後深層次、多維度的價值角逐已然白熱化。

因此,如何不以己悲而悲、不以己樂而樂,同心同德,通過創新性傳承、創造性發展來強健我們的文化母體這個根本,並儘可能地將其美好價值內化於心、外化於形,顯然是我們的急切需要。這與繼續並且更好地借鑒外來優秀文化並不矛盾。前面說過,中華民族歷來善於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否則勢必封閉僵化、固步自封,而我們剛剛為此付出過近乎沒頂之災的沉痛代價。但是,為了更好地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必須不忘本來:守護好本民族文化根脈,從而以文化人。

中國社會科學網:請您具體談一下,當前如何能更好地將「興文化」落到實處?

陳眾議:當然,以文化人還必須同法制建設結合起來,二者缺一不可。大到國法,小到個人誠信和道德操守,只有在法規和文化互為補充時,我們的國本才更加牢固。因此,圍繞個人誠信和道德操守設置一套法規,似已迫在眉睫。後者可讓那些目無法紀、毫無敬畏和一切肆意妄為者無處遁跡。寶島作家柏楊說過,文化不僅僅是你讀了多少書,也不僅僅是你有多少學問,而且還應該加上你的品行、立場和舉手投足之間所散發的氣質。用大先生魯迅的話說,文化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總之,只有當我們足夠好時,才可能得到全人類由衷的尊重,也才能更好地守護本民族的優秀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造福人類。我想,這應是「興文化」的最終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夏亞峰:在美十二年——我的學術經歷(一)
李培林: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社會建設邁上新台階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