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大臣有一特長,駁的官員心服口服,看的皇帝吃驚萬分

唐朝大臣有一特長,駁的官員心服口服,看的皇帝吃驚萬分

唐初定州(今屬河北定州)人崔仁師記憶力超強,並憑著這一特長成為管州(今屬河南鄭州)辦公室主任。這個工作每天要與公文打交道,正好發揮了崔仁師記憶力好的專長,崔主任的工作幹得相當出色,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

唐太宗愛才,直接提拔崔仁師入京擔任史官,加入了《周書》的編輯班子。在編輯部里,崔仁師不但團結同事、工作認真,他驚人的記憶力更是大大提高了編輯部的工作效率。很快,《周書》順利出版,連老編輯也對他刮目相看,只要從他口中說的東西,大家都深信不疑。

一次,官員王玄度想出名,寫了一本對《尚書》等儒家經典做重新注釋的書,並向唐太宗遞交報告,要求廢除舊本,將自己的專著作為官方權威教材在全國推行。唐太宗趕緊召集禮部官員開會,徵求大家的意見。禮部官員不看好王玄度的學術成果,一致反對。但與會者提出的學術質疑被王玄度一一辯駁,弄得大家好不尷尬。

關鍵時刻,崔仁師站了出來,他利用自己所熟記的知識,一條條指出了王玄度著作里的多處知識性錯誤,說得王玄度啞口無言。這次開會,崔仁師事先並沒有去圖書館找資料,而是全憑自己讀書時的記憶,用充足的證據讓王玄度心服口服。結果,唐太宗採納了崔仁師的意見,王玄度的新作未被推行。

崔仁師超常的記憶力在他後來擔任朝廷財政部財務司司長時,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唐太宗在每次用錢之前,總是冷不丁地問一些財政收支方面的數字,這就難為了財政部的那幫官員們:既要為皇帝籌錢,又要為了應付皇帝的提問去記那些瑣碎的數字,以至於很多官員都不敢到財政部任職。唐太宗便把管財務的差事交給了崔仁師。

一天,唐太宗將崔仁師叫到了宮裡,要聽財務彙報。崔仁師將厚厚的一摞財務報表放在一旁,一眼不看就將每一筆財務收支說得清清楚楚。唐太宗特意讓黃門侍郎把那一摞報告拿在手中,崔司長說到哪裡,就對照到哪裡。黃門侍郎每次的回答只有兩個字:「無誤!」崔仁師彙報了將近兩個小時,成千上萬的收支數字、資金庫存盈虧、每一筆支出的去向等等,都與表格上記載的一字不差,讓唐太宗大大驚訝了一把。

崔仁師的這次彙報,給唐太宗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樣的人才怎能不重用呢?隨後,崔仁師便擔任了唐太宗的私人秘書、刑部常務副部長、朝廷秘書長等要職,成了「貞觀之治」智囊團的主要成員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唐朝著名詩人,一生好酒,從不與不懂酒的人做朋友
民國詩人,21歲娶初戀,婚後兩度出軌,離婚後卻仍稱她「愛妻」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