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誰還在用輸液「通血管」?小心藥物濫用危害大

誰還在用輸液「通血管」?小心藥物濫用危害大

2019年元旦開始,新一輪的「限輸液」開始了。我國是「輸液大國」,近年來國家為了加強對抗菌藥物的管理和使用,限制或取消了部分醫院的門診輸液。

誰還在用輸液「通血管」?小心藥物濫用危害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國家發改委的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每人輸液8瓶,而國際平均水平為每人2.5瓶~3.3瓶。僅抗生素的使用我國即為美國的10倍,其背後正是抗菌葯的濫用。

為什麼我國輸液現象如此泛濫呢?其實很多時候,輸液都是沒有必要的。

比如說,冬季很多老年人習慣到醫院輸液,認為可以疏通血管,企圖通過輸液來達到預防血栓、動脈梗塞等疾病的效果,這非常不科學。

誰還在用輸液「通血管」?小心藥物濫用危害大

輸液輸送的是靜脈血管,而發生病變的往往是動脈血管,藥液進入人體很快被代謝排出,根本不可能實現「清血管」的目的。

在國家規範或者防病指南中所推薦的,能預防腦血管或心臟病的藥物中,目前沒有一種是通過靜脈點滴來輸入的,大多都為口服藥。

還有不少人會抱著僥倖心理,覺得輸液即使不能防血栓,那至少沒有什麼壞處吧。其實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醫學上用藥有一個基本規律,叫做「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靜點。」相比口服藥物,靜脈點滴對人體的傷害更大。

首先靜脈點滴可能會引起過敏,我國因為過敏反應而死亡的人群當中,一半是因為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濫用抗菌葯也可能產生耐藥性,影響細菌感染的治療效果。

而且藥物進入人體後需通過肝臟、腎臟代謝,不注意的話,輸液容易在短時間注射過多藥物,增加肝臟、腎臟負擔,從而惡化肝腎功能。

誰還在用輸液「通血管」?小心藥物濫用危害大

很多人可能還有這樣的體會,長期輸液的物理刺激會導致注射血管附近變硬,從而引發靜脈炎。

不過我們也不能「一刀切」,不能濫用輸液,並不代表所有情況下都不能輸液。當出現休克、燒傷、噁心、嘔吐、腹瀉等情況,且較為嚴重時,或者有吞咽困難、嚴重感染、水腫以及胃腸吸收障礙的患者,比較適合進行靜脈點滴治療。

誰還在用輸液「通血管」?小心藥物濫用危害大

今日小結:

適不適合輸液不能自行判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醫生的診斷,任何時候用藥都要謹慎。

——END——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我是大醫生,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菖蒲

⊙運營編號:GYZX00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它是讓人潸然淚下的美食,也是安全又有效的輔助抗糖食品
女人身體不健康的8種暗示!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