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緬甸男子發現一座大金佛,作為文物上交國家,被政府獎勵900萬

緬甸男子發現一座大金佛,作為文物上交國家,被政府獎勵900萬

在中國,玉石一直是比較貴重的東西,其中質量比較上乘的和田玉,還有帝王綠翡翠,都是不可多見的奢侈品,也只有富人會競相購買。不僅僅是現代,早在很久以前,中國的玉文化已經發展到一個很高的階段,文人雅士都喜歡帶著各種玉佩。

詩文中也常常說,「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由此可見,玉在中國的地位是相當的高。然而事情的真相卻是,「物以稀為貴」,中國人之所以這麼熱愛玉,只是因為中國的地界玉石資源太少,都是窮惹的禍。

相對來說,類似於緬甸這個被人們稱之為「聚寶盆」的富有之地,幾乎遍地都是玉石翡翠原石、珍貴的紅寶石等,而緬甸大部分的翡翠都是銷往中國的,誰讓咱自家地盤上沒有這些東西呢?

不過除了這些自然資源與礦區,緬甸的老祖先們也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其實與中國有幾分相似,隨便找個地兒,然後把寶藏埋進去,過個千八百年之後,緬甸的子民們在勞作或者是遛彎兒的時候,隨便一鏟子下去就是沉甸甸的寶貝。

關於緬甸人撿到寶的新聞有很多,比如說一個瓦窯村的村民,叫做朵娥,在自家房子附近的田地裡面,發現了個土罐,罐子里裝的啥呢?各種製作精美的首飾、珠寶、鑽石。另外還有一個街區的居民,在山上幹活的時候,竟然撿了41枚銀幣,還是產自於妙烏王朝時期的古董。

這都是什麼狗屎運啊?小編都快看紅眼了,平時滿大街的遛彎,連一塊錢都撿不著,人家這不是金子,就是銀子,不是玉石,就是珠寶鑽石,果然,緬甸遍地都是寶。

最近呢,又有一個緬甸村民,在鋪路的時候發現了一件貴重的文物,他主動上交給國家博物館管理司,獲得了900多萬的緬幣獎金,外加一面獎狀。

當時,這個村民吳覺丹因為鋪路需要石子,於是就自己去挖石子,誰知道竟然挖出了一尊大金佛像,考慮到這會不會是一件文物,所以主動就把佛像給上交了。

經過後來,緬甸國家博物館管理司的鑒定,這的確是一件重要的文物,在緬甸,關於民眾主動上交文物有著明確的規定,一般來說都可以獲得兩部分的獎金,一部分就是這個文物本身價值的一部分錢款,另一部分則是根據文物本身的藝術價值,獎勵給捐獻人額外的獎金。所以,吳覺丹就有了900多萬緬幣獎金。

有的網友就說了,嚇我一跳,還以為是900多萬人民幣,按照人民幣與緬幣的匯率,其實也只有4萬多,不過文物是不能夠買賣,這已經算是不錯的啦。

另外也有人說,一尊大金佛能值好多錢,只獎勵4萬塊,真是虧了,還不如不上交呢。

雖然是調侃的話,但是也說明,對於撿到文物該不該主動上交,其實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明確的規章制度,才能保證人們的自覺性,你們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嘉的巷尾 的精彩文章:

陝西小孩撿到奇怪石頭,上交後永久禁止出境,價值堪比皇帝玉璽
皇帝死活要出家,大臣們被逼無奈想出一個法子,讓人啼笑皆非

TAG:葉嘉的巷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