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終南古恆州城隍廟歷史文化考略

作者:屈毓曉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吾古恆州城隍廟歷史久遠,始建於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時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敕修終南古城古恆州之城隍廟,供東漢伏波半軍,新息候馬援為至上尊神,並高懸「伏波將軍」大印於殿內,以示神威。越隋、唐兩代,敕碑香火正盛。經五代十國戰亂,殿宇遭兵火,殘垣斷壁,幾經荒蕪。

北宋平亂,一統中華,於建隆元年(960)宋太祖玄郎在位,眾鄉紳會同鎮村官吏,對廟殿普遍修茸。建大殿五楹,文昌、菩薩四殿各三楹,院內除戲樓、門將、影壁、鐵獅旗杆外,還建有東西臨主道廂房各十二楹,又增建鐘鼓二樓、四城魁星樓和東西兩院庫管道房等建築。東有水輪果園,西有塔林別院。蚰蜒酒河雙龍盤廟,前有迎神橋,後有流水圃苑,似入仙境,有碑為記,今碑文均不存。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在終南古城北敕建上主平宮時,再次對城隍廟進行修茸。並在廟北敕建地壇,使城隍廟更加壯觀。大宋(1098年)蘇轍在任上清太平宮提舉間,在地壇建「條梅書屋」。常來城隍廟祭祀馬援,時逢天下大旱,疫病流行,有廟內菩薩神水為民療疾,深受民眾讚頌。有蘇轍修宗廟告皇河畔以及文和罷太平宮提舉詩為證。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越南宋、金、元、明至大清朝,因多次戰亂,城隍廟幾經焚毀。清乾隆四年(1739)清高宗弘曆在位,又重建。終南貢生王維鼎撰文,齊紹呂書丹,立碑存念曰:「我城隍明查四境,別善惡,有官以陽,有神以治陰」。今碑文不存,史有記載。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清道光十四年(1834),清宣宗旻寧在位,又重建。今有殘碑,十分富貴。今人將其拓片,並立碑於廟院中正之位。由終南名人賜進士、翰林院翰林時、軍機處行走、方略館,掌管理捐納房路德撰文並書丹,由吏部候銓,周至知縣恩科戊寅舉人貢生(嘉慶23年)立碑以示紀念。由殘碑可風曰:「唐後三代,秦漢以下,大而郊祀,則都城隍至多,以司其圭,偉哉神功,其神赫耀之靈真,無所不在哉。然終南鎮面山背渭,東達函谷,西通隴蜀,昔漢武置縣,屬雍州,膈周屬恆州,今縣治即其地。州尋廢。唐復分周至,東置終南縣,城隍廟居鎮東門之」。又曰:「唐以後或置或廢,遷移無常,而還需要面對大修於宋建隆年間,以 元明,或有修茸,今獨存鎮之東。神之靈鳴,能以至此。但復歷年所修茸,久替弗之,廣糾七社之眾,並鎮商四方好義者踴躍捐資,鳩工庇材,木桁林衡,至道光十四年……各五楹,前殿亦三楹,又庫管祠各一楹」。……(以下碑文漫漶不清,史料中無皮碑全文記載)殘碑落款為:道光十四年歲在甲午,修廟時掌管捐納房事者為:賜進士,協修前翰林院庶吉士軍機處行走方略館加四級路德撰文並書丹,吏部修銓周至縣因科戊寅舉人貢生立碑。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大清咸豐元年(1856),清文宗奕詝在位,又重新修茸城隍廟,邑孝廉張本濤撰文江書丹,歷史忘形只有跋文和碑文部分內容。碑文曰:水,池也,庸,城也,水庸而為之城隍也。州有城隍,始基於此。夫雲、雨、雷、電,以祈雨時多也;山川,以祈郡內寧溢也;社稷以祭年豐也;邑歷,以祈若教之鬼不為歷也;而城隍則察四境,別善惡,有官以治陽,即有神以治陰。陽示以趨吉避凶之途,陰示以福善禍淫之報。固彼此相助為理也。況遇水患疾疫,大災大患,人力所無如何,而風雲雷雨,山川諸神,變年不能者,惟神實悍御之,神功亦寺矣!此碑為咸豐年間重修州城隍廟而立,碑額記為「清重修終南鎮城隍廟碑」,碑陰亦有以下大字:「神靈隆報」、「伏神靈應」、「察善除惡」、「官亦治陽」、「神可治陰」。也可給是當時廟內殿額上的題匾彙集記事而已(據劉崐玉著《周至六朝石墨集》記事)。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大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又重修,今院內存留此碑,字跡清晰,由終南鎮高姓先祖,廩貢生終南邑人高凌霄撰文並書丹。高為縣教諭訓導,例授修職佐郎吏部候銓儒學訓導之職。碑落款為:大清光緒三十三年歲次丁末七月穀日立石。碑額題記為「重修終南鎮東關城隍廟碑記」。碑文曰:鎮東關之有州城隍廟也久矣,據金石記,蓋創修於宋建隆年間,歷無明以至我朝,清代有人修茸。道光十有四年又修理之。易舊更親愛,特為壯觀,神靈隆報。咸同以來,匪屢蹂廟宇,經焚僅存者有釧鼓二樓,而歷年久,半猶凋殘,光結果癸巳年春,里人紳約及鎮商倡議修築鳩工庇材 建正殿三楹,前殿三楹,地奈絀於晉功夫未意而停工。然此南仍未泯也。光緒三十三年二月,七社與市鎮 君子集議再舉,眾皆慷慨諾言,善男信女,遠近募化,踴躍捐輸,共舉盛事。東營有庫管殿,西設土地祠,各建三楹。並修道房,殿宇增修完備。門廊輝金耀壁,輝煌 。觀闕成矣。唯望鄉里人等,歲歲入其門,登其堂觀,顯神威之赫赫,賞善罰惡,鑒觀不爽,即以此交相警惕,咸與維新,則為善皆吉人,無負建廟所祀之神,仲秋功告竣,董事諸公焉,八為文以記其事,八謹敘重修之梗概,如此勒石,垂為不朽云爾「。文後有督工毓秀堡先賢路成家、路嶸、郝桂、郝潤身四人,總約王均、趙德玉等七人,社約王致和、徐進倉等十六人,鎮約源順堂、永順店、三泰永、天和豐、三益聚、光聚西、陳定邦、王沛等商號掌柜十人,勘事人呂和惠、李忠二人。後有功德主郝振業、趙珍等三十四人。由碑文可見,本次重修是有組織的一交善事活動,設有督工、總約、社約、鎮約,分工明確,參加人員不拘限於終南鎮北七社。因廟為州城隍廟,恆州後又歷次設終南縣、清平縣、清平里、清平軍、終南縣,廟宇當為全縣之城隍廟。按鎮約字型大小名可見,有當時樓觀、噢耶庵、甘河、臨川、風泉、終南等地字型大小。說明最早的七社誤碼為唐終南縣的七個鄉。此碑保存完好,十分珍貴,對研究清代末期終南古鎮歷史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民國末年至建國初期的城隍廟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建國初期在1958年大躍進之前,城隍廟基本保留清末時期規模,廟門正對終南古城東嶽廟遺址,路邊有九龍壁一座,門前有金水橋三座,蚰蜒河支流由東向西穿過,三橋石獅、玉石欄杆、中軸石橋前有龍圖石階,只有在正式廟會時游請城隍經過,兩側橋為遊人使用,過橋後有鐵獅背旗杆像兩座,山門樓高大宏偉,上方正中匾額書寫」古恆州城隍廟「金字。進門後為戲樓賤內人邊有鐘鼓二樓,樓內有一人高的鼓、鍾各一。戲樓後為小廣場,中有太湖石和放生地,其後為五楹正殿,馬援城隍神正坐殿中,左右有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四神。殿內壁畫展示馬援將軍功績和伏神靈應、懲惡揚善事。殿楣正中書」伏神靈應「四個金字。左右有二匾為」戴天理物「、」神靈隆報「;下殿左為「文昌帝君」、右為「普度慈航」之觀音殿。西有地壇亭,東有菩薩神泉亭。西跨院有土地祠三楹,東院有庫管殿三楹,自成小院。四周圍牆鑫碧輝煌,條梅、松柏廣布,四角魁星樓風鈴叮咚,十分莊嚴肅穆。廟東有道家園林,水 跌瀑。廟西有道士塔林墓冢數座,共計佔地六十餘畝。直到1958年科大鍊鋼鐵時,才將石橋拆除,鐵獅搬倒,石板打爛,送雲煉了鋼鐵。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城隍廟在1958年以前,廟會按時,唱戲三天,廟內有供商販以信的廂房。攤位排列整齊,和西安城隍廟無多大區別。廟會內外,香客如雲,人流如織,由東河橋直擺到鎮上的東門口。馬戲團扎在對門的東嶽廟,藝人雜耍,木偶皮影、搖會唱曲,好不熱鬧。周圍長安、戶縣、興平、武功、眉縣、柞水、鎮安的客商都來交易,熱鬧非凡。數十萬人前來逛新春廟會。加上終南七社的斗鑼鼓、斗社火、斗秧歌,三天三夜,熱鬧不減。

城隍廟如同中華歷史一樣,有興有成盛,有毀有衰。1959年以後被供銷社個別用,設為煤場和化肥站。由1960年至公社化,直到文化大革命後的改革開放的992年,廣大信眾依國法宗教信仰自由的規定,在東關村老年協會的組織倡導下,於1997年收回了城隍廟,大快人心。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由公元2994年《重建城隍調志碑》可見,「漢今之世,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百事盛舉,到處是舊貌換新顏的景象。村老年協會組織經多次協商,決定重建城隍廟。村扭曲和先恐後積極捐款、捐物,齊心共建城隍廟。眾多外地慈善之士,紛紛前來捐贈。至2002年底,一座壯觀的正殿三楹展示於世人面前。老年協會決心以此為起點,誠心誠意地把廟事辦好,力爭重援城隍廟的唐宋殿宇之雄風,為終南地區增添一大歷史人文景觀,為村民創建一座舒心的休閑場所」。今日立碑為志,以紀念和弘揚在收回廟產和興建城隍廟時的吃苦為公,慷慨捐資精神,特立石以昭其功德,永垂後進。該碑由終南邑人朱耀民撰文,落差村老年協會承辦立石。甲申年正月十六日立石。

現存廟內古碑有二,今碑有一。古碑一為清光緒三十三年重修古恆州城隍廟碑,文字晰可見,保存比較完好;另有新碑一通,為2004年城隍廟重建志碑。其餘各碑及文俱失,碑文在有關史料中可見。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公元2009年,新修的城隍廟不幸浴火,三楹正殿焚毀。由2011年開始,村上在村兩委會領導下,開始了城隍廟大規模新建工作,。請邑人屈毓昨擔任歷史文化顧問,親臨村委會給建廟小組人員講述城隍廟和東關堡自漢時以來的厚重歷史文化,進一步激發發大家的建廟熱情。多次組織赴三原城隍廟等地考察。據歷史資料記載,設計了城隍廟復原圖,重現昔日的輝煌,開闢了文化牆,展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對城隍神馬援作了大量的歷史考證,對條梅遺址作了歷史查證和認可,編寫了東關古代八景文章,出了宣傳單,從而鼓舞了村民重建的信心,以門面房出租為條件,換回部分建設資金,加之信眾、村民、鄉黨多方捐資,一個轟轟烈烈的重建活動開始了。2013年修建了東關村牌樓,「條梅遺址」四字重見天日,給東關帶來了古老又神秘的色彩。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由2013年再次籌建開始,至2015年底,在村民大力把持下,在原城隍廟中正之位新建城隍神殿三楹,左建菩薩殿三楹,右建文昌殿三楹。在廟字中央立大鼎一尊,東西各設石亭一座,西亭內「條梅遺址」紀念碑,東亭內立「菩薩神泉」祭祀碑。松柏相映,條梅成趣。華燈初上時,男女老幼,相攜健身廣場,古老的城隍文化和村民現代娛樂活動相映成趣,讓古老的神廟為建設新農村服務。使有千年古廟重新煥發昔日的輝煌,使古廟再現新生。為紀其事,正籌備刻立《重建城隍廟」碑一通,以垂後世,光耀東關。

周至有個州城隍廟,距今有1451年歷史

作者簡介:屈毓曉,終南二隊人,陝西歷史文化使者,原新華社陝西分社《聚焦陝西》專題部主任。現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39所退休幹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