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毅在蘇區的護理醫生,與部隊失去聯繫,行乞千里八百天回到組織

陳毅在蘇區的護理醫生,與部隊失去聯繫,行乞千里八百天回到組織

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無論遭受什麼挫折和磨難,都要千方百計回到黨組織。紅軍長征後,陳毅同志留在蘇區,他的護理醫生,與部隊失去聯繫,行乞千里八百天後又回到黨組織。

他的名字叫漆魯魚,出生於1902年,重慶市江津縣人,1924年赴日日本東京醫學專科學校留學,1928年回到江津,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受黨組織派遣到上海做地下工作。

1934年漆魯魚赴中央蘇區,擔任衛生部保健局局長。紅軍長征後,為照顧受傷的陳毅等同志,漆魯魚留在蘇區。1935年紅軍第24師在江西尋鄒遭數倍之敵重圍,漆魯魚率領醫務人員突圍,不幸被捕。

面對敵人的審訊,漆魯魚辯稱自己是「曾被紅軍俘虜的國民黨軍醫」。敵人將信將疑,帶來病人叫他診斷。他熟練地給病人看病,並開出處方。敵人審訊不出什麼破綻,數月後便釋放了他。

1935年5月漆魯魚獲釋後,急切盼望能與黨組織接上關係。可黨中央和紅軍已經長征,原來的關係早已斷絕,蘇區已被敵人佔領,要找到黨組織極為困難,他決定到廣東省興寧縣去找曾共過事的老蔡同志。

懷著堅定的革命信念,漆魯魚從江西省的瑞金出發,從夏天走到冬天,一路風餐露宿、乞討度日,徒步行程八百餘里,最終來到廣東省興寧縣城,但沒能在興寧找到老蔡。

漆魯魚又繼續從興寧一路行乞輾轉趕到四百多里外的汕頭那個曾經工作過的秘密交通站尋找。然而,到了汕頭才發現,原先老蔡開設的藥房早已人去樓空。最後,他找到一家慈善機構,得到一張到上海的船票,踏上去上海繼續找黨的行程。

在上海,漆魯魚乞討數月也沒能找到黨組織,1935年底,他輾轉回到江津家鄉,在《商務日報》上發表抗日救亡的文章,後來組建了「重慶各界救國會」,他的積極行動引起中央特派員張曙時的注意。漆魯魚將重慶救國會自覺納入黨組織的領導之下,廣泛宣傳中共的抗日主張。1937年10月中共四川省工委審查漆魯魚後批准恢復了其黨籍,在奮鬥了八百天後,漆魯魚重新回到了黨組織的懷抱。建國後,漆魯魚擔任過成都市政協副主席等職。1974年他在成都病逝,享年72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抗聯師長於九江叛變,總司令趙尚志用了一計策,兵不血刃將其拿下
戰士誤將軍長的戰馬打死,被抓到軍長的面前,軍長:此馬罪有應得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