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經》風水知識解析

《易經》風水知識解析

目前已經開啟線上學習《易經》,當中會講到非常好的風水知識、八字命理、識人之道等等豐富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以下二維碼點擊學習

《易經》風水基礎知識圖解

一、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義,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

晝為陽,夜為陰,明為陽,暗為陰。

暑為陽,寒為陰,男為陽,女為陰,

正為陽,邪為陰。

二、認識八卦

先天八卦

五、五行生剋

六、五行配人體

七、十天干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性,乙丁己辛癸為陰性

詩曰:

春季甲乙東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

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

戊己中央四季土。

1、天干五合

甲己合(中正合),化土,主信;乙庚合(仁義之合),化金,主義;丙辛合(威勢之合),化水,主智;丁壬合(仁蠹du之合),化木,主仁;戊癸合(多禮之合),化火主禮。

2、天干相衝

甲與庚相衝,乙與辛相衝,丙與壬相衝,丁與癸相衝,戊與癸相衝。

八、地支配生肖五行及地支關係

九、干支對應人體

十、干支關係總表

十一、五行旺弱分析

十二、十二長生掌訣

十三、六十四卦簡表

十四、六十四天地方圓圖

陰陽之道

《易經》的根本和核心是陰陽之道。

《周易·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莊子說:「《易》以道陰陽。」  《周易·繫辭》中又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業。」

太極圖是陰陽之道的最好體現,表達了《易》之三易:簡易、變易、不易。簡易,大道至簡,「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則易知,簡則易從」。變易,「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此消彼長,物極必反。不易,陰陽之道,是至高法則又是至為基礎的法則,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論是宇宙宏觀系統,人身小宇宙,還是原子等微觀系統。  太極圖也體現了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如果立體地看,太極圖同時反映了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南懷瑾老先生說:「這個宇宙就是一本《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和辯證法有所不同:辯證法只是形而上者,而《易經》卻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有機統一。借用個譬喻,《易經》描述的是「複數世界」——形而上的「虛數世界」和形而下的「實數世界」,是道和器唯心和唯物、物質和精神的對立統一……

「一陰一陽之謂道……百姓日用而不知」,這個需要用心體會、感悟。舉個身邊的例子:東方人吃飯用的筷子,兩根筷子,一動一靜,一陰一陽;西方人用的刀叉,也是一動一靜,一陰一陽。但是二者也有區別:筷子簡易,一手把握,把飯菜一下子都夾起來,反映的是中國人的整體觀、系統觀;刀叉相對複雜,左右分立,把食物切成一塊塊的,反映了西方人的心物對立、偏重分析、實證的思維方法。  這個小差別,造成的結果大不相同,中醫和西醫就是很好的體現。中醫講究整體觀辨證論治,把人當作一個有機整體來看待,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而且具體人體具體分析;同時中醫亦要「知幾」,「幾者,動之微」,「上醫治未病」。西醫則是把人象麵包一樣切成一片片、一塊塊——組織、器官、細胞、直至分子原子,運用各種儀器和方法進行分析檢驗,同時切斷了人體形神的聯繫,也切斷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是在疾病由「證」狀發展到「症」狀之後才進行治療。  這裡只是舉例說明陰陽之道,或有偏頗之處。在西方,黑格爾和馬列將辯證法發揮到極至,可以說達到了理性的頂點。但是他們沒能超越理性,沒能超越語言、邏輯、思維,更不要說其他的自然科學、醫學等學者了。

中醫的根本和核心是陰陽平衡《黃帝內經》開篇就講「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這與《易經》是一致的,易醫同源,而從發展脈絡上講應該是易為醫之源。陰陽平衡之道是「不易」的,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無論東南西北,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這就是中醫的生命力所在。「會易者不佔」,只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則自然陰陽平衡,身心健康,諸事如意,以至於達到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和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莊子曰:「《易》以道陰陽。」

點贊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易小學童8227 的精彩文章:

八八六十四卦:21到40卦解析
了凡四訓譯文(二)改過

TAG:周易小學童8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