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莊子自由思想的現實意義

莊子自由思想的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莊子的文章隨意自如,喜歡道的體現玄妙之道,能夠很好地鍛煉人的思維能力,淡泊名利超脫於世俗之人,深受莊子之啟發,拋開現世的一切功名利祿的束縛,而放縱情慾的人也同樣可以拋開束縛人本性的仁義道德,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當中這樣記載莊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從表面上看,莊子的文章不具有實用的現實功效,但仔細研讀,莊子在文中透漏出自己所追求的人生價值,那便是自由逍遙的人生,,在遠離紛繁複雜的矛盾之後,尋求自我價值。在現世的生活中不斷超脫自我,達到悟與自然合二為一的境界。

一、戰國時期社會背景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四起,民不聊生,國家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諸子百家的思想更是爭奇鬥豔。儒家思想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顯學,而莊子提出的逍遙自由的思想是為了治療處於戰亂之中的人性的痛苦,引天下返本復出,宗道歸德,扶正性命,復人心和世界的太和境界。《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詆言以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這裡認為莊周的思想與孔子背道而馳,將孔子歸為道家之列,但有人認為,莊周的思想並不全是詆毀孔子的,思想相互交合,與儒家思想聯繫十分密切的。

儒家思想為處於戰亂中的國家和人民建構了龐大的道德體系,人們只有遵從禮之道,遵從仁義道德之禮,才能擁有一顆仁義之心。孔子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儒家所追求的自由,是在道德規範限制之下的自由,自由觸碰道德底線之時,應該加以摒棄和剔除。莊子與儒家互補、糾偏,「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形戳者相望也。」莊子看到了刑罰對人處罰嚴厲,而儒家的倫理道德體系又對人的內心加以限制,內刑與外刑的雙重壓制,莊子看到了人生當中有許多不自由,人處于思想困境當中,個人自由與社會政治禮法之間的衝突,人們在現世與心理上確實受到了很大的壓制。戰國時期權力與財富之間的爭鬥成為社會顯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家急功近利,莊子在這樣一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看到了人本性的淪喪,人的原初本性與當代社會的急功近利往往是相衝突和矛盾的,追求人的本真的生命價值就必不可少。在這樣為利益相鬥爭的混亂社會,人是否還可以回歸到原初的本真狀態?

戰爭使家庭處於支離破碎的狀態,人民隨時可能因為戰爭丟掉自己的性命。生死問題似乎是一瞬間的事情,莊子更顯現出了許多的無奈,「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生死一瞬,無論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偉大,生死如白駒過隙一般易逝,這是宇宙所掌握主宰的,人在現世看到這些而悲哀嘆惋,困宥自己的思想於無可奈何之中。莊子正是在這一生死困境當中談論生死問題,也是超脫現世的困境達至自由境界的途徑。

二、莊子對自由的闡釋——游物與游心

逍遙遊中談論最多的是自由問題,「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鳥在天空按照自然本性去飛翔,留下了許多自由的空間。在我們眼中所見的鳥在天空翱翔,自由而不受束縛,但在鳥本身看來,它是否也是自由的?鳥只能那樣去飛,完全是出於天生的本性,談論自由問題,就限定了是主觀加諸於自然之物之上的看法和感悟,回歸到人的現實生活來,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不自由或者處於困惑的狀態,是人的本性與自然的生活相悖離,人會在現實的生活中感到壓抑和痛苦,莊子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批判,其本意是要回歸到自然之道當中,回歸到人原初純樸、質樸的生活當中。

莊子的逍遙自由的思想主要是從三方面進行分析,從現實層面來講,要擺脫現實功名利祿的束縛,是游物;從心理活動層面來講,要做到心齋與坐忘,達到忘己和無己的狀態,是游心;莊子同時談到了生死問題,這樣從現實層面上升到宇宙自然的層面,從生死問題看到宇宙自然之道,走出小我的自我封閉的狀態,而將自我通達到未知的領域。

(一)行動自由——游物

人生在世,人們往往因為自己陷於矛盾和危險當中而感到彷徨和困惑,在莊子看來,面對危險和矛盾之時,不應該冒然與矛盾相衝突,去順應它,應乎天理、宇宙自然之道。這一方法在莊子的《養生篇》中得到體現「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也。」行動自由就像庖丁解牛中的那把刀一樣,養生和處世,刀從來不去砍大骨頭,不去進其衝突,順其自然。掌握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的得心應手,學會安然處世,學會養生之道,達到身心的愉快感。

政治生活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仁人志士在動蕩的年代投身於政治活動當中。但莊子看來「遊方之外者」遠離政治社會和世俗的鬥爭,不去問世俗的紛擾之事,以達到內心的寧靜和澄澈。《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以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我寧願在污泥濁水中過這樣一種卑下的生活,但是我自得其樂,我不願去從政而使自己內心不快樂。莊子對當時的社會持一種否定的態度,他遠離政治的困擾,同時也遠離朝政禮法的限制,但他從更高的精神層面來關注現實的社會。

(二) 思想自由——游心

達到逍遙自由的境界,離不開思想自由和心靈自由。思想可以在精神上漫無邊際的神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要在一定的思想境界拋開一切身外之物,包括金錢、功名利祿等,同時也包括在社會規範影響下而形成的社會的自我,來達到一種修養的境界,此之謂「心齋」、「坐忘」。

《莊子?大宗師》云:「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如,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坐忘」並不是一種自我麻痹的一種心理狀態,而是通過追問自己的內心拷問自己的良知,使心靈脫去現實俗世對其的壓力和干擾,而使心靈達到本真的狀態。「心齋」需要摒棄內心的塵世雜念,才能裝得下宇宙的自然大道,「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無己」狀態使自己內心達到一種虛空之境,用先天之境來澄澈心靈,才能使自己的內心神氣合一,心止於靜,天地萬物與我皆為一。

在現實生活中,擁有自由之身的人與關在籠里的人,是否可稱之為自由?我們又有什麼依據來證明其不自由呢?自由與否在於自己的思想是否被束縛、奴役,主客觀相統一,內化於自然當中,則為自由;行動自由與思想自由的辯證關係,肉體與思想自由相統一,實為逍遙自由。

(三)生死問題——對生死的看法

人們在看待生死問題時,總是有對生的偏好,對死亡棄之,莊子認為對生的偏好和對死的排斥都是與自然相違背的,生與死是同等的,是內化與自然的,生與死不能斷裂,是同一過程的不同環節,生與死皆遵從自然的宇宙之道,最終也同樣消解於宇宙當中,生與死皆安於自然,順應自然。「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三、自由與逍遙

逍遙是自由的一種常態和表現形態。但「自由」是西方人所追求的價值觀的表現。而在理解莊子《逍遙遊》之時,逍遙是否等同於自由?謝陽舉教授在談及逍遙與自由的關係時,提出了邏輯慣用的方法,代入法,將莊子《逍遙遊》中出現的逍遙一詞替換為自由,來發現概念使用的區別。

自由一詞立足於個人中心,是以自我解放的角度追求個人價值的。個體追求自由,首先要立足於社會本位,對個體具有一定的意義。但逍遙要求「坐忘」、「心齋」,在達到內心的澄澈之境後,此境界早已達到「忘我」「無我」之境界,自己內心神氣合一,與自由立足於社會和個體之上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自由基於自我意識的覺醒,是要去改造自然以及反思人自身的不合理之處。通過一些規範來限制人類自身的榮譽、地位、金錢的誘惑,人作為理性主體為大自然構想一定的規範體系,而逍遙則是要擺脫規範對人的肉體與自然的束縛,是一種本初的、原始的,不受任何人為因素干擾的質樸狀態。人類要齊同萬物,走向自然,最終回歸而遵循自然。

孔子所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規矩不成方圓」。自由必須在一定的道德體系下才能凸顯其常態,人們通常對自由之理解,是要通過自由追求快樂,達到一種幸福完滿的狀態。通常不幸福等同於現實生活中對自由的壓抑和剋制。莊子所追求逍遙自由,在看到人處於現實困境當中要更加關注於天地之事以及從人的精神層面來追求自由,這樣的自由的最終結果不是追求內心自己自足的完滿狀態。這樣的境界早就超脫了個人主體和社會本位,不以人類為中心的精神境界。

四、莊子自由思想對現實社會的意義

莊子的自由精神追求行動的自由和心靈的自由,可以跳出現有的思維模式的束縛,不固執己見,不服從於權威,敢於反抗,讓心靈和思想在廣闊的精神世界自由飛翔。為人性的發展留下了許多的發展空間,人們在被社會束縛自我時,走出社會自我對思想和心靈的封閉的狹小空間,達到與宇宙、自然之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在現實社會看來,莊子拋棄了現實社會,摒棄了常人立足於政治、經濟、法律,實則可以理解為逃避現實、追求精神超越。這樣的自由思想不具有普世價值,帶有烏托邦式的幻想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並不能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莊子無力改變社會的不平等的現實,從而把追求逍遙自由作為人的最高的精神追求,這實則為文人消極厭世的自我價值觀,順應社會而無作為,不思抗爭的生活態度,冷眼看世界。人需要服從現實,從政治、經濟、法律等大的框架下尋去人的基本自由和發展,從精神和心靈上來解除社會發展對人的壓抑,從而創造奮力超越、自由翱翔的空間。這樣,積極入世取代消極的自我修養與頓悟,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追求精神自由,與天地合一,和諧共處。

莊子作為中國思想史影響頗為深遠的思想巨人,對中華民族的傳統心理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思想在世界的傳播和影響巨大,隨著國學的漸熱,文化研究不斷深入,莊子的思想作為中國思想史上的珍寶,集大成智慧,必將凸顯中國人的智慧,與世界的思想發生碰撞和交流,也將很快的融入到人類思想史的長河當中。

(文/汪文忠 圖/來源網路 編輯/一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明師自在心中,何須尋遍千山萬水!
道家古典修仙和當代中華仙學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