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瘋狂的外星人》:一場猴戲

《瘋狂的外星人》:一場猴戲

(春節檔首日票房)

已經逼近9個億的《瘋狂的外星人》在前三天的票房走勢還不錯,不過《流浪地球》的緊追態勢非常強悍,極有可能最終勝出。之前的市場宣傳以及自帶IP流量的黃渤、沈騰,甚至包括徐崢對《瘋狂的外星人》的票房都有極大的貢獻,首日破4億就是最好的例證。

不過,隨後的走勢不如第一日火爆了,人們在觀看之後形成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嚴重。筆者也已經看完了《瘋狂的外星人》,說實話,沒有想像的那麼好。雖然作為一部合家歡的春節賀歲片無可厚非,但真正搞笑的橋段,尤其是讓人發自內心的「笑果」其實真的不多。

簡單地說,就是一場「猴」戲。無論真實的猴,還是外星人,甚至對於觀眾而言,就是在看一場猴戲。外星文明和地球的交好,外星人對於低等「地球文明」的蔑視,以及最終的喜劇收場,都在宣揚的是一種平和、共處、文明共存的願景;只是當「高等文明」對於低等文明潛移默化蔑視的時候,任何的「妥協」其實都得不到回饋,而最終還是得靠「根深蒂固」的鑼聲去影響根植於內心(腦海)中的神經,才能喚起可以「對話」的基礎。而最終的結局雖然是美好的,但也是經歷了坎坎坷坷的相互「羈絆」之後的一種共存或者對話的基礎。

整部影片,黃渤是負責表演的,而沈騰是負責搞笑的。單純地從演技來看,黃渤無疑技高一籌,沈騰還是略遜一籌,不過從搞笑的「笑果」來看,開心麻花舞台劇的一種風格在沈騰身上還在延續,不過沒有《西虹市首富》和《夏洛特煩惱》的演技更好,基本還是維持了沈騰一貫的搞笑風格。只是「麻花」風格的表演模式看多了也容易「起膩」,這恐怕也是為何《瘋狂的外星人》的影評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在春節期間,合家歡的影片無疑是具有特有的優勢的;不過,當人們看多了太多的類似的「搞笑」模式的時候,也容易出現審美疲勞。這一點,《瘋狂的外星人》並不如《新喜劇之王》更有內涵和嚼頭。

此前的宣傳稱,《瘋狂的外星人》是改編自劉慈欣的《鄉村教師》,但或許僅僅是「概念」類似,喜歡大劉的人並不認同這種「改編」,這不能不說是寧浩講故事的一種「失敗」吧?無論是耍猴,還是把外星人當猴耍,以及外星人戴上自己的能量鏈(頭鏈)之後的「力量」(「魔法」)恢復,其實都更在意地強調「笑果」,而忽略了更多的內涵,雖然觀眾不苛求非要有什麼「教育意義」,但應該有一定的故事性才好。劇中也映射了「老美」自以為是自己就是全球老大,四處尋找外星文明的無頭蒼蠅一般地「笑果」,並引入了「吃屎」的環節,但實際上這種「伎倆」用多了,有時候容易引起反感。

用耿浩的話說,耍猴也是國粹,是需要繼承和傳揚的。這部影片其實就是靠黃渤和沈騰來支撐,《瘋狂的外星人》中耿浩這個角色被黃渤演繹的很精彩,或許換成別的演員將無法達到如今的效果。但遺憾的是,《瘋狂的外星人》足夠鬧騰、也有不少「笑果」,但回味還是少了點。整部影片都在強調一個「耍」字,人耍猴、人耍外星人,外星人耍人,甚至包括所謂的C國特工被耍無不是如此,都在強調一個「耍」字,在「耍」中求樂。雖然打破了階級、等級、財產、職位、身份等區分與界限,嘲笑一切、戲謔一切、解構一切。但觀眾有時候是會疲勞的,從票房開始走向平緩,而《流浪地球》已經開始單日反超,其實已經說明了問題。

看看大年初三的票房數據,《流浪地球》單日的票房已經超越了《瘋狂的外星人》,隨著後續排片的變化,或許春節檔的真正黑馬反而是《流浪地球》了。

當一個合家歡的片子去看,還是不錯的。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馬物語 的精彩文章:

韓企爭搶5G蛋糕,5G手機第一槍從哪裡打響?

TAG:刀馬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