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鮮為人知:《楊家將》中的奸臣潘仁美並非如此!

鮮為人知:《楊家將》中的奸臣潘仁美並非如此!

兵荒馬亂的宋朝湧現出很多個性分明的歷史人物,有「談笑渴飲匈奴血」的岳飛,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還有有受世人唾罵的秦檜、有誤國誤民的北宋六賊,更有《楊家將》中的惡賊——潘仁美。

《楊家將》作文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在世間廣為流傳。其中的潘仁美是一位公報私仇的大奸大惡之人,也正是因為未予以接應楊業,導致他孤立無援最終馬革裹屍。並且潘仁美不斷殘害楊家其他成員,楊家幾位少年紛紛被其暗害。

《楊家將》的中潘仁美,在歷史上的原型是潘美。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歷史上真實的的潘美,他是不是如同秦檜般該受萬世唾罵?

歷史上潘美是北宋開國名將之一,與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交情深厚,一生之中頗有建樹。

少年得志——開宋元勛

潘美年輕時可謂風流倜儻,曾在柴榮府中做接單賓客的工作。後來柴榮建立後周,登上帝位後(周世宗),任命潘美為供奉官。在高平之戰,29歲的潘美因為戰功卓越陞官至西上閣門副使,後來管理西部戰事。

潘美與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交情深厚。960年,潘美參與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稱帝。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對潘美待遇很優厚,委以重任。

宋朝建立初年,李重進發動叛亂,趙匡胤親自征伐,任命石守信為招討使,潘美為行營都監做他的助手。戰亂平定後,潘美留揚州任為巡檢,以行使鎮撫之事。南漢後主劉鋹曾經幾次侵犯桂陽、江華等地區,一一被潘美擊敗。

南北征戰——再建奇功

1.攻南漢:公元970年,宋朝征伐南漢,潘美為行營諸軍都部署與,潘美與劉鋹作戰,大敗南漢軍,攻克了賀州。十月,又攻下昭州、桂州(桂林)、連州,勢如破竹,西江各州相繼投降。接著,潘美指揮軍隊進攻韶州,再勝,斬殺敵軍幾萬人。

此後,劉保興(劉鋹的弟弟)率領軍隊繼續抵抗,南漢軍隊(十五萬人)在山谷使用木柵欄建成堅固的屏障。潘美與將領們計議說:「用火攻敵人的木質工事,敵軍一定潰亂,我們趁機用精銳部隊衝擊敵人」。於是潘美派幾千人火攻,每人拿著兩個火把,悄悄地摸到南漢軍的柵欄。

暮色將至,萬餘火把一齊發攻,借著大風,火勢越少越猛。南漢軍果然陷入一片慌亂之中,潘美帶領軍隊迅速出擊,南漢軍大敗,宋軍斬首數萬人。宋軍士氣高漲,潘美一鼓作氣指揮了多場戰鬥,最終擒拿了劉鋹。

2. 滅後唐:公元974年,九月,朝廷派遣潘美進攻南唐。十月,進駐秦淮,此時船隻還未完全備好,潘美認為戰機稍縱即逝,於是指揮軍隊渡江,南唐軍被擊敗。戰事節節勝利,潘美開始進軍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南唐水軍、陸軍共十萬人在城下擺下陣勢,潘美率領部隊襲擊,把南唐軍打得大敗。

南唐後主李煜非常著急,夜派部隊數千人,手持火把擊鼓來攻宋軍。潘美率精銳軍隊與南唐軍短兵相接,並且趁機與在黎明攻城,分多個路線一齊進攻。最終,消滅南唐後。

3. 征北漢:979年,宋太宗趙光義任命將領征伐太原,潘美任北路都招討,判太原行府事。潘美調兵遣將,平定北漢。接著征伐范陽,任潘美為知幽州行府事。不久朝廷封他為代國公。楊業便是北漢名將,深得趙光義賞識,北漢滅亡後得到趙光義的重用。

削爵去世

自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獻給遼國之後,燕雲十六州就成了宋朝的心頭之病。986年,趙光義下令潘美及曹彬、崔彥進等北伐,潘美率兵單獨攻下燕雲十六州的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但是曹彬的部隊出師不利,各路軍馬都被撤回,朝廷下令把這四個州的百姓遷徙到內地。

此時,楊業分析利弊,建議:遼國士氣正旺,不宜正面交鋒,應該從大石路出發護送百姓。可是,王侁譏諷,認為楊業貪生怕死不敢作戰,而且作為降將別有居心。楊業只好指著陳家谷口說:「各路軍馬在這裡擺開步兵、弓箭,支援左右翼的兵力,等我轉戰到谷口,就用步兵夾擊敵人。」隨後三路人馬按照部署各自就位,王侁和潘美在谷口布陣,王侁派人頻繁觀望,以為遼軍被打敗撤走,打算爭功,立即率兵離開谷口。此時潘美無法控制局面,沿著交河向西南行軍二十里。

楊業浴血奮戰,經過幾個時辰的廝殺,楊業果然轉戰到了谷口,可是大軍已經撤離了!可憐楊業只好繼續率領部下士兵奮力作戰,身上受了十多處傷,士兵都快死光了,最終被契丹人擒住,楊業絕食而亡。楊業之死潘美雖有責任,但罪魁禍首其實是王侁,潘美替他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鍋。(註:此時攻打燕雲十六州戰略是不妥當的,因為大宋根基不穩,且遼國兵強馬壯且已經佔領燕雲十六州數年)

回朝後,因為戰敗王侁則「除名,隸金州」。潘美連將三級,不久後去世,賜謚號為武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雀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皓鑭傳》:秦始皇嬴政一生的痛——呂不韋!

TAG:雲雀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