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對越南一直比較好奇,經常能看到關於越南股市的機會。


從2011年到2017年,胡志明指數連續6連陽,期間漲幅177.49%。在2017年更是漲幅高達55.29%,身邊有一些朋友推薦投資越南股市,但是不了解也就只能放棄。

這次越南之旅,也帶著這樣一個疑問,越南是否就是30年前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貿易衝突之後,越南製造會取代中國製造的地位嗎?

持有這種言論的人,無非就是越南巨大而且廉價的人口紅利。

越南人口平均年齡約25歲,中國人口平均年齡超過35歲。從勞動人口(15-64歲)佔比來看,越南勞動人口佔比約70.0%,和中國2003年相似,撫養比約42%。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所有經濟的問題,都可以看做是人口的問題,在去之前我開始接受越南可能是下一個中國的觀點。但是經過幾天的感受,我發現可能並不是這樣。

先說經濟水平。1萬越南盾大概人民幣2.88元。越南的紙幣面額非常大,用的時候非常不習慣。後來想到一個辦法,在那邊一般服務員說5萬、10萬越南盾的時候,心理默認只取前面的數字然後乘以3,也就是它的5萬越南盾大概15元不到。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那邊的工資、物價水平都是非常低的。到達那天打了一個計程車從機場去酒店,結賬的時候司機說20萬還是多少,直接給了一個50萬。司機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然後再錢包里翻了好久才找足零錢。

有一天中午在胡志明市,打了一個Grab(越南摩的),摩的司機不會英語。我講他不懂,他講我也不懂。最後比划了二十多分鐘我們兩個人都急的滿頭大汗,才知道他想多收5000越南盾(約人民幣1.45元),我很爽快的答應了。

在胡志明市中心的商場里,吃了一頓當地特色飯菜。這個地方應該類似天河城,總共花了45.4萬(約RMB130)。一杯咖啡大概3萬越南盾。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市中心超市的物價,可以看到下面的兩個太空椒大概2.7萬(RMB8),下面的排骨4.05萬(RMB12),中間的不知道什麼蔬菜1.8萬(RMB5.4)。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房價是不清楚的,但是回來在網上查了一下,胡志明市的房價超過1萬人民幣/平,首都河內房價更是高達4萬人民幣/平。

聯想到那個摩的小哥,和我比劃二十分鐘就為加價1.5元,由此判斷他們的工資收入應該不高,是很難供應起這個房價的。這和國內的情形也相似,房價總是由購買力最強的那部分人決定的。

再說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我認為越南短期難以取代中國的一個原因。我們去過安檢的時候,安檢的地方很破舊,工作人員效率非常低,一個過關大概要5分鐘。回廣州的時候全部都是指紋識別+人臉識別,全部自動過關,當時感觸很深刻。那邊交通出行,市區最常見的是摩托車。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大家看圖中的左下角,路面有點爛了。這個是胡志明市中心的路況,胡志明市是越南第一大城市,路比我們這邊四、五線城市還差。

其它地方路況可想而知,事實上也正是這樣的。從胡志明到大叻坐的中巴,那個路叫一個酸爽。同車有10個人左右,其中4個越南的大姐直接暈車吐了。

我們去了三個城市,胡志明、大叻、芽庄,後面兩個都是旅遊城市。大叻以前被法國殖民過,留下很多殖民建築,非常漂亮。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在大叻居住的旅館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城市乾淨、整潔

一般只能用紙幣,胡志明一些地方可以刷信用卡,至於移動支付,那就是天方夜譚了。越南也不可能發展出快遞、電商、移動互聯經濟。

其它銀行,我感覺很好找。通信的話,用了當地的電信運營商,但是離開胡志明市之後,信號變差很多。沒有留意應該不是4G信號。

所以去過越南後,開始理解馬雲說的,中國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也是獨一無二的。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在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可能是全世界加起來最大,比歐洲和美國加起來肯定要大得多,無論是高鐵、高速公路、機場、各省市之間的貫通,基礎建設之完美、之完善、之先進,是全世界羨慕的。

基礎建設需要鋼筋水泥這些原材料,中國現在的生產能力也超越了世界的一半,中國基礎建設越來越完善,生產能力也越來越強。相比之下,歐美有些國家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商業基礎設施,其實已經和中國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在基礎設施的管理和運營方面,中國跟西方還有很大的距離。

最後聊聊人的精神面貌。那邊接觸到的服務人員,英語普遍都很好,可能因為去那邊旅遊的人多吧。部分服務員還會講一些中文。

市區街頭都是各種摩托車,川流不息,非常有活力。也租了一個摩托車到鄉村,但是人煙稀少,沒看到什麼經濟活動。工業的話,沒有看到有一些工廠,可能是去的地方都是旅遊區為主。但是整體沒有想像中繁榮。

順便聊一下在那邊也看到中國的廠商,包括華為、OV、抖音等。

國際丨為什麼越南很難取代中國製造業?

回來過程中,我思考越南不能成為中國,另一個原因還是人太少了。

越南人口9270萬,江蘇目前常住人口是8029萬,它比江蘇多一千多萬。所以越南發展的理想情況,它可能成為江蘇而不是取代中國。

那些低端的製造業,比如襪子、鞋子、玩具轉移過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目前的高端製造業,比拼的也不是人力了,比如京東方的面板生產線,要求無塵車間,全程都是機械臂自動操作。

又比如格力、美的的空調生產,基本上機器換人了,未來中國的方向是無人工廠、工業4.0。

以上是幾天匆匆行程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走馬觀花難免只看到皮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書Mr 的精彩文章:

商業丨拼多多,社交紅利第一拼
人物丨最震撼軍禮:他沒了眼睛和雙手,舉起右臂那一刻……

TAG:知書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