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容易被誤以為真的4個歷史事件,其實都是假的

最容易被誤以為真的4個歷史事件,其實都是假的

一, 桃園結義

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很多人都把這件事情當做是真的,但其實《三國演義》本來就是一部「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小說,裡面有些東西是虛構情節,「三顧茅廬」還有待考證,但「桃園結義」則可以認為是虛構的。

現存最早積蓄「桃園結義」的成型故事元朝建安虞氏至治年間刻的《全相平話三國志》,這是說書人所用的劇本,內容很粗糙,史料價值基本為零;而從正規史料分析,他們基本不可能結義。

但是劉關張三人感情深厚,肝膽相照,終身不棄也是事實(「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蜀書.關羽傳》),這在爾虞我詐,遍地反目的三國時代是極為少見的,估計也正是如此,時人將這三人塑造成「結義兄弟」,這也許是人們美好的想像。

二, 梁山108將聚義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不一樣,這部小說基本都是虛構的,這個大家基本都知道。但是其原型還是有的, 可能很多人心想,這《水滸》就是再虛假,其基本的「梁山108將聚義」還是真的吧。

不過其實這也是假的,《水滸傳》的故事是有原型,但是其原型是「宋江起義」而不是「梁山108將聚義」。宋江起義在歷史上規模非常小,留下的史料記載也極少,只知道他們在梁山聚眾起義,弄出點動靜後就被張叔夜平了。

但是宋江可沒有與108人聚義,聚義的是36人,而且除了宋江外,其它人除了名字外完全沒有任何人物介紹。

三, 混世魔王

瓦崗寨的故事在清朝成型(《說唐》),很多人都對裡面「混世魔王程咬金」印象深刻,程咬金歷史上確實有這個人,他是大唐名將程知節,而且也確實是在瓦崗寨起義中發跡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真的。

但是,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的確有瓦崗起義,也的確有程咬金,程咬金也的確是瓦崗寨的將領,但是它不是瓦崗寨的頭領啊,瓦崗寨的頭領一開始是翟讓,後來被李密奪了權。

但是翟讓在歷史上死的比較早,所以小說里把他和程知節的形象合二為一,塑造了一個程咬金的形象。

四, 一無是處的商紂王

商紂王從周朝開始就一直被當做是暴君,後來竟然被塑造成中國歷史上「暴君」的典型,但這個事情說實話還真不清楚。

首先商朝歷史太早了,史料記載極少,而且周朝打贏了仗自然會醜化失敗者(夏商周的三朝更替和日後的改朝換代性質不完全一樣,夏,商,周其實可以理解是不同的部落,改朝換代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爭奪老大的位置)。

後世因為政治需要,將各種罪行不斷加在了商紂王的身上(越到後面,所謂商紂王的罪行有記錄的竟然越多),這就有了現在的商紂王形象。

商紂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現在其實很難真的說清楚,不過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帝辛誅殺比乾等異己,建朝歌城,征伐東夷,開疆拓土……說明其絕不是一無是處,即使他是暴君,但其形象和後世想像的差別也應該極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四個最容易陷進去的歷史誤區,9成以上人都會搞錯的歷史知識
為什麼說他坑了皇帝?為了逆襲當宰輔,他鬧出了哪些笑話?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