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三次面臨國運生死抉擇時,這群窮得響叮噹的泥腿子扛起民族未來

中國三次面臨國運生死抉擇時,這群窮得響叮噹的泥腿子扛起民族未來

來源:戎評(rongping898)


1月21日,2019年春運大幕正式拉開。

這40年來,中國形成了一個世界唯一的奇景。40天里,無數中國人提著大包小包,背負沉重行囊,像候鳥一般來回遷徙。

他們從經濟發達的城市,返回經濟欠發達的家鄉。在短暫的休息與團聚後,就同家人告別,返回他們工作的地方。

在春運大軍里,有一群人是主力。他們衣著並不新潮,甚至看著很是陳舊;褲子也洗得發白,有些還能看到修修補補的針腳。

他們,是農民工。這是一個平凡的群體,卻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不少人,尤其是不少年輕人,打心底認為農民是卑微的。

但他們卻不知道,

中國農民,曾三次拯救中國



建國之初的經濟之苦

新中國剛成立時,是全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



不少人將其歸咎於蔣介石,是他敗走台灣時,將大陸的黃金儲備一卷而空。



這是事實的一部分,卻非全貌。國民黨當年敗的那麼慘,倒台跟雪崩一般,根子是在

經濟



1、法幣之「苦」


自1928年後的20年,國民黨先後換了3次財政部長。無論是宋子文、孔祥熙,還是王雲五,無論是法幣還是金圓券,都沒能治好國民黨的「經濟病」。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腐敗、權術是一套接著一套,搞起經濟來,則是日益糜爛。



1935年,國民黨發行法幣,統一幣制。1937年時,法幣發行總數是14億,1945年已經是5500多億。8年抗戰,法幣發行數額增加逾

392倍



貨幣的價值,要同社會總生產力對上才行。有錢買不到貨,和廢紙沒有區別。



1948年,金圓券發行前夕,市場中有604萬億元法幣,但

10億法幣只能兌換3400美元


2、物價之「高」



貨幣不穩,物價崩潰地更快。法幣發行的頭一個十年里,重慶物價上漲

1795倍

,上海更多,約達到

86000多倍



這是什麼概念?以委內瑞拉為例,其去年10月通脹率為830000% ,當地人吃一頓簡單的快餐,就得花上2000萬玻利瓦爾!



蔣介石在日記中曾提到:1948年2月底,每石米

300萬元

,6月10日漲到

700萬元

,而6月16日就成了

980萬元



物價漲到最後,去市場買一筐雞蛋,得提著比雞蛋筐大得多的一提錢去買。1948年7月,上海工人月薪超過百萬,卻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



3、金圓券之「罪」



至於金圓券,完全成了國民黨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從1948年8月開始發行,到1949年5月為止,金圓券發行量超過

56萬億

,收繳上來的黃金、白銀和外匯全被運到了台灣。



上世紀台灣之所以能是「四小龍」之一,根本原因在於老蔣把整個大陸的財富給搬空了。

國民黨和西方資本主義一樣,用巧取豪奪的手段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到了新中國成立時,蔣介石一手造就的「爛賬」,全扔到了我們手裡。國家財政入不敷出,赤字不斷擴大;各地通貨膨脹也十分嚴重,物價高得嚇人。



沒有外匯,沒有黃金,大陸的外貿基本斷絕。



可就在新中國財政最困難的時期,不少資本家和食腐鳥一樣,瞅著機會投機倒把。



1、投機金融



有的專門以倒賣金銀為業,操縱金銀黑市價一日三漲。



1949年,作為資產階級大本營的上海,自解放日到6月9日的

13天

里,黃金上漲

2.11倍

,銀元上漲

1.98倍



那時候,不少人私下交易還用的金條銀元。金銀價格上漲,就讓物價隨之上漲,漲幅在

2.7倍以上



解放初期,人民幣立足未穩。人為造成貴金屬和物價的浮動,對人民幣通貨地位和信譽造成嚴重衝擊。



在這個形勢下,資本家們甚至放出話來:「

解放軍進得了上海,人民幣進不了上海!



2、囤積居奇



此外,還有不少資本家盯上了

糧食

棉布

等生活必須品。



金、銀、物價都不穩定時,人為了保住自身利益,往往會用糧食和棉布等硬通貨代替貨幣,充當價值更加穩定的籌碼。



當時,「以貨易貨」在市場中很常見。不過,投機資本家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盯上了這些「硬通貨」。他們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想方設法搗亂市場。



從上海到南京,再到武漢、重慶,在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這10個月的時間裡,發生了

四次物價漲風



資本擾亂了經濟的兩條「腿」,一是貨幣,一是大宗商品貿易。



這些問題其實在國民黨執政期間就普遍存在,國民黨高官們大多是既得利益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說,有不少人都親自「下水」。




(陳雲坐鎮上海)

可對於我黨來說,這些事都是頭一回遇上。面對一個讓蔣介石垮台的「頑疾」,新中國手裡恰恰就有「良藥」。



建國初期,中國是一個農民人口占

88%

的傳統二元結構。新中國的財政赤字,也主要集中在

城市管理

上。



這12%的城市人口,需要大量財政支出,去維護警察治安、教育醫療、街道衛生和工商管理。但由於物價飛漲、貿易癱瘓、金融不穩等原因,

城市產出基本為零



1949年前後,為何我們農業收入能佔到總收入的68%?根本原因在於1947年時,我黨就開始搞土地按人均分的「均田制」,使佔總人口88%的農民恢復了小農經濟。




發展傳統小農經濟,只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人,二是地。農民有了土地,生產就不會拉下。



新中國成立前後,恰逢資本家們脫實向虛,把糧食、棉布等生活必需品囤積起來哄抬物價。



為了支援新中國渡過難關,是廣大的農民節衣縮食,儘可能多向國家交售農產品,讓社會主義國營經濟有了足夠的底氣,打倒投機資本。



新政權從農民那裡得到了大量的糧食、棉布等「硬通貨」供給,運到城市裡去平抑市場價格,迫使大批囤積居奇的私商破產。



經濟戰的彈藥是貨幣,在平抑物價的「戰爭中」,我黨也只能選擇增發貨幣。



貨幣作為交易工具,背後必須要有足夠的實體做支撐。

有錢卻買不到相應的貨,貨幣的信譽和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和蔣介石不同,新中國擁有廣大農民的支持,有強大的生產力做保障。我黨在平抑市場物價時,後方貨物供給沒出什麼簍子。



農民出售的農產品,吸納了近一半的超發貨幣。為了買地,他們還把這些毛票子儲存到銀行,而非再次進入市場流通。



這間接地幫助人民銀行吸儲回籠,新政權的財政赤字壓力得到極大地減少。



1950年4月之後,全國財政收支趨於平衡,財政赤字不再擴大,貨幣也不需要再增發。到了6月,在4萬萬農民的支持下,物價基本穩定,人民幣信譽得到確立。



新中國成立後只用不到1年時間,就完全渡過最初的財政危機,農民居功甚偉,功不可沒。



改革開放:農民是主力軍

在《

戎評|中國崛起的真正秘密:沒有他們的精心布局,就沒有今天的「換了人間」

》一文里,曾提到改革開放的先決條件。

但沒有提到的是:

改革開放里,農民是主力軍



改革開放的首要任務是什麼?就是引進外來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我們被封鎖了太長時間,生產水平和技術早就跟不上世界水平。只有先引進來,才能再走出去。



不過那時候,中國的外匯儲備幾乎為零。怎麼辦?借著中美關係好轉的東風,找西方舉債。畢竟黃金是戰略儲備,不到關鍵時刻動不得。



改革開放所需的第一筆啟動資金,名義上是引進來的「外資」,實質上是我們借的「外債」。



這筆外債規模一點都不小,1974年,新中國財政赤字超過百億規模。僅僅5年後,也就是1979年,這個數字突破了200億。



5年,財政赤字漲了一倍

。對於40年前脆弱的財政收入來說,這是一個看得見的危機。



1978年,按計劃規劃引進所需外匯180億美元,國內投資1300元億人民幣。但1977年,全國財政收入僅874億元人民幣,整個外匯出口僅僅只有76億美元。



入不敷出

」這個詞,是最貼切的形容,可見整個國家財政之脆弱。



但這些外債是「剛需」,主要有兩個用途。




(寶鋼1號爐,我國首座成套引進的高爐)

一是用於

大學恢復建設

,公派留學生、聘請國外教師、購買計算機和實驗設備,這些事情只能通過動用外債才能辦成。



二是國內搞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工程

,京津塘高速公路、大同到秦皇島的煤運鐵路和港口、大連石油輸送管道和港口、以及寶鋼等,都動用了大筆外債。



如此龐大的外債去哪了?全都壓在了財政赤字上。赤字壓力如此之大,可解決都是燃眉之急。壓力必須頂住,問題也必須解決。唯一的路子就是想方設法改變財政支出的結構。



改革開放那年,農民佔到總人口的

82%

以上,經濟還是城鄉二元結構。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發了一紙公文,成了關鍵鑰匙。《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肯定了包產到戶的社會主義性質。



真正意義上的大包干,是從這時才開始的,而這正是解決赤字的良方。



一方面大包干之後政府又不用管農民了,三農財政開支直線下降,一度低於

3%

,赤字壓力得到緩解;對於農民來說,每家每戶都分到了田地,自然沒有任何怨言。



另一方面,農民群體過剩的勞動力就地拉動鄉鎮企業發展,對於國內重工業和設備製造業的需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也就是拉動了改革開放最急迫的「內需」。



就拿紡織業來說,在那時候鄉鎮企業佔了

9成

在改革開放之初,受限於技術與設備,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是我們外貿的急先鋒,也是製造業的頂樑柱!



上世紀80年代,紡織業對GDP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

20%

,而大多數從業者,就是農民!



輕工業發展,離不開重工業的支持。鄉鎮企業成長了,它們的需求也就增加了。各大城市發展的重工業也被拉動,給推著往前走!



是農民通過產業鏈的形勢,形成了旺盛的內需,對我們重工業以及城市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1980年後,中國外匯儲備飛速增長。1981年底首次達到27億美元,1990年底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達到110.9億美元。



注意,

在那個時代,鄉鎮企業是緩解國家外債壓力的主力軍。

當時有85%以上的出口創匯,是來自農產品和以農業為原材料的加工品,這些可都是農民一毛一毛地攢下來的。



40年改革時期,頭10年增長內需拉動作用極為明顯,而鄉鎮企業同時還帶來了鄉村城鎮化。



鄉鎮企業的興起速度很快,到1988年的時候,全國上下共有1888萬個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4765億元。



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配套的基礎設施也得跟上。企業要充足的原料來生產,貨物也要及時運出去,這就讓公路、鐵路網進一步密集。

農民收入增加了,對生活也會提出理所應當的要求。水、電、網路到村到戶,是農民的需求拉動著建設。



我們都講的三駕馬車,請問內需駕轅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就是農民成了主力的那個80年代。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

我國的環境問題排在各國的最前面,以最大規模的污染為代價,讓工業產出和化學農業生產總量登頂,這真的是長久之道嗎?



前車之鑒有太多太多,不需要戎評再去列舉。而這些問題,我們在12年前就已經開始思考。



從2007年開始,我們就提出生態文明的包容性,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要以生態文明為指導推動戰略轉型,最主要強調的是自然多樣性與人類社會文化多樣性之間的有機整合。

但是,

任何戰略轉型的前提,是經濟

。2008年,外部環境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衝擊,一點都不小。

自90年代中期後,中國經濟增長就離不開外貿。尤其是2001年入世之後,是外貿讓中國經濟就此騰飛。

可2008年底,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其直接後果,是2009年的全球需求直線下降。緊接著2010年,歐債危機爆發,外部需求更少了。



這時候,我們產能過剩的問題就徹底暴露了。



當時我們全球的主要貿易夥伴,一是美國,二是歐洲。結果這兩邊經濟同時熄火,需求崩盤,讓我們的外需條件急劇減少。



外需急速下降,國際訂單迅速減少,但生產線不可能短時間內全給停下來。一時間,中國製造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一著不慎就會滿盤皆輸。80多年前的美國大蕭條,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此刻,農民第三次站了出來,再度拯救中國經濟。



2010年時,我們城市化率接近半成,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

49.68%



城市消費水平再怎麼提升,基礎消費水平擺在那裡,潛力不會太大。但佔據了另一半人口的農村,可是一個尚待開發的龐大市場。



如何開發這個大市場?「

家電下鄉

」是一次不錯的嘗試。



「家電下鄉」是從2007年底開始,在局部進行試點;2009年初,逐步向全國推廣。到了2010年,效果就顯露出來了。



2010年,全國家電銷售額近3000億元,以舊換新銷售累計3200萬台,救活了一眾中國家電廠商。

這兩年中國家電企業在國際上呼風喚雨,基礎就是那幾年打下的!也正是農民的消費能力,有力支持了內需增長。



類似還有同期的「汽車下鄉」政策,用不到兩年的執行時間,讓我們的汽車銷售量一舉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在這一場轉型中,農民是主力軍!但是,農民拉動的內需不能是曇花一現,也得是可持續的,這就得讓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怎麼做?

鄉村振興戰略



去年8月,中國出台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看清楚,這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有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換句話說,這將是未來的一項長期規劃項目。



每一項戰略,都是危機催生的。中美貿易戰尚未結束,逆全球化浪潮不斷蔓延,外部貿易環境積重難返。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中美談判結果會轉換成某些領域的讓步,無論外部環境再怎麼惡劣,我們都得練好內功,夯實基礎。



這個內功就是「內需」,基礎就是鄉村振興。



一方面,我們仍有超過4成人口在鄉村,市場規模龐大,潛力深厚。這就是一座寶山,可不能空守著。



另一方面,生態經濟中,鄉村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鄉村既能是第一產業,也可以發展第三產業。

生態旅遊、農家樂等產業,既可以拉動城市居民消費,也能夠提高農民收入。農民受益後,就可以持續拉動內需。

未來的中國經濟中,農業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未來的產業結構中,農村將成為新的一根支柱。



農村會越來越好,但我們仍需要著眼當下。



在中國,改革開放後湧現出全世界特有的一群人——農民工。



40年前,沿海地區建起了一片片電子廠。廠是誰來蓋的?農民工;廠里誰來工作?還是農民工。



同樣的場景也在山西煤礦上演,在全國各處工地上演。那時候的臟活累活,全經過農民工們的雙手,灑滿了他們的汗水。



但在城裡,農民工是最底層的人。衣著光鮮的城裡人很是嫌棄他們,直呼「鄉巴佬」,卻很少有人去思考,那些城裡人不願意做的工作,究竟交給了誰?農民!



改革開放至今的40年里,農民收入增加了,農民待遇增加了,但農民的社會地位,卻沒怎麼動過。



城市,農村,沒有城牆相隔,卻被人心隔開;


城裡人,農村人,同住一片土地,卻被人制定了高低。



看清楚,碗里的米是誰種的?農民!


想清楚,身上的衣是誰制的?農民!


弄清楚,城裡的樓是誰蓋的?農民!



阿Q說:「老祖宗也曾闊過」,但誰家的老祖宗不曾是農民!



中國人都是農民的子孫,沒有農民哪有今天的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GPS即將退役,美國籌備加入北斗?中國答應嗎?
為什麼世界各國都對5G虎視眈眈?看懂華為背後的隱形戰爭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