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把人發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是何身份?答案讓人震驚

清朝把人發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是何身份?答案讓人震驚

清朝喜歡分配犯人和家屬到黑龍江、吉林、新疆披甲為奴。寧古塔只是發配的眾多地方最出名的一個。披甲就是有兵籍的八旗軍,八旗男丁到了一定年齡就要挑甲當兵。當時的東北人煙稀少,加上外興安嶺超過200多萬平方公里。在黑龍江和吉林平均每平方公里才0.25-0.7人。這些人口主要都是八旗軍和那些發配過來的奴隸。在清朝時期就屬於重犯,因此當地披甲士兵就有看管和教訓這些人的任務。吃住極差,那是肯定的,一個普通邊防兵本身生活水平也很低。更加不可能給這些發配來的奴隸什麼像樣的待遇。

「披甲」和「帶甲」的意思是一樣的,籠統地說,也就是指身穿鎧甲的戰士。「帶甲」這個詞很早就有,如記載西周、春秋歷史的史書《國語》里就提到過,「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到了封建王朝的末期,出現了「披甲」這個詞取代了「帶甲」。「披甲」和「帶甲」的含義不同的地方是帶上了「階層」的色彩。清朝八旗制度下以旗統軍、以旗統民,所統之軍民並不是地位一致完全相等的,要分為旗丁、披甲人、包衣阿哈三個不同階層。旗丁是女真人,正規軍,國家供養;披甲人地位低於旗丁,來源不只是女真人,也有征戰中的降卒。包衣阿哈是地位最低的奴才。

在清朝民間有這樣一句話,寧可直接被砍掉頭,都不去寧古塔。在影視劇中也經常有這樣一個鏡頭,發往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大臣聽到這句話,都能直接昏過去。既然是發配犯人的地方,那肯定就是邊疆,歷朝歷代都會這樣做,只要不是必須死的罪,很多人都會被發配邊疆,其中官員較多。根據歷史學家研究,當地的環境並沒有清朝人想的那麼惡劣,只要你肯勞作,絕對是能換來過冬的必需品,只是清朝人口口相傳,大家才覺得此地很可怕,實則不然,畢竟清朝大詩人吳兆騫可是在寧古塔活了二十多年,依然很滋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宜杉愛美麗 的精彩文章:

故宮珍妃井,頭都塞不進去,慈禧怎麼把珍妃推下去的?答案簡單

TAG:宜杉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