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衛夫人

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衛夫人

衛鑠,別稱衛夫人,名鑠,字茂漪(公元27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是東晉著名女書法家。衛鑠為汝陰(今安徽阜陽)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鑠夫李矩亦善隸書。衛夫人家學淵源,其從祖衛覬、從伯衛瓘、從兄衛恆,都是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從伯衛瓘與索靖俱善草書,人稱「一台二妙」。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習書法,衛夫人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

《法書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云:「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她曾作詩論及草隸書體,又奉敕為朝廷寫《急就章》。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線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宋陳思《書小史》引唐人書評,說她的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應該不是過譽之詞。

衛夫人不但在書法藝術實踐上有突出成就,不讓鬚眉,而且在書法藝術理論方面也有重大建樹和比較全面深入的論述。她撰有《筆陣圖》一卷,全面深入地參考了有關的書法理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書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莫先乎用筆」。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衛夫人又提出,在學習和創作時,要注意選用筆、墨、紙、硯的品種和產地,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著重指出,執筆要有講究,不同書體應採用不同的執筆法,並加以具體分析,說:「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乎不齊,意後筆先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超出了單純論述執筆的範圍,而對書法藝術中的筆、意關係和書家修養等作出深刻的論述。

對書寫不同字體時的用筆,衛夫人亦有精闢論述,她認為用筆有六種方法,如篆書是「飄揚灑落」,章草為「兇險可畏」,八分書為「窈窕出入」,飛白書為「耿介特立」,倘能「每為一字,各象其形」,則「斯超妙矣,書道畢矣。」應該說,衛夫人關於用筆的論述,在今天也仍然有其可取之處,她實質上是就此提出了書法家把握不同字體書寫風格的問題。具體到筆划上,衛夫人針對七種不同筆劃的書寫,提出七條標準,衛夫人對七種基本筆劃的描述,形象生動,恰合關竅,實為初學書法者良好的入門途徑。

此外,衛夫人在《筆陣圖》中還提出初學書法,「先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等理論原則,也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在上述論述的基礎上,衛夫人概括她對書法藝術總體的認識,提出了「力筋」之說。她認為:「下筆點墨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這實質上是衛夫人畢生從事書法藝術實踐所得,代表了她對書法藝術理論總的認識,為後代書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徑,也成為中國書法理論中的重要內容和評判標準,對歷代書法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儘管衛夫人的《筆陣圖》參考和汲取了前人的某些論點,但衛夫人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創造,功不可沒。

魏晉時期的河東衛氏是一個著名的書法世家。衛夫人自小受家族影響,成為一個書法高手。後來又成為王羲之的書法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講,沒有衛夫人的啟蒙教育,也就沒有後來的書聖王羲之。除衛夫人是王羲之的書法啟蒙師以外,衛夫人還可能是王羲之的姨母。主要依據是鄭杓《衍極》和陶宗儀《書史會要》都說「衛與王世為中表」。王國棟所修《王氏宗譜》更在羲之之父王曠條下註明「配衛氏」。

衛夫人所嫁的江夏李氏,也是一個書法世家。衛夫人之子李充,李充的從兄李式、李廞等都有書名。尤其是李式,其書法成就在東晉初期已可同當時的書法權威王廙(yì羲之叔父)和庾翼媲美的程度。發展至唐代,江夏李氏竟出現了李邕那樣的書法大家。江夏李氏,東晉以前未見有以書法名世者。東晉以後李氏書法的興旺,當與衛夫人嫁李家有關。衛夫人雖然只比李式大2歲,但如果衛夫人18歲嫁與李家,那時李式只是一個16歲的少年,可以認為,正是由於衛夫人的傳授才使李家得以登上書法的高峰。張懷瓘《書斷》在介紹李式時說,李式「甚推其叔母(即衛夫人)」就是證明。古代好的書跡不易看到,筆法保密,不輕易傳人。一旦得到正確筆法和看到高水平的書作,就具備了成為名家的重要條件。衛夫人的啟蒙書教,不僅影響了王羲之(羲之還有一個蒙師,即叔父王廙),也造就了江夏李氏這一書法世家。功莫大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拒付文人 的精彩文章:

文徵明《傍市柴門七律詩》
天下第二行書

TAG:拒付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