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話腫瘤】專欄,逢周五推送!內容涉及眾多腫瘤防治知識,實用、權威!敬請關注!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醫學指導/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癌症姑息治療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CSCO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 林麗珠教授

文/陳壯忠

@

一、猴頭菇母雞湯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材料:小母雞 1 只,猴頭菇 60 克,干制淮山 20 克,蜜棗 15 克,食鹽適量。

做法:猴頭菇浸泡,洗凈切開;淮山、蜜棗浸泡,洗凈。老母雞清洗乾淨,斬成大塊,焯水待用。鍋內注入適量清水,煮沸後放入 全部材料,猛火煮沸後改小火燉煮 3 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益脾胃,解毒抗癌。

適應證:適用於症見正氣不足、食慾減退者。

@

二、百花石斛老鴨湯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材料:水鴨半隻 (約 450 克),百合 75 克,鮮石斛 30 克, 花膠 50~100 克,精鹽適量。

做法:花膠浸泡過夜,將鴨子剁塊,石斛洗凈備用,百合逐片 掰開,用冷水洗凈。鍋內加清水燒開,下入鴨肉塊用大火繼續燒開, 焯去浮沫。另取一鍋,倒入清湯,加百合片、鮮石斛與鴨肉一起煲至熟爛,加適量精鹽以調味。

功效:本品有養陰補中、潤肺化痰的功效。

適應證:適用於熬夜後出現口乾咽燥、口渴喜飲等症者。

@

三、金皮排骨湯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材料:雞內金 10 克,陳皮 10 克,排骨 250 克,玉米2小塊,大棗3顆。

做法:雞內金、陳皮冷水泡 30 分鐘,洗凈備用,排骨洗去血水,倒入適量溫開水燙洗。玉米切斷洗凈備用。將雞內金、陳皮、玉米、大棗和排骨放進燉盅,下適量水。將燉盅放入高壓鍋裡面,加適量水,蓋上鍋蓋,大火煮至水開(高壓鍋鳴響),然後轉小火燜 20 分鐘即可關火,食肉飲湯。

功效:本方有健胃力氣的功效。

適應證:適用於食欲不振、腹脹腹痛、排氣排便困難者。

@

四、人蔘豬肚湯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材料:人蔘 15 克,炙甘草10 克,大棗 5 枚,枸杞6克,生薑 15 克,豬肚1隻 (約 500 克),蔥 10 克。

做法:將人蔘、炙甘草、大棗洗凈,裝入紗布袋內,生薑切片,蔥切段,豬肚洗凈。將紗布袋裝入豬肚內,用繩紮緊口,放入燉鍋內,加入清水,放入生薑、枸杞,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 50 分鐘,加入鹽、蔥、料酒攪勻。將豬肚撈起,除去藥包,並將其切成長條, 再放入鍋內燒沸即成。每日 1 次,每次吃豬肚 50 ~ 100 克,喝湯。

功效:該湯具有健脾益氣、降逆止嘔的功效。

適應證:適用於神疲乏力、形體虛弱、畏寒怕冷、嘔吐清水、咳痰色白量多、腹脹腹痛、食慾不佳、大便完谷不化等癥狀者。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專家簡介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林麗珠,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腫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長期致力於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出診時間及地點:周一下午、周三、周四上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南樓4樓嶺南名醫診室。

作者簡介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陳壯忠,主治醫師,師從林麗珠教授,廣東省醫學會醫學科普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擅長肺癌、肝癌、結直腸癌、鼻咽癌等常見腫瘤及疑難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與防治,重視腫瘤患者及家屬的調護。

出診時間及地點:周五下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大樓4樓腫瘤科門診2診室。

溫馨提醒

請關注下方「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或「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公眾號。關注後進入頁面菜單欄「就診助手」或「門診服務」,搜索「醫生姓名」即可挂號。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覺得不錯,請點贊↓↓↓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話腫瘤」過年吃好、喝好,就來幾款養胃益氣的湯水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微新聞」省衛健委到我院召開援迦納醫療隊家屬春節慰問座談會
鄧老,一路走好!您的最後一筆黨費已交了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