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

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

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

眾生賢愚,皆因其心力所注之不同而有異,因分別而遂有賢愚,其實則皆同此本體智慧,為妄情顛倒所覆,不能顯見。如目有翳,如手成殘,不能起作用,其可能性則勿失也。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

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茲引《華嚴經·出現品》文,以釋其義,經文大意雲,譬如有大 經卷,量如三千世界之大,經中書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此大經卷,雖如此之大,乃全住在一微塵中,不但一微塵如是,乃一切無量微塵,一一皆如是。於是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中,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眾生得益。此譬如如來有清凈智眼,普觀一切眾生而作是言, 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足如來智慧,而卻愚痴迷惑,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於自身中,得見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利益安樂 云云。

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

釋之曰:大千經卷者,如來智慧也,在一切微塵中者,即在一切眾生心中也,一切微塵皆如是者,即一切眾生皆具廣大智慧。然眾生雖有如是智慧,因妄情所覆,不能內照,譬如大金藏,空埋地中,不因天眼人指示,何能發現。故人必須聞經教之理,了知人人心中,有廣大智慧,思所以啟發之,得無上至寶,利濟無窮,徒以不知為可惜耳。如知此義,則對一切眾生,無尊卑貴賤高下諸分別,平等智光,自然顯露矣。

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臘月三十就這麼解脫
不可有依賴性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