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40噸的瀘定橋,十三條鐵鏈連接12164個鐵環,古代是如何架起來的

40噸的瀘定橋,十三條鐵鏈連接12164個鐵環,古代是如何架起來的

150多年前,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在這裡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畫面,石達開帶領3萬將士在這裡浴血奮戰,苦苦支撐了一月有餘卻始終沒能渡河,最後遭遇清軍的殘殺,全軍覆沒。1935年,紅軍抵達大渡河,前有天塹,後有追兵,此時能否渡過大渡河也成了問題,紅軍和石達開部隊一樣,都是遇到5月的汛期,洪水衝擊,他們唯有強佔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才能順利通過。

原來大渡河上只有一座鐵索橋,也就是瀘定橋,瀘定橋是連接康巴藏區與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咽喉要道,紅軍抵達瀘定橋時,橋上的木板已經全部被拆卸,他們只能自己帶著木板一邊戰鬥一邊過橋,他們經過幾個小時的廝殺,最終成功通過瀘定橋,「飛奪瀘定橋」也被載入史冊,更重要的是瀘定橋也因此聲名大噪,如今很多人也慕名前來。

瀘定橋,又名鐵鎖橋,現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的大渡河上面。它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年)建成,全長有103米,寬有3米,13根鐵鏈固定,共12164個鐵環,重有40餘噸。它是古代橋樑建築傑出的作品,也是我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渡河河水湍急,四周也比較陡峭,對於這樣的形式,古代的人們是怎樣把瀘定橋架上去的呢?

關於怎麼建這座橋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如怎麼把鐵鏈牽引到江的對面。當時,為了解決這一件事,好多能工巧匠聚集到一起,商量討論著怎麼把這個問題克服過去。商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最終決定採用索渡的方法把鐵鏈穿到江的對面,也就是把粗的竹索繫到對岸,然後在每個竹索上又穿上短的竹筒,這樣一步步把鐵鏈穿到江的對面。短短一年時間。瀘定橋便完工了,可見其速度之快,並且古人能夠在如此湍急的大渡河上建好一座橋,可見其古人的智慧之大。

那麼這座瀘定橋究竟是如何建成的呢?

瀘定橋全長一百米左右,寬度是三米,整座橋是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組成,在橋的兩邊各有兩根鐵鏈作為扶手,橋面的底部是由9根鐵鎖鏈作為主體,支撐人們的行走。

《瀘定縣誌》中記載,瀘定橋於公元1700年修建,當時的四川提督在巡視大渡河時發現,這一帶水患頻發,商旅行人往來不便,偶一失足便形影俱無,需要造橋樑,以此通過山川,惠民生、定邊陲。因此他上表朝廷,在此修建橋樑溝通東西兩邊。

康熙聽聞後,派人親自前去修建橋樑,耗時一年多才修建完成,為了慶祝這座鐵索橋修建成功,瀘水平定,康熙御賜橋名為「瀘定橋」,後來這裡也改成了瀘定縣(並非是因為有瀘定縣才叫瀘定橋)。

瀘定橋的選址也體現了古人的智慧,據專家表示,大渡河有兩處地方適合建橋,但是古人並未放在這兩處,一是因為兩邊都是花崗石基岩,雖說有花崗石基岩更好,但是下面沒有寬闊的建橋基地,水流洶湧澎湃;二是兩邊地勢陡峭,沒有適合居住的地方,不容易疏散兩邊的百姓,人們過了橋,沒有快速疏散的道路,更沒有適合馬車通行的地方。

最後才選在了如今這個地方,橋的另一面是花崗石基岩,非常適合建築橋樑,另一面則是稀疏的泥沙,只有一面符合打樁,那麼古人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古人在有花崗石基岩的一邊打了兩個長達八九米的鐵柱,鐵柱頭戴鐵帽,威武的龍仗中鐵索纏繞,他們將這兩根鐵柱成為「將軍柱」,也是瀘定橋的「定橋神針」。

將軍柱上的兩條鐵鏈分別扎入地下的地龍樁,也就是說橋上的重量幾乎全靠這兩個將軍柱支撐,這樣也就解決了另外一邊地基鬆動的問題,這種原理也簡單,因為所有的受理點都在將軍柱上,所以非常穩定。

另外這幾根鐵鏈扎入地龍樁之後,上面鋪上花崗岩條石,防止鬆動,這樣橋的兩端算是完成了,另外一面也類似。

石達開渡的是大渡河,不是瀘定橋

首先在清朝的時候,石達開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瀘定橋。

在當時,石達開選擇渡過河的位置並不是瀘定橋,而是距離瀘定橋還有一段距離的一個渡口,我們也可以將其稱之為碼頭,石達開就是在那個地方選擇坐船渡河的。

石達開選擇在那個渡口坐船過河,其實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從這裡過河他只需要考慮造出船隻渡過河對面就行了。

因為當時他來的緊急,大渡河對岸的清朝軍隊還沒來得及趕到河對岸設下防守,因此從這個地方過河,才是對他來說最好的選擇。

而如果他選擇從瀘定橋過河的話,那其中就會生出許多的波折。

在當時,石達開和瀘定橋之間其實還阻隔著一條很寬闊的河流。

這條河流阻隔了石達開前往瀘定橋的道路,如果石達開選擇通過瀘定橋過河的話,那他就得先製造出船隻渡過這條寬闊的河流,這樣才能去到跟他們同在一個方向的瀘定橋口。

而在渡過這條河流後,可能當地的清軍隊已經趕到了瀘定橋的對岸,早早拆掉了瀘定橋上的木板,或者嚴兵守在了瀘定橋對岸的出口。

這種風險對石達開來說是不必要的,因此,他就選擇了直接坐船渡過到對岸。

那時候渡口中沒有足夠的船隻供應石達開把軍隊移往對岸,所以他就下令就地製造出了一些木船,準備乘坐這些自己製造的船隻過河,不過在他們幾次打算過河的時候,大自然的變幻莫測卻摧毀掉了他的最後希望。

接下來大渡河水訊猛然暴漲了起來,水位開始極度上升,河水的流速開始變得極度的湍急,正是在這突然變得湍急的河水阻撓下,石達開的部隊最終在南岸被清朝軍隊給葬滅了。

從這件事情的詳細經過,我們可以看出石達開真的和瀘定橋沒有什麼關聯。

但是瀘定橋為何要用鐵鏈建造,而不是建造木橋或者石拱橋?

顯然石拱橋和木橋都不行,因為這裡地質的問題,石拱橋一旦發生地震,很有可能就斷裂,而木橋更本就受不了大渡河水的常年衝擊,最終才選擇了鐵索建橋。

據《瀘定縣誌》聚在,因為瀘定縣地區沒有鐵礦資源,需要從數百里之外運到瀘定縣,鐵匠門夜以繼日的打造鐵環鐵柱,歷時一年才完成了生鐵的鑄造,13根長達百米的鐵索全部由12164個鐵環環環相扣所組成,重達40多噸,那麼這些又重又粗的鐵鏈又是怎麼架起來的呢?

一開始是打算利用船隻引渡,不過船隻在水流急端的水面上根本停不穩,這種方法也行不通,後來古人們先將大竹索固定在兩邊,然後在竹索上安裝小竹筒,引鐵索到筒內,最後拉動竹筒將鐵鏈給運到對岸,這才將鐵鏈架在大渡河的兩邊。

瀘定橋是我軍渡河的其中之一個選擇

接下來我們再講一下近代史中與瀘定橋有關的歷史事件。

當年我軍在渡過大渡河時,並不是所有軍隊都是選擇從瀘定橋奔赴到大渡河對岸的。

在當時,其實有一部分部隊選擇了和當年石達開一樣的渡河方案,那就是選擇在瀘定橋附近的渡口乘坐船隻抵達對岸。

因為船隻實在不夠的原因,所以當時就下令讓剩餘的軍隊前往瀘定橋位置,讓他們通過瀘定橋過河。

這時候與石達開時期又有所不同,此時他們和瀘定橋之間再無河流阻隔,在當年的河水早已枯竭之後,他們很輕易地就來到了瀘定橋的橋口。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很清楚,在經歷了一番戰鬥後,勇士們拿下了瀘定橋,在這些勇士的掩護下,我軍成功通過了瀘定橋。

在這個歷史事件中,人們經常誤以為我軍是全部通過瀘定橋抵達對岸的,但實際上並不是,當時我軍只有一部分選擇了通過瀘定橋過河。那麼瀘定橋上的鐵索為何又不會生鏽?

一直到至今,瀘定橋都未曾生過銹。

至於為何如此,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工匠們當年鑄造的嚴謹。

第二個原因就是最為至關重要的維護,當地人每隔三個月就會對這些鐵索進行一定的維護,防止鐵索生鏽。

第三個原因就是當地特殊的天氣,不僅僅是鐵索橋上的鐵索,當地居民們家中的各種鐵器,也是很少會生鏽的。

瀘定橋鐵鏈的過河方法

這1萬多鐵環在打造出來後,人們一共把它們組合成了13根粗長的鐵鏈。

如果要說到古人是如何把這13根鐵鏈銜接在大渡河河流兩岸的,我們就得說到古人的智慧了。

首先以這些鐵鏈的沉重重量,當時甩是根本不可能把這些鐵鏈甩到河流對岸的,如果用船拖著這些鐵鏈的話,它們沉重的重量也會造成巨大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艱難的問題,當時人們就想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首先用普通的繩索連接兩方,在船隻的帶動下,這些重量很輕的繩索可以輕易被帶到對岸。

接下來人們會在這些繩索中套上一些竹筒,使這些繩索不會太過於柔軟,讓繩索擁有一些筆直度。

然後鑄造鐵鏈那邊的人們需要把鐵鏈纏上這些套上了竹筒的繩索上,一切準備好之後,對岸的人就可以通過轉盤轉動早已經連接在對岸的繩索,把這些鐵鏈給緩緩地拉到對岸去了。

正是通過這種複雜而又省力的方法,古人才能在那種條件艱難的情況下,建造好了至今仍舊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瀘定橋。

所以說這就是古人架設瀘定橋的方法,人的智慧一直是無窮的,古代科技雖然不如現在,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智慧不及現代,通過金字塔以及各種古代的案例,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出這裡面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給自己一刀 的精彩文章:

TAG:給自己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