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滅亡之後,國庫的錢哪裡去了?祖輩拿走發財,子孫成明星

清朝滅亡之後,國庫的錢哪裡去了?祖輩拿走發財,子孫成明星

中國有一句俗語是破船還有三分釘,也就是說一個富裕的團體哪怕再落魄,他也會比窮人富裕很多,而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最富裕的團體莫過於大清朝。

國內財富最多的地方則是大清朝的國庫,然而在清朝滅亡的時候,清朝的國庫中只發現了十個銀元,那麼清朝的國庫中到底有多少錢?這些錢又最終到了哪裡?

清朝時期國庫最為富裕的是雍正時期,雍正上台,開始大規模整治貪官污吏,只要是貪污腐敗的官員最終都被雍正皇帝治罪,而那些被貪污的錢財則全部都沖歸國庫。

於是在雍正時期清朝的國庫達到最充盈的狀態,由原來的600萬增加到8000萬,是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國庫數量之最多。雍正皇帝一生不喜奢華,為人勤儉節約,在雍正期間國庫錢財的數量只增不減,而這最大的受益者則是雍正的兒子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登基以後,由於國庫充盈他多次下江南,每一次下江南的成本都十分高,乃至於乾隆在死後禁止自己的孩子們下江南。雖然乾隆多次下江南,並未動搖國本,清朝仍然是世界之強國,可見國庫之充盈。

此外,和珅是大清朝第一貪官,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和珅手中的財富富可敵國,然而雖然前期乾隆並沒有處置和珅,但是最後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將和珅繩之以法。

並且將和珅所有的財富都充歸國庫,那時國庫亦是十分充盈。然而八國聯軍侵華,進入大清朝的國庫後僅發現十個銀元,在此期間國庫中的錢都去哪裡了?說出來你都不信。

清朝末年,皇族喜奢華,官員們腐敗無能卻極其喜歡揮霍,光是皇族修建圓明園就耗資不少,而以慈禧太后為主的清政府的首領,不懂政治只懂享受。

光是慈禧舉辦一次生日宴會就能夠用掉國庫三分之一之錢財,官員又貪污腐敗,理應進入國庫的賦稅最終會被官員苛扣,故而在清朝末年國庫的錢財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態。

除了清朝皇族方面的原因以外,國內的暴動以及外來的侵略者也是導致國庫錢財數量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國在中國銷售鴉片導致大量白銀外流。

林則徐虎門銷煙引起英國不滿,於是與英國進行戰爭,此後外國侵略者看清政府好欺負,又多次與清政府進行戰爭,清政府在軍事花銷很大,而這些花銷都源自於國庫。

清朝末年與外國侵略者進行戰爭,屢戰屢敗,戰爭失敗後進行各種割地賠款,國庫中的大量白銀再次外流。由於列強侵犯需要割地賠款,導致國庫壓力巨大。

於是清政府的官員對民眾徵收苛稅,賦稅過重導致國內民不聊生,於是在清朝末年國內爆發了幾場農民起義,清政府在鎮壓農民起義時還求助外國軍隊,這又是一筆極大花銷。

長此以往,清政府國庫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大量的國家蛀蟲在清政府已經出現財政赤字的情況下依舊盡情揮霍,到清政府滅亡的時候國庫早就空虛,能夠發現十個銀元已經是實屬不易。

國庫的銀元雖然空了,但並不是代表沒有錢了,只是當時那些人沒有發現而已,國庫裡面還有大量的稀世珍寶,比如滿清貴族的後人,現在的大明星,那些人的祖父輩就曾經是大清的要員,據悉,曾拿走不少古玩寶貝,並以此發了家,成了富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書記載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邊境地帶挖大量坑,是幹什麼用的?真相驚動中央
這間工廠,曾為中國賺2500億,如今倒閉,卻無人過問

TAG:史書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