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豬年說豬:少吃豬肉,拯救地球?豬對中華民族到底有多重要?

豬年說豬:少吃豬肉,拯救地球?豬對中華民族到底有多重要?



對豬的歧視,其實就是一種飲食文化的歧視。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

朗博


探究東西文化,洞察差異化的世界




今年是豬年。

今天

(2月7日)

又是正月初三,也是「豬日」。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 ,富有吉利

在十二生肖中,豬的地位真是尷尬。

不信,讓你說個帶「豬」的成語,能說出來嗎?

可是其他生肖的成語,誰都可以說出一堆。

正是豬太平常了,所以在中國主流文化中,絲毫沒有什麼地位。

但是,豬對中國人來說太重要,沒有一種牲畜能與它相對!


無豬不成家



春節,對中國人的意義就是回「家」團聚。

而「家」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看看甲骨文的「家」字。



屋裡有豬才成「家」。


在華夏文明萌芽階段,我們的先民蓋的房子,分上下兩層,上面住人,下做豬圈。

當時有「豬」的地方,也住著人,人與豬共同組成了「家」。

可以說,

豬的飼養,標誌著我們中華農業文明的開始。

我們的先民一開始過著採集漁獵的生活,為了尋找食物,一直居無定所。

但進入農耕文明以後,先民靠種農作物為生,定居下來,人類社會已具雛形。

糧食問題解決了,但吃肉怎麼辦,總不能再靠打獵了吧。

所以,養殖業也相應地發展起來了,豬就成了中國人最早馴化飼養的動物。

豬的飼養,是人類社會定居生活的標誌。



豬肉是提供穩定的蛋白質和脂肪的來源,也是古人幸福生活的標誌之一。

在華夏文明形成初期,豬絕對具有崇高地位。

在《山海經》中的「北次山經」中,46個山,其中有26個山的山民崇拜豬。

按著民俗,正月初三就是「豬日」,也稱亥日,古人云「山中亥日稱人君者」,就是把豬當成「人君」,豬成了人上之人。

中國龍最早雛形就是「玉豬龍」。



紅山文化中出土的中華第一龍,豬頭蛇身

豬在中國文明萌芽階段,具有很高的地位。

但是,豬的地位到後來淪落了。

豬的淪落



隨著歷史發展,豬的地位越來越低。

原因就是:豬對老百姓來說太重要了。

明朝李時珍說:「豬為天下畜」。

在中國古代,各種農書對於養豬的研究最多,遠遠超過別的動物和牲畜。



東漢的陶豬圈,反映當時豬飼養已經成規模

從最早期農書兩漢的《記勝之出》,到北魏農學的《齊民要術》;從元代三部農書

(《農桑輯要》《農書》《農桑衣食攝要》)

,再到明代《農政全書》,都有養豬的經驗總結。

隨著三千年的養豬技術發展,豬成為古代農業社會最主要的肉食來源。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

老人們對過年的回憶,就是那香噴噴的豬肉。

每逢過節過年,婚喪嫁娶,都要殺豬,改善生活。

美美地吃一頓豬肉,頓時感到生活的無限美好。

當然,能殺豬的人家,往往都是富裕的。一頓吃不完,就把豬肉做成火腿、臘肉、腌肉保存起來。

所以,豬,就成了古代農業社會家庭的財富象徵。

在過去,對於草根來說,吃頓豬肉便是美好的生活。

豬就和「家」「年」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為中國百姓最淳樸的記憶。

可對於貴族士大夫來說,豬肉只是百姓的尋常之物,吃豬肉怎麼能顯示自己的尊貴的地位,和優越的生活呢?

所以,

豬肉在中國古代主流文化中備受歧視,難登大雅之堂。

別說豬的成語,就是關於豬的寓言,描寫豬的詩句,也是寥寥無幾。

受到上層主流文化的影響,在下層民間文化中,對豬也是充滿藐視。

「豬」也成了罵人的代名詞,什麼豬朋狗友,豬狗不如。

好不容易有個豬八戒的藝術形象,也成了好吃懶做的代表。

除此之外,再無一個好詞,也無一個好的文化形象。

自古以來,底層百姓歷來被輕視,所以豬也因此受到牽連,於是就被忽視,甚至歧視了。

與其說這是豬的悲哀,不如說是草根的悲哀。

豬肉價格驚動世界



因為豬關係了中國百姓的民生,所以豬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

現在,中國每年消費5億頭豬,佔全球豬肉消費量近一半。

中國的豬肉就成了全球經濟的風向標。

豬肉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CPI。

CPI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高低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簡單來說,如果CPI提高了,就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按老百姓的話就是錢不值錢。

對CPI影響最大的就是食品類。

2018年,中國豬肉價格占食品類CPI比重為13.82%,高於糧食,蔬菜、水果的比重。

而糧食、蔬菜、水果底下包括很多類,CPI環比波動不會很大。

例如,糧食價格受水稻、小麥、玉米等多種價格影響,有高有低,價格基本平穩。

但是,豬肉價格的波動就直接影響CPI。 如果豬肉價格每上漲1%,CPI環比增長0.031%。

豬肉還關係到了運輸、流通、儲存等相關產業,豬肉的價格會對我國經濟產生連鎖影響。

除此之外,養豬還需要大量的玉米大豆作為飼料,這對中國和世界大豆和玉米的價格也產生巨大影響。

毫不誇張地說,對經濟形勢影響最大的除了股市,就是豬肉了。

豬肉直接關係到了中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社會經濟的發展,其實就是由中國億萬老百姓的需求決定的。

所以,豬影響著中國經濟,也影響世界經濟。

這就是中國民眾的力量!

豬肉中的歧視



豬年伊始,國外媒體便發出不和諧的聲音。


把地球變暖,歸罪於中國人吃豬肉上面,實在可笑。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上發表研究報告,牛肉產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嚴重,與牛肉相比,豬肉、禽類、蛋類和乳品產業對環境的影響則小得多。

牛肉生產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是雞肉或豬肉的5倍,甚於汽車。

只允許歐美人吃牛肉,不允許中國人吃豬肉?

還有網路的言論,說吃豬肉不健康,豬肉的膽固醇含量高過牛、羊。

實際上,《中國食物成分表》明確地指出幾種肉類的膽固醇的含量:羊肉92毫克,牛肉84毫克,豬肉80毫克。

對豬的歧視,其實就是一種飲食文化的歧視。

這種歧視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但無論,歷史文化,還是經濟生活,豬對中國老百姓真的很重要。

豬,體現著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輝煌。

豬也成了民間幸福美滿生活的象徵。

在這裡,祝屬豬的朋友,豬年吉祥!

◇ 

責任編輯:華妹 微信(misshua2017)

世界華人周刊出品


回復 

晚安

 送你一句晚安心語

 —





發現中華之美,為華人發聲



提供有廣度的知識,有溫度的立場和有深度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聖誕節,英國紳士為流浪漢訂了一間房,之後的反轉感動了整個國家
姨媽巾竟成了吸毒者爭搶的香餑餑?知道真相的我不想喝水了......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