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流浪地球》能完成春節檔票房的逆襲?關鍵在於它的細節!

為什麼《流浪地球》能完成春節檔票房的逆襲?關鍵在於它的細節!

買了好幾天的票,終於在今天看完了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如果讓我給這部電影一個評價的話。那就是看完後,到現在心情還不能平息,說不出來的激動,說不出來的傷感……

(以下涉及輕微劇透,介意的可以撤了)

這部電影主線是地球要逃離太陽系,以及在逃離的過程中遇到了土星的引力危機,最後一個中國小分隊成功拯救了整個地球。

隱線則是劉啟他們一家了,講述了他從誤解老爸,到最後理解老爸的過程。

看過那麼多部科幻電影,這也是唯一一部讓楊角風多次落淚的科幻電影,倒不是在於它這個故事講得有多好,也不是在於這部電影的特效有多震撼,而是它真的是在用心做一部具備中國元素的電影。

相信看慣了好萊塢科幻大片的我們,如果裡面出現一句中國話,或者幾個象徵中國的畫面,就感到親切萬分,那麼這部片就正好實現了逆轉。

其實《流浪地球》一開篇就把人看哭了,當地球發動機開啟,慢慢駛離太陽的時候,畫面越拉越大,雙眼立馬模糊了,不知道為什麼讓人覺得非常捨不得太陽,非常非常捨不得……或許這就是中國人的家鄉情懷吧!

別的就不多說了,本想寫篇像樣點的劇評,後來發現,根本寫不出來那種感覺,或許是只刷了一遍的原因吧。講一下細節吧,大家都能看到的就不提了,提幾個需要稍微轉一下彎才能理解的細節:

1,劉啟的父親劉培強上空間站之後,劉啟說這些年,根本就看不到父親的星星,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看整個劇情的設計,地球停轉之後,面向太陽的那一面是白天,也是一萬台發動機布置的一面。這一面是極晝,即使是極晝的條件,流浪地球發動機啟動後的十幾年,該面溫度也已經降到了零下七八十度。

在這種極晝的情況下,北京根本看不到太陽,而不是因為霧霾。

同時,看地球儀,按照這個理論,杭州一號發動機在赤道以北,也就說明整個地球發動機基本裝在了北半球,而北半球的陸地面積最大,適合安裝發動機。

劉培強每天都畫土星的圈,當他發現土星沒有出現在圈裡時,知道了空間站脫離了軌道。

2、劇中劉啟的姥爺韓子昂,其實是90後,是99年出生的。

他使用觸屏手機,玩類似於抖音的軟體,劇中有一段配樂是《海草海草》,還收藏有vr眼鏡,以及日本小片……

當地震發生的時候,那個給他們開門的獄警就是戴著眼鏡,提著褲子來給開的門。

額外提一下,當時韓子昂給獄警送禮時,第一個物品是蚯蚓干,估計這是地下城人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畢竟蔬菜或者牛羊肉非常珍貴。而且他經過上海的時候,提到了一句,以前人們都爭一個叫「錢」的東西,則說明現在應該是配給制,蚯蚓干是常規配品。

韓子昂死去的地方是上海中心大廈,而回憶的畫面中有一個他當建築工的鏡頭,結合這些信息猜測,這座大廈的建造應該有他的功勞。因為這座大廈是2016年竣工,那時候的韓子昂正好是18歲。最後摘掉帽子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微笑著凍上了……

3、幾個類似於彩蛋的東西:

一個美國運載車蓋著美國國旗,這是美國的文化,寓意是有人去世了。

每個人的身份是根據衣服的顏色決定的,比如劉啟穿著紅色的衣服為運輸車司機,白色衣服的為技術人員,黑色的為軍人,其他的應該是平民了。

韓朵朵上學的時候,窗戶外面的陽光和花草樹木都是顯示屏顯示出來的。

地震的時候,有個老大爺剛剛胡了一把十三幺,結果樂極生悲,房子塌了。

為什麼全球只剩35億人,就是因為每座發動機下面的地下城只能裝35萬人,這是救援隊長在杭州地下城陷落時說的,而全球總共約10000座發動機。

最後鏡頭的救援隊趕來的順序,就是當年汶川地震先後順序趕來的救援隊。

劉培強開著空間站撞火的時候,說的是「前進三」,這是讓眾多「三體」粉流淚的畫面。映射《三體》中解釋的「前進四」說明該速度已經是最快速度了。

地下城正好是過中國年,裡面有很多的中國元素,比如串店,比如舞獅,捏糖人等等,中間還有一顆大樹,則解釋了地下也有植物,有充足的氧氣供應。

4、幾個被剪輯後顯得不倫不類的鏡頭:

據說該電影上映時被減掉了差不多三十多分鐘,所以有一些細節鏡頭給大家錯愕的感覺:

比如他們去救援為什麼要帶著槍,還有一部加特林?最牛電腦技術員李一一為什麼見到他們首先想的是要殺人?

其實李一一他們這支救援隊是遇到了反叛軍,關於反叛軍的報道在地下城牆上貼的有報紙上有說。

劇中還有一個畫面,就是空中有一個類似於流星的巨大天體飛走了,其實那是月球,因為礙事,被裝上發動機移走了。

醫療兵周倩為什麼要打爆那顆火石的原因是要給火石供電,而有一位隊員因為防護服沒電死掉了,而路邊凍死的俄羅斯隊員也是這個原因死亡。而隊長說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白死了的原因是,他們就在杭州的地下城。

最後劉啟為什麼沒被凍死呢?

其實這段也比較突兀,我覺得應該是那個混血跳下來了,使用了類似於他們掉下來時的裝備。用一個球包住了幾個人,最後劉啟也只是凍傷了半邊臉。

當然,劇中還有好多細節值得挖掘,楊角風暫時只能看到這一些,待多刷幾次,再上更完整的細節。

網上也有一些人對這部影片大貶特貶,當然,它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想說的是,即使放到好萊塢大片中對比,這部影片也得排到前列。

相對於美國的個人主義,這部片並不是網上評價的個人主義,這是全世界人民一起奮鬥的結果。

比如所謂的飽和式救援,面對5000台發動機,派出了70000台火石,更是有41萬人參與了救援,本以為最後的發動機是這個小隊點燃的,其實是前面的小隊。

比如有人吐槽是一個小孩子臨時的想法才想起的點燃土星大氣層,其實劇中也說了,這個方案之前已經有人提出過,不過大家選擇的是更保險的做法,畢竟空間站如果完蛋了,整個人類都完蛋了,並不是大家沒有想到。

即使最後的發射階段,也是同時有三座發動機同時發射,並不是一台,這也說明全人類都在努力。

對比很多好萊塢電影,一個人拯救世界,還是有很多進步的。

不管怎麼說,這部科幻電影刷新了楊角風對國產科幻電影的觀念,相信中國以後還會拍出更多高水平的科幻電影。

喜歡的朋友可以到電影院觀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中孫嘉誠求雨為什麼能成功?這早在他意料之中而非巧合!
大明王朝中太監李玄那一晚到底跟芸娘做了什麼,為什麼甘願赴死?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