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節餐桌上剩下的硬菜要如何保存?

春節餐桌上剩下的硬菜要如何保存?

春節餐桌上剩下的硬菜要如何保存??大年初四啦,大家看一看自己的餐桌有沒有大年三十剩下的飯菜呢? 宜生家梅菜扣肉這道菜,從大年三十起直到初七上班,依然會擺放在餐桌。母親說要有吃有餘,所以年夜飯會做很多硬菜,整個春節,有會有年三十的大菜上桌。如何健康營養地保存好這些飯菜?有必要了解一下

剩飯剩菜有啥潛在的壞處?

細菌滋生

營養豐富的剩飯剩菜是細菌媽媽們繁衍後代的最佳場所,加上適宜的室溫,充足的氧氣,短短的幾個小時,就能達到致病的劑量。他們分泌的毒素也是可怕的毒藥,最常見的如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這些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危險。因此,剩飯剩菜一定要存放得當,再次食用時殺菌要徹底,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


春節餐桌上剩下的硬菜要如何保存??營養成分流失

食物在存放和反覆烹調加工的過程中,會流失大量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反覆加熱的主食,會有澱粉由「糊化」到 「老化」的過程,不易被消化。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營養價值降低。

如何正確處理剩飯剩菜?

冰箱是我們最常用的保存食物的工具,因為低溫環境下細菌等微生物繁殖速度較慢,剩飯剩菜不容易變質。建議分類存放,既能保鮮,還不容易串味。
剩米飯,分成一次能吃完的量,放置在冷藏,第二日盡量吃完,如果量大,可部分放入冷凍;剩的麵食如麵條、包子、餃子、饅頭等冷藏放置容易變硬,冷卻後直接放入冷凍,再次食用時用蒸籠熱透再食用,口感依舊鬆軟。

春節餐桌上剩下的硬菜要如何保存??剩的葷菜,用一些小的保鮮盒分類、分量冷藏,如次日能吃完,可冷藏保存2天。盡量先吃魚蝦等海鮮類,因為這類肉食在烹調時為了保持肉的鮮嫩口感用時較短,存放不當容易滋生細菌或其他微生物,再次食用時要徹底加熱殺菌。

剩下的蔬菜盡量當餐吃完,因為在存放和反覆加熱的過程中不僅色澤變暗,質地變軟,更重要的是營養成分大打折扣,維生素C、葉酸、礦物質大量流失。

剩的湯類,可煮沸後不開蓋,次日食用時不會腐敗,也可冷卻後直接冷藏或冷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變剩為寶」的小妙招:
剩米飯加粗雜糧,變身雜糧粥,如花生核桃枸杞粥、百合燕麥桂花粥等,或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剩菜末和肉末,煮成蔬菜瘦肉粥;
各種炒飯,如什錦炒飯、蔬菜肉末炒飯等;
一些素菜,加麵粉和雞蛋,少許油,煎菜餅;
加些堅果或雜豆,打成米糊;做成紫菜飯糰。如此,加些雜糧、肉類、蔬菜,重新加工,不僅營養價值提升了,賣相也不錯。

春節餐桌上剩下的硬菜要如何保存??如何判斷剩飯剩菜是否變質?

一看、二聞、三嘗

一看:
看看食物表面的顏色有無變化,如主食類有無黴菌生長、肉類有無變綠、有無蟲卵、蔬菜有無腐敗,色澤變暗等,都是食物變質的特徵。

二聞:
哈喇味:含油脂較多的食物如油類、糕點、魚肉類、核桃、花生、瓜子等,放時間久了會酸敗,產生一股又苦又麻、刺鼻難聞的味道,俗稱「哈喇味」。

腐臭味:魚肉、豬肉、雞蛋、豆腐、豆腐乾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腐敗變質會產生腐臭味。

酸味: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類,在變質時會產生酸味或餿味。


春節餐桌上剩下的硬菜要如何保存??三嘗:
如果剩飯看、聞都無異常,再次加工之後,小口品嘗一下味道有無異常,如湯類有無酸臭味,肉類有無腐臭味,主食類有無酸味等。

最後,建議過節期間食物的儲備和烹制適量,現吃現做,在追求美食的過程中,注意科學合理飲食,食物存放適當,可別讓食品安全問題破壞了我們的美麗假日。

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食用油反覆加熱,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還會產生對人體不利的小分子成分,所以,總的來說,還是少吃不吃剩飯剩菜的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宜生醫生 的精彩文章:

這樣做極易成為孕期糖媽媽!科學調理可免住院服藥
長眉毛、大耳垂象徵長壽?醫生眼中的長壽表現,對照下您占幾條?

TAG:宜生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