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說話的學問

說話的學問

人長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巴,這種生理結構預示我們應少說多聽。擅於溝通的人,絕不是會說的人,而是能耐心傾聽、換位思考、善於發現,並讚歎他人優點的人。

我們能夠耐心陪著朋友,傾聽他的煩惱,軟言寬慰,調整他的情緒,本身就是在幫他,這也是一種「無畏布施」。

說話要有正確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多關心別人,少關注自己。與人溝通,不是去說服別人,而是去了解別人。對人不批評,不挖苦,不找人麻煩;要多觀功,多隨喜,多樂於助人。

平常多去觀察他人的需求,體諒對方的處境,換位思考、待人著想,說對方需要的話,而不是說自己想說的話。如果做不到,就盡量少說話,多微笑,多幫助他人。不要妄語。有說謊的業,人就容易不自信,時常生活在擔憂、恐懼之中。反之,常說誠實語,自己的心就會安穩。

好好修自己的語業,不說妄語、粗惡語、離間語、綺語,要多說真誠的話、溫暖的話、幫助人的話、讚美人的話,當然要真心實意的。

溝通,就是聽與說的能力。首先要學會聽,放下自己的成見去聽,不了解就多問,對什麼事情不要亂猜,不要認為自己的理解一定就是對的;說話的目的,是讓別人了解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

溝通能力不足,要從用心上下功夫,放下自己心中太強盛的自我表達的想法,多去關注別人需要什麼,將心比心,代人著想。溝通,是說對方能聽懂的話,而不是說自己想說的話。

良好的溝通,並非要承認對方所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而是首先從心態上去理解、尊重、接納。與父母溝通,前提是對父母的感恩和接納,在事情上可以有分歧,但不能因為看法的不同而否定對方。做到這一點,溝通才不會變成彼此說氣話、發泄情緒。

心直可以,口不能快。很多人說話時,特別心直口快,還老愛強調,「我這個人就是直腸子,有什麼說什麼,絕不遮遮掩掩」。他們往往還會這樣想:我總比那些有話藏在肚子裡面不說,裝陰使壞的人有優點吧?這樣的人是缺乏智慧的。自己認為的好話不一定就是好話,心直口快也很容易傷人。心直口快的人,可能是一個古道熱腸的人,但是說出來的話,卻讓人不能接受。沒有智慧的人,人家怎麼能體會到你的慈心悲心呢?人家聽到的,全是你很直的那種傷人之語。在佛家看來,心直是好事,口快卻是沒有智慧,是不善巧的。心直口快確實不一定是好事,直率常常是傷人的借口。

有些單純是無心機,有些單純是沒頭腦;有些「直」是爽朗,有些「直」是不顧他人。表面上聽起來沒錯,要分清楚自己是哪一種,不要美化自己的缺點。如果自己的「直」會讓別人不舒服,或令自己沒朋友,那就需要反省、改變。

裝聾作啞,風平浪靜。對方惡口,只有自己去領納了,才會真正傷害到自己,譬如一個人用你聽不懂的語言辱罵,即使聽到也只是「某種聲音」而已,不會引發嗔火。他人的煩惱我們不去領納,就傷害不了自己。不要把別人的話與自己結合起來想,多注重自己的念頭,做自己該做的事。有人讚歎、誇獎而不驕傲,有人詆毀、譏諷而不嗔恨,這些境界就過去了,否則就是把外在的垃圾搬到自己心裡。

每天晚上睡覺前反省自己一天的話,哪些不對的,明天要改善。平常說話前要先提醒自己,並時時觀照。長時間這樣用功,就能慢慢改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通過學佛,能不能改善生活、改變命運?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