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千家萬戶的年夜飯和大餃子里,是他們加班守護

千家萬戶的年夜飯和大餃子里,是他們加班守護

千家萬戶的年夜飯和大餃子里,是他們加班守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春節的禹城站,比起平日「冷清」不少。新落成的食堂窗明几淨,偌大的空間,卻只擺了一張四個人的小餐桌。「過年啦,大部分同事都回家了,我們就留了四個人在站上值守。」中科院山東禹城綜合試驗站高級工程師王吉順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不過大年夜裡,我們貼對子、放鞭炮、吃水餃,跟家人視頻聊天,也挺熱鬧。」

王吉順已經在禹城站工作35年了,多數節假日都要在站上值班。早些年,大家就連除夕都得出門夜巡。「倒不是怕丟東西,就怕有人破壞了站上的儀器設備。」王吉順說。沒辦法,誰讓禹城站的觀測設備長年運轉,數據積累不能間斷呢?

千家萬戶的年夜飯和大餃子里,是他們加班守護

檢查田間小氣候監測儀器

禹城站位於山東省禹城市的黃河沖積平原上,原本是片旱澇、鹽鹼、風沙頻發的貧瘠土地。中科院在此建站,就是為了變薄田為沃野,進一步保衛國家的糧食安全。而禹城站的一大任務,是開展農業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變化的長期觀測,實現高質量、長時序的數據積累。「如果我們春節都放假,這幾天的數據沒記錄下來,那就沒法滿足科研需求啦。」另一位值守在此的高級工程師田振榮說。

常常沒法回家過年,家裡人就沒有抱怨嗎?王吉順淡淡地說了一句:「他們習慣了。」他知道自己這份工作的意義,近幾年,他們在濱海鹽鹼地發展的配套種植技術成果顯著,「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備受關注和肯定,千家萬戶的年夜飯和大餃子里,藏著他們的心血結晶。

走出禹城站嶄新的工作大樓,迎面是200畝試驗田靜靜蔓延,王吉順蹲下身去,用手撫過那些還帶著一點翠色的,正在沉睡越冬的麥苗。60米邊界層微氣象觀測鐵塔高聳入雲,俯瞰著每一個辛勤值守的工作人員。

新春已至,豐年可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我國人均「油脂」消費量持續上升,攝入超過推薦量1倍還多
太陽光一刺眼你就醒了?那夜行動物是怎麼白天睡覺,一黑倒醒了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