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史上最經典的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上)|美國推理作家協會

史上最經典的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上)|美國推理作家協會

史上最經典的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上)|美國推理作家協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前言:這份書單是美國推理作家協會(The 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簡稱MWA)票選出來的史上最經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

評選過程頗為複雜,這份書單不僅僅有總的一百強排行榜,還有各個不同流派的十大傑作排名,其中本格和硬漢兩派由於名作數量遠遠超出其他各派,所以都各排了二十部作品。

史上最經典的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上)|美國推理作家協會

1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英】阿瑟·柯南·道爾

推理小說中的《聖經》,也是每一個推理迷必備的案頭書籍。從《血字的研究》誕生到現在的一百多年間,福爾摩斯影響力早已越過推理一隅,成為人們心中神探的代名詞,無數人憑它跨入推理之海,排名第一,名至實歸。

--------------------------

2 《馬爾他之鷹》 【美】達希爾·哈米特

推理小說流派眾多,旁支橫斜,但解謎本格始終佔據著正統主流的地位,唯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禮的大概也只有漢密特和錢德勒撐起的硬漢派了。哈米特不是第一個寫硬漢小說的作家,但他是第一個給硬漢小說注入文學素質和心理深度的作家,為推理小說開闢了另一塊戰場。哈米特一生創作五部長篇小說,竟有四部作品入選百大榜。《馬爾他之鷹》是號稱"勝過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說"的冷硬派經典,有人說即便你不喜歡也應該讀一下,體會一下另一種風格的偵探小說。

-------------------------

3 《愛倫坡短篇小說選集》 【美】愛倫·坡

偵探小說鼻祖的作品,推理小說的開山之作,幾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來也頗有特色,五篇短篇偵探小說開創了後世偵探小說的五種常見形式。

文學大家愛倫·坡利用短小的篇幅製造出縷縷不絕的懸疑之感,在嚴謹的邏輯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節,並用詭譎的文筆錦上添花,迄今也沒幾個短篇作家辦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倫·坡永不過時。

---------------------------

4 《時間的女兒》 【英】約瑟芬·鐵伊

鐵伊是1930年代以後,推理史上第二黃金期三大女傑之一(另二位為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蘿西·塞耶斯)。她一生只寫有八部推理小說,部部精彩,是推理史上極少數一生沒有任何失敗作品的大師。

名偵探格蘭特探長因為腳傷住院,偶然看到一張英王理查三世的畫像,激起了他的興趣,他要探究四百年前的案件,尋求塔中王子的被殺真相......

鐵伊作為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同時代的偵探小說家,的確有比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高明之處,她的八本偵探小說雖然沒講什麼大事情,連人都沒死幾個,但卻非常吸引人,總讓人有要一口氣看完,中間不能停的衝動。

--------------------------------

5 《無罪的罪人》 【美】斯科特·特羅

法庭推理,律師懸念小說的經典之作。

男主人公拉斯迪是一位資深且極為優秀的首席檢查官,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接觸到一些令人心痛的社會弊端以及各式各樣的犯罪,為揭露司法制度的陰暗面,他暗中操縱,不惜以身試法......結局出人意想,絕對震撼!

作者斯考特·杜羅原系斯坦福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畢業後留校教授文學創作,課餘喜歡信筆塗鴉,正因為在寫作過程遇到許多法律問題,於是選擇進入哈佛法學院深造,其後接連出版幾本轟動一時的法律驚悚暢銷小說。

--------------------------------

6 《柏林諜影》 【英】約翰·勒·卡雷

約翰·勒·卡雷18歲時便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退役後進入英國外交部工作。

1963年,他以第三部作品《柏林諜影》一舉成名,著名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讚:"這是我讀過最好的間諜小說!"從此奠定其文壇大師地位。

本書是勒卡雷的成名作,創意超群。全書情節跌宕起伏,屢屢在讀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迴路轉。在作家寫實冷靜有節制的筆下,漾出淡淡憂傷之情,不愧是間諜小說的排頭兵。

一個孤獨的間諜,一個出人意料的真相,一個難以接受的結尾。與007完全不同風格的另一類間諜小說,告訴你間諜生涯的冷酷。看這本書時只覺得越來越深的絕望。

-------------------------------

7《月亮寶石》 【英】威爾基·柯林斯

本書講敘圍繞著一塊印度寶石發生的種種怪事,是偵探文學初創期的作品,作者柯林斯系英國文學大師。該書現在看來可能有點落伍,畢竟不是人人都會欣賞那種慢節奏的,缺少血腥謀殺和精妙詭計的偵探小說。不過考慮到《月亮寶石》是推理小說草創期的作品,我們還是要佩服柯林斯說故事的本領,佩服他能夠在如此漫長的篇幅中始終牽住讀者的視線。

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詩人艾略特曾評價此書為"最優秀的英國偵探小說"。

-------------------------------

8 《長眠不醒》 【美】雷蒙德·錢德勒

雷蒙德·錢德勒和達希爾·哈米特領軍的冷硬派私探小說,推翻了英國古典推理對美國偵探小說的主宰,開創了美國本土的強悍風格,是為推理史上有名的"美國革命"。

錢德勒45歲才正式發表第一篇小說,畢生完成七部長篇和二十部左右的短篇。

在《長眠不醒》,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中初次登場,這個外表冷酷內心溫柔的都市獨行俠角色,影響了後來的每一個硬漢偵探。

同為冷硬派大家,錢德勒的風格與哈米特卻是千差萬別:後者是徹底的世故和冷酷,偵探從內硬到外,而前者卻始終不願放棄心中對美好人性的希望,筆下偵探也只是個熱水瓶——外冷內熱。

所以哈米特被人稱之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錢德勒卻是"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

-------------------------------

9 《蝴蝶夢》【英】達菲爾·杜穆里埃

杜穆里埃深受19世紀以神秘、恐怖等為主要特點的哥特派小說的影響,大多情節比較曲折,人物刻畫比較細膩,在渲染神秘氣氛的同時,夾雜著帶有宿命論色彩的感傷主義。

希區柯克根據它拍了著名的《蝴蝶夢》,相比原著,電影版可能更為有名,影片曾獲第1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獎。

------------------------------------

10《無人生還》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本書即是阿加莎的最佳作品,有"本格推理的第一作品"之稱,從頭到尾都緊張刺激,讓讀者欲罷不能,前所未有的情節布置當真可說是"異想天開",充分展現了本格派推理小說的無窮魅力。

據統計,她的小說已經重印達數百次,全球總印量僅次於《聖經》。

-----------------------------------

11 《一個兇殺案的解析》 【美】羅伯特·特雷弗

法庭推理類。律師貝克正在追查一樁兇殺案,當事人梅森中尉和他那自稱被死者強暴的太太對真相有所隱瞞,死者邦尼和他們夫妻倆到底有何秘密?貝克能查到線索,找出事實的真相嗎?

--------------------------------

12《羅傑疑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二部入選百大的作品,也是她最初一鳴驚人、轟動文壇的成名作。一部把兇手意外性發揮至巔峰的作品,結尾絕對震撼;初版時曾被批評家詬病,但事實證明是部傑作。

---------------------------------

13《漫長的告別》【美】雷蒙德·錢德勒

雷蒙德·錢德勒第二部上榜作品,也是他一九五三年的第六部長篇,二度贏得愛倫·坡年度最佳小說大獎。

一個優雅有禮的酒鬼和一個貧窮高貴的私家偵探相遇,會發生怎樣一種誠摯而悲傷的友誼?藍諾士酒醉後被馬羅撿回,藍諾士稍後寄來一張五千美元的巨鈔做為感謝和告別,然而,一連串謀殺,卻跟這個告別綿綿不絕......

--------------------------------

14《郵差總敲兩次門》 【美】詹姆斯·凱恩

犯罪小說,一對戀人試圖謀殺阻礙他們的丈夫,結果自然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這本書初問世時,曾因作者離經叛道的思想和粗俗利落的文筆引起極大爭議,他以犯罪者為第一主人公,從罪犯的角度敘述事件的發展,讓讀者在感同身受中漸漸與兇手立場趨於一致——這種技巧在今天隨處可見,在當時卻著實是個創舉。

這本書甚至影響了後來因寫出《局外人》而揚名文壇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謬。

----------------------------------

15 《教父》 【美】馬里奧·普佐

《教父》是美國現代流行小說的代表性作品,自1969年問世至今全球發行已超過2100萬冊,系當今世界無可匹敵的超級暢銷書。

單憑這部描寫黑手黨家族史的犯罪小說,馬里奧·普佐已足以在文學史上留名了,他其後的作品再也沒有超越這部。

無論是普佐的小說還是科波拉的電影都曾在西方掀起滔天巨浪,小說自然是精彩的,但對推理迷而言它只是一本好看的黑幫小說而已,畢竟其中沒有任何與推理相關的情節。

-------------------------------------

16 《沉默的羔羊》 【美】托馬斯·哈里斯

還記得漢尼拔教授嗎?史上最迷人的變態殺人狂。

高智商的罪犯和漂亮年輕的女探員之間的對峙,時時讓讀者冷汗直流。開放式的結局讓這部驚悚小說顯得餘音緲緲,耐人尋味。

小說續集《紅龍》亦同時入選此次推理史百大榜。

-------------------------------------

17《迪米特里奧斯之棺》 【英】 埃里克·安卜勒

間諜小說。作者本人就當過情報官。

厄斯金·查爾德斯、威廉·勒克、愛德華·奧本海姆等人創立了早期西方間諜小說的浪漫主義冒險模式。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埃里克·安布勒 (1909—1998)和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將這一模式繼續推進,創立了以現實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現代間諜小說。與早期間諜小說相比,現代間諜小說沒有那麼多"愛國主義"的陳腐氣,而且在作品的主題思想、情節結構、人物塑造等方面,也注入了更多現實主義活力。

-----------------------------------

18 《俗麗之夜》 【英】桃樂絲·賽耶斯

在推理小說史上,多麗斯·賽耶斯是一個偉大的名字。與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約瑟芬·鐵伊並稱"推理三女傑";她創造了永垂不朽的貴族神探彼特·溫西爵爺(Lord Peter Wimsey)。

多麗斯·賽耶斯對推理文壇的貢獻,是將推理小說從"純粹解謎過關"的泥淖中拉拔出來,並提升躋身到現代主流小說之林。在她的改革下,20世紀的推理文學有了真實的血肉面貌,而不再只是虛無飄渺的抽象命案。

----------------------------------

19《短篇選集》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三部入選百大作品——在前二十名中佔有三席,足以印證這位偵探小說女王在推理小說界的至尊地位。克里斯蒂的一些長篇小說常常顯得像是一部短篇小說的擴展版,所以我們要是想領會偵探女皇不落俗套的構思和製造「文字障」的技巧,看看短篇也是不錯的選擇。

-----------------------------------

20《豺狼的日子》 【英】弗雷德里克·弗賽斯

弗雷德里克·弗賽斯的處女作,一出版便轟動推理文壇,成為年度第一暢銷書,獲一九七二年愛倫·坡年度最佳偵探小說獎。

這本講敘刺殺戴高樂的驚險小說,節奏極快,敘事中雙線並行,有條不紊,讀者的心一直被吊在喉嚨口,直到小說結束時才能噓出一口長氣。《豺狼的日子》是驚險小說的顛峰之作,後來福塞斯本人雖佳作迭出,卻再也沒有一部能及得上本作的水平。

讀者跟隨刺客一步步逼近目標,許多人最後會希望刺客的那一槍擊中目標,因為前面的過程實在太完美了。

-----------------------------------

21 《再見,吾愛》 【美】雷蒙德·錢德勒

硬漢派大師雷蒙德·錢德勒第三部上榜作品,菲利普·馬洛接手去尋找一位退休法官失蹤情人的故事。

書中寫的是推理小說中難得一見的愛情範式,冷酷/憂傷/現實/浪漫合為一體,在作品結局一切矛盾糾纏爆發,令人低回不已。

-----------------------------------

22 《第三十九級台階》 【英】約翰·巴肯

驚險小說。本書以世界大戰前夕為背景,虛構了一出平民捲入間諜戰,最後延緩戰爭爆發的精彩情節。這部小說能夠得享大名,希區柯克居功至偉,是電影史上經典驚險故事片之一。

-------------------------------------

23《玫瑰的名字》 【意】安伯托·埃柯

中世紀修道院里的兇殺案,歷史推理類史上排名第二的名作。

作者安伯托·埃柯身兼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等多重身份,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號學權威,他的作品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寫作,博學深思,在作品中隱隱透出與造物者對話的勢頭,令人心生景仰。

《玫瑰的名字》由於作家的博學成了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就算讀者只看看書中那無奇不有的偏門知識,也是夠有趣了。

---------------------------------------

24 《罪與罰》 【俄】陀斯妥耶夫斯基

這份榜單中已經收入了不少和推理小說不太搭界的作品,無可否認《罪與罰》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偉大作品,而且書中的確也有謀殺有犯罪,但無論從任何角度分析,這部小說也和「Mystery」無關。

--------------------------------------

25《針眼》 【美】肯·福萊特

間諜小說。

一個德國間諜,在英國發現了即將在諾曼底登陸的巴頓第一集團軍完全是個假象......非常出名的間諜小說,被人譽為"最好的寫二戰的間諜故事"

-------------------------------------

26《法庭的魯波爾》 【英】約翰·莫蒂默

約翰·莫蒂默的Rumpole系列主角是位愛掉書袋的老律師。

-------------------------------------

27 《紅龍》 【美】托馬斯·哈里斯

《沉默的羔羊》(16)前傳,繼續講敘吃人醫生漢尼拔的故事。

------------------------------------

28 《九個裁縫》【英】多麗斯·賽耶斯

這是多麗斯·賽耶斯第二部入選百大的作品。在眾多近代崛起的英籍推理作家心目中,多麗斯·賽耶斯寫於1934年的小說《九個裁縫》,被公認是30年代最佳推理小說。

------------------------------------

29《古靈偵探》 【美】喬治·麥唐納

一個患了不治之症的商人,僱用了秘密記者吉維蔡斯來謀殺他,但是,一旦吉維蔡斯接下了這個任務,他所到之處,都有意想不到的驚險與笑料在等著!因為,除了一筆令人眼紅的壽險金以外,這件事還充滿了許多陰謀詭計。

------------------------------------

30 《裁縫,水手,士兵,間諜》 【英】約翰·勒·卡雷

約翰·勒·卡雷第二部上榜作品。

本書的書名源自英國的一首兒歌,但同時也是書中其中四位主角的代號。故事的重心是要查出誰是潛伏在英國情報局最高階層的一個雙面間諜,這個間諜是10多年前由莫斯科中央安置在英國情報局卧底的。根據情報,這個雙面間諜就是目前在英國情報局身居要職的4為高級情報員之的一個......超級情報員喬治·史邁利在一團亂絲中一點點理出頭緒來,鑽進塵封的舊檔案里尋找蛛絲馬跡,最後終於解開俄國情報頭子所設計的"最後一個聰明的結"。

----------------------------------

31 《瘦子》 【美】達希爾·哈米特

據說哈密特和福克納在一次喝酒聊天時,福克納不經意間流露出對通俗小說的輕視之感,哈密特當時沒說什麼,但回去以後不眠不休,把自己關在書房之內,寫出了精益求精的《瘦子》。這部作品也是硬漢名作之一。

-------------------------------------

32 《白衣女人》 【英】威爾基·柯林斯

這是第一部以不同敘述人的敘述陳詞結撰而成的推理小說,對後世的偵探小說影響至巨。不停變換作品的敘事角度,不僅可以營造出變幻莫測的懸疑氣氛,還能最大程度保持住讀者閱讀作品的新鮮感,是十分高超的敘事技巧。

僅就本作而言,懸疑氣氛是有個十足十,可惜真正的推理情節太少。比之作家的另一名作《月亮寶石》(7),更象是懸念小說,而不是偵探小說。

-----------------------------------

33 《特侖特的最後一案》 【英】E·C·本特利

著名的"反推理小說",開啟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

情節一轉再轉,結局一案數破,證明運用邏輯推理也可能導出完全錯誤的結論——在短短的篇幅中能有如此成就,實屬不易。

據說本特利寫出此作只是為了和老友切斯特頓開開玩笑,目的是讓人知道推理小說也能「寫成這樣」,但本作盲打誤撞成了本格經典,成為了長篇偵探小說黃金時代的前驅作品。

小說還首次將愛情元素代入偵探小說,而且融合的十分完美。

------------------------------------

34《雙重賠償》 【美】詹姆斯·凱恩

美國文學大師詹姆斯·凱因繼《郵差總敲兩次門》(14)後又一部轟動文壇的小說。《加倍賠償》講敘保險行業的內幕,是凱恩熟能生巧後的翻新之作,全面地體現了凱恩謀篇布局的功力,無論是紮實的謎題設計還是動人的情感描寫,本書水準都在《郵差總敲兩次門》之上。

------------------------------------

35 《高爾基公園》 【美】 馬丁·克魯茲·史密斯

三具屍體在蘇聯的高爾基公園中被發現,面目和指紋都被損毀,以致無法辨認身份。一名莫斯科刑警負責偵查這宗無頭血案,經過鍥而不捨的追查,他發現美國皮草商人李馬文涉有重嫌,而一名死者的女朋友瓊娜庫拉則在從事叛國陰謀時被逮捕,兩者之間到底有無牽連......小小探員在制度之內奮力想澄清真相。。

--------------------------------

36《劇毒》【英】桃樂絲·賽耶斯

多麗斯·賽耶斯第三部入選作品,溫西爵爺破的毒殺案。

-----------------------------------

37 《亡靈的舞廳》 【美】東尼·希勒曼

本書曾獲1974年愛倫·坡最佳偵探小說大獎。

希勒曼作品本格硬漢風格雜陳,是歐美警察程序小說的代表作家。在最受歡迎的男作家評選中,他甚至力壓阿瑟·柯南·道爾,在達希爾·哈米特之後排名次席。

作者對印地安異域風情的描寫當真讓人身臨其境,值得一看。此次希勒曼計有二部作品入圍,另一部是《時間小偷》(53)。

-------------------------------------

38《神偷盜寶》 【美】 唐納德·E·威斯萊克

二戰之後,美國誕生了一類"滑稽劇式"的反英雄犯罪小說,它們的基本特徵是以幽默、同情的筆觸塑造罪犯。

這個罪犯雖為反英雄主人公,但有自己的是非觀念以及愛與恨,而且他的犯罪動機常常令人同情,犯罪行為又常常令人捧腹。這類小說的代表作就是唐納德·E·威斯萊克的十六本以"帕克"(Parker)為主人公的系列。

本書講敘一群竊賊聚集多特蒙德窺視博物館一顆從非洲流傳到這的寶石,詳細的計劃、周密的行動都擋不住奇差無比的運氣,他們最終能偷到那顆價值連城的寶石嗎?

---------------------------------------

39 《血腥的收穫》 【美】達希爾·哈米特

硬漢派大家達希爾·哈米特的第三部上榜作品。

這是一部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偵探小說。主人公"我"是美國一個偵探事務所的偵探,受小城帕森威里一個名叫唐納德·威爾遜的人僱傭來到城裡,第二天發現威爾遜被人謀樣。

"我"花了三天時間偵破了這個案子,同時卻也觸動了這個小城的罪惡勢力。"我"面對以小城獨裁者為首,包括流氓、賭徒、黑良心的律師以現任警察局長和警察隊伍中的敗類等形形色色的壞蛋糾集而成的強大惡勢力,憑著一身正氣和過人的本領,勇敢地擔負起"清理豬圈"的任務,用離間計摧毀了盤根錯節的犯罪組織,取得最後勝利。

-------------------------------------

40《螺旋樓梯》 【英】瑪麗·羅伯茨.萊茵哈特

早期偵探小說,"巨宅、黑影、弱女、秘密,這些本是哥特式小說(Gothic Tales)的造型元素,在本世紀初被蘭哈特成功地轉為另一個類型的財產,也連起了哥特小說與推理小說間的血統關係......

蘭哈特這些以女性角色為中心的大眾小說,一下子就掌握了這群新讀者,創造了日後的暢銷書模式,小說創作的閱讀者,終於來到大眾時代了。一個象徵(旋轉樓梯)與一個時代緊緊相連,這是這本小說永垂不朽的理由。

---------------------------------

41《東方快車謀殺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第四部入選作品。

本書和《羅傑疑案》一樣是一部把兇手意外性發揮到難以置信的小說,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兇手設計範式。錢德勒曾在隨筆《謀殺的簡單藝術》中評論此作結局"只有傻瓜才猜得出",雖是譏諷之言,倒也從一個角度說明了本書結局之出人意料。單單為了體驗被作家嚇得大吃一驚的感受,本書就值得一看。

------------------------------------

42 《陷阱》 【英】約翰·格里森姆

約翰·格里森姆是美國最當紅的驚險小說家,幾乎每本著作都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此次他有兩部作品躋身百大:《陷阱》(42)和《殺戮時刻》(73)。

《陷阱》是格里森姆本人最暢銷的一部作品,一個典型的格里森姆式驚險故事: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如何與一個龐大不義的邪惡機構鬥爭並取得最後勝利。本書文筆流暢,懸念叢生,是一部優秀的懸念驚險小說。

------------------------------------

43 《伊普克雷斯卷宗》 【英】連·戴頓 萊恩·戴頓

間諜小說。連·戴頓步約翰·勒·卡雷後塵,以極其逼真的細節描繪了冷戰雙方間諜機構的日常生活複雜,他尤其善於用反派人物的奸詐特徵來刻畫正面人物,從而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他的處女作——《伊普克雷斯檔案/倫敦間諜戰》。

這是一部類似於007的驚險間諜小說,但是故事卻不是拯救地球或者一個國家那樣的豐功偉績。主角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倫敦那些不起眼的小公寓裡面。

-----------------------------------

44 《羅娜秘記》 【美】維拉·卡斯帕

從一名美麗的廣告模特兒羅娜的神秘死亡調查展開,負責這個案件的警探麥克在調查有關人等時,從專欄作家華度的口中知悉羅娜過去的很多事情,因而對羅娜家中懸掛著的一幅畫像產生了很多幻想...

------------------------------------

45. 《審判者》 【美】米奇·斯皮蘭

米基·史畢蘭是史上最飽受爭議的美國硬漢派作家。評論家常指責史畢蘭筆下的私探麥克·漢默(Mike Hammer),是個殘忍野蠻的恐怖份。在各界交相攻訐的情形下,史畢蘭和和漢默雙雙成為政治層面上最佳的負面圖騰。

事實上,漢默雖是暴徒,但他崇尚以暴制暴;和馬洛一樣,漢默當然也是行俠仗義的武士,只不過他的手段較為蠻橫。

-------------------------------------

46 《大笑的警察》 【瑞典】瑪姬·史華菊和皮·華盧

瑪瑪姬·史華菊和皮·華盧是著名的瑞典藉夫婦作家,歐美警察程序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這對夫妻檔的偵探小說平白簡煉,如報告文學般樸實。情節舒緩,人物形象豐滿,並且具有瑞典社會悠閑卻契而不舍的風格。

書中貝克偵探抽絲剝繭的分析線索的能力和百折不回的辦案決心,令人欽佩。講述貝克偵探長破案過程的系列小說是典型的警察程序小說,風格類似於《梅格雷探長》,對於偏愛解迷的讀者,可能會覺得平淡。

-----------------------------------

47 《神偷盜寶續集》 【美】 唐納德·E·威斯萊克

"The Hot Rock"之續集,威斯萊克第二部上榜作品。在電影版中,男主角神偷由羅伯特·雷德福換成喬治·C·斯科特飾演。他在片中先是被人救出監獄,然後幫忙策劃一宗驚天動地的銀行劫案——把整幢房子大搬家。在事迹敗露之後,他企圖逃出警察的重重包圍,過程驚險刺激,具有神偷片鬥智鬥力的趣味性。

--------------------------------------

48《第三個人》 【英】格雷厄姆·格林

電影《第三個人》曾獲第三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其中影壇奇才奧遜威爾斯扮演了惡棍哈里一角。格雷厄姆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後來電影大獲成功後他將劇本改編為小說出版。

這是頗受喜愛的一本格林書籍,憂傷中蘊涵超脫,幽默里寄託濃情,寫得冷風蕭蕭又纏綿悱惻,雖然篇幅極短,卻帶來了美好的閱讀體驗。

------------------------------------

49《心中的殺手》 【美】 吉姆·湯普森

吉姆·湯普森最初只是文藝界一位並不成功的作家,上世紀40年代末期轉向犯罪小說。他一生寫了三十本小說,但並未得以重視,後轉型成為成功的電影編劇,曾四度獲奧斯卡獎提名。

直至八十年代後,他的小說再版才再度引發世人的興趣,重新發現這位險些被歷史忽略的推理小說大師。

-------------------------------------

50 《孩子們到哪裡去了》 【美】瑪莉·海金斯·克拉克

瑪麗·希金斯·克拉克被稱為"美國懸疑小說之後"。克拉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美國總統華盛頓的傳記,但銷路甚差。她於是改變寫作方向,運用自己的親身特殊經驗、加上無窮的想像力,改寫懸疑推理小說;第二本小說《孩子們到哪裡去了》一舉成名,使她從此確立了懸疑推理小說的發展之路。

她在2000年獲得了美國懸疑推理小說最高榮譽愛倫·坡獎的"推理大師賞"獎項,頒布此獎項的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並於2001年發起了以克拉克為名、由賽門舒斯特出版社贊助的獎項,用以鼓勵作品風格最近似於"克拉克傳統"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