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在發掘培養孩子天賦上,可學習一下皮耶羅,因為他兒子是達·芬奇

在發掘培養孩子天賦上,可學習一下皮耶羅,因為他兒子是達·芬奇

(這是「一同成長的粑粑」的第300篇原創文章。)

在家庭中,有的父母教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才,那其他的父母們就會學習其教育方法;有的父母教出了令人不滿意的孩子,那其他的父母們就會當作前車之鑒,當成一個反面教材。但此刻,我們還需要再為父母們講一個世界名人教子的故事,不管這個故事能否為父母提供一些幫助,這都體現出了一位父親對孩子的愛。

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有一個名叫安奇雅諾的小村莊。就是在這個小村莊,一個偉大的人物在這裡降生了一—畫家達·芬奇。

達·芬奇的父親叫皮耶羅,是佛羅倫薩有名的公證人。也因此,他們的家境很富有。作為一個公證人,皮耶羅一向善於邏輯推理。在工作中,皮耶羅可以無懈可擊的論述擊倒對手,取得勝利。在家庭教育中,皮耶羅一直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指導,從而選擇適合併喜歡的行業。

當然了,在最初,他非常希望兒子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個法學家。不過為了孩子,他願意放棄作為一個父親的專制。在對孩子的觀察中,他發現兒子喜歡數學,但他認為數學家是喜歡待在家裡想問題,很少與外界聯繫,這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所以孩子朝這方面發展可能不適合。後來,他又發現兒子喜歡音樂,但是權衡之下,他還是認為不合適,因為在他們的社交圈中,並沒有什麼優秀的音樂人作為他的導師。

在兒子上學以後,學到很多知識。在那時,他發現了兒子具有繪畫的天賦。一天,兒子上課不好好聽課,還給老師畫了一幅速寫。當兒子拿回家給自己看的時候,皮耶羅大吃一驚,沒想到兒子在這方面有才華。

還有一次,達·芬奇花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在盾牌上畫了一個兩眼冒火、鼻孔生煙,看起來非常恐怖的女妖頭。為了讓父親嚇一跳,他還把所有的窗戶關緊,只讓一縷光線照到女妖頭的臉上。當父親一進家的時候,被盾牌上的畫嚇得不輕。雖然父親心裡埋怨孩子的調皮,但卻沒有責備他。

在達·芬奇9歲那年,還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在當時,他們所學的課程,除了拉丁文,就是經書之類,教學模式非常獃滯,學生們的學習除了讀就是背,一點生機都沒有。而生性頑皮的達·芬奇可不想變成一個木訥的人,於是當其他同學在讀在背的時候,他就瞎塗亂畫。

一次,他的老師(神父)訓斥他說:「你這小東西,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大出息!難道你以為每天塗塗畫畫,就能成為一個藝術家嗎?這件事就是在做夢!」

而當時的達·芬奇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根本沒有聽見神父的嘮叨。當神父還在指責他的時候,他就問了神父這道題應當怎麼做。為此,神父感到十分生氣,便抬起手打了他一巴掌。氣急敗壞的神父還跑到皮耶羅那告狀,說他的兒子不聽話,總是不好好學習。當皮耶羅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時,並不認為是兒子的錯,還支持兒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為了兒子今後的發展,皮耶羅找到了維羅奇奧——一個著名的畫家、雕塑家。如果讓兒子拜在他的門下,說不定將來真的會有一番成就呢!想到這裡,他便找到了兒子,想與他商量:沒想到,兒子非常贊同,感到很高興。

後來,達·芬奇便開始了學習繪畫的道路。

在當時,韋羅基奧學畫的地方是佛羅倫薩著名的藝術中心,時常會有一些學者、畫家等優秀人才在這裡聚會,討論學術問題。很快,達·芬奇在這裡便結識了一大批知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和人文主義者,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

到了20歲的時候,達·芬奇已經有了很高的藝術造詣,他會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以此來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之處。

不過,達·芬奇對自己的成就並不滿意,他想走向更高的領域。有一次,他在大山裡迷了路。當他走到一個漆黑的山洞前,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情緒,一種是害怕,一種是渴望。讓他害怕的是洞穴的漆黑,而讓他渴望的是很想知道洞穴里有什麼東西,那些東西是他見過的還是沒有見過的。或者說,洞穴里有什麼怪異的東西。

就是他的這種情緒,使得達·芬奇一生都在對其研究、解釋,並希望做一個研究者、一個教師、尤其是一個藝術家。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一個人只有做讓自己感興趣的事,才能夠把全部精力投入進去。在達·芬奇調皮搗蛋並畫畫嚇唬父親的時候,父親並沒有對他進行任何懲罰,而是遵循他的成長規律,投其所好,因勢利導,讓孩子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偉大人物。

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父親就很了不起了,能夠教育出一個更偉大的孩子,那可見父親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現如今,隨著家庭教育的普及,很多父親都懂得了利用科學的教育方式,針對孩子的不同興趣和自身發展,採取不同的教育手段。父親一定要像皮特羅一樣,使用科學的教育方式,來對孩子進行教育。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請保持孩子思維的靈活性,這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孩子說父親老土時,不是不愛你了,而是告訴我們該好好溝通了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