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過年假期期間,朋友圈被電影《流浪地球》刷屏了!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不僅如此,《流浪地球》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了8.1分的高分,票房逆襲登頂,預計總票房超50億!

劇情大致就是人類如何逃離地球的科幻故事,而我們今天不討論劇情,更多的是看這部電影背後的設計構思以及設計草圖,這些電影幕後的美術團隊,是推進中國科幻片進入硬核時代的隱形軍團之一。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據《流浪地球》概念藝術指導,故事板總監張勃透露最初設計的主人公的移動線甚至比影片最終呈現的距離要遠得多——從北京地下城到洛杉磯!(片中是從北京到蘇拉威西島)漫長的旅途意味著需要移步換景。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除了地表旅途中眾多的景,劇作中還出現太空,地下城,補給站,備戰倉庫等眾多內外景的設計。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除此之外影片中出現的大量服裝、載具、道具由於科幻題材和劇本的特殊性都需要概念設計階段的開發。在導演指導下團隊做了無數的設計幫助編劇導演為這個世界的真實存在奠定本片具象的視覺基礎。

張勃認為,劉慈欣在科幻小說上的成就就是基於他敢於想像,敢於承受創作的孤獨。一個事能不能做,首先在於是否熱愛,是否敢為人先。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如何做一部中國的科幻電影,或者說一部科幻電影如何體現東方視角」,這是《流浪地球》的核心意義和價值。這個問題也隨著本片拍攝製作被完整地多層次回答了。整個項目組每一個人用自己工作和付出回答了這個問題。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郭帆導演在此前的採訪中提到整個7000人團隊多數是中國人,本土公司特效鏡頭完成量佔到全片75%。主創團隊全員是中國人;全中資投資;更別提原著小說是徹底的中國原創故事,再加上中國編劇團隊對於小說非常巧妙的影視化改編和本土精神及情感內核的提煉。中國感對於這部科幻片來說體現在方方面面。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其實,對張勃個人和團隊來說,硬科幻也是沒有涉及過的領域。為了保證如期完成影片中所涉及的行星發動機、地下城、載具、武器、外骨骼裝甲、空間站、等眾多的設計項,到後期設計階段我幾乎動用了設計團隊全員的20人的人力參與其中。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是電影的中心,也是最難的設計項。這樣一個劇本概念中直徑33公里,高達11000米的龐然巨物,團隊在創作心態上也不敢小覷。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考慮片中設定「流浪地球計劃」舉全體35億人類,不惜一切代價建造行星發動機一萬座分布全球地表,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文字中傳達出一種悲壯的,毅然決然的、命運共同體的宿命感。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地下城電梯內景,這樣一個不足20平米的小空間則是整個概念設計的起點,它屬於延展到地面行星發動機的一個小細節設計,是連接地下城封閉空間和地面行星發動機開放空間的紐帶,是整個影片空間邏輯建立的重要樞紐。另外這個小設計,功能清晰,適於探索視覺風格。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在人類一定在資源有限情況下,經歷艱苦卓絕的奮鬥才能鑄就這樣一座座鋼鐵「山峰」,團隊想到故事中這個行星發動機的設計者想必也會以實用性,節約資源為主體思路來設計,於是下面支撐部分就做成經濟實用的開放性支撐結構,而不是更加厚實的的封閉結構,所以這個設計無論從大的山形外擴的相似上還是從結構的合理性上、可讀性上在眾多版本中最受認可。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因為劇情需要,團隊對這個設計的里里外外進行周密的漸進式設計。為了在後面拍攝製作中不用縮手縮腳,遮遮掩掩。發動機的里里外外以及表面細節,特別是負責發動機結構設計的大尼可(Nicolas Vallet)甚至連不會拍攝到的結構都設計了出來,踏踏實實地建立起這個幻想中龐然大物的真實存在感,讓每一位項目參與者都直覺的相信這個故事。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之後為了讓這種存在感以更加具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團隊以三維概念建模的方式對這個設計的細節和分型美學進行更加細緻地推敲,力求影片中能夠準確地還原我們的設計,不留遺憾。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而劇情中劉啟以及隊友奮不顧身解決巨大危機的高潮段落髮動機核心大膽地在蘇聯重工業視覺基調的基礎上,引入了中國傳統工藝造型的外擴特點:將我國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廓形作為發動機核心造型,並且與現代火箭推進器內部結構為參考的巨大的內腔結構結合。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由於故事板設計有發動機噴口的特寫鏡頭,團隊對這個細節也是尤為重視。該設計參考了火箭發動機最前沿的黑科技「氣動塞式線性發動機」的造型。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力求通過借鑒現有先進科技來貼合現實世界的物理設定,讓科幻的設計令人更加信服,同時這種發動機的設計比較新穎,幾乎沒有在其他科幻影片中見過,期望能給觀者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基於這個原型參考,團隊對其布局,細節以及輔助結構(如冷卻井、收縮擴張噴管、支架等)等設計上進行了細緻地推敲,力求在工程力學上達到可信,又尊重設計美學的平衡方案。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另外通過觀察原形參考,代號為xrs-2200「氣動塞式噴管發動機」的噴射視頻,我們發現他的噴射過程的效果很具美感而且與眾不同。於是就做了一個序列概念圖,將整個噴射過程的效果進行了設定。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影片中的後期團隊也以超高的標準和細節完成了這一動人震撼的長鏡頭。張勃表示在影院看到時眼淚差點掉下來。

電影的概念設計周期則劃分為第一個階段的全片key arts;和第二個階段重點概念設計項定調,和次要設計項全面推進;第三個階段,重點概念設計項細節拆分。

第一個階段的全片key arts: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第二個階段的重點概念設計項定調,和次要設計項全面推進: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第三個階段,重點概念設計項細節拆分: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郭帆導演在幕後製作手記里說:「所有人都傾盡全力,讓我感到驕傲,是這件事情本身產生的魅力,慢慢凝聚了這些人」。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組流浪地球的設計CG原畫。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流浪地球》設計手稿與幕後美術師,推進中國科幻片的隱形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