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分析:孩子太黏人,怎麼辦?

心理分析:孩子太黏人,怎麼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每次送孩子上學,或者是鼓勵孩子和別的小夥伴一起玩耍時,孩子都很黏自己,不願意與自己分開。

孩子親近父母是好事,但是過於黏人,不僅會影響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也會影響到孩子獨立人格的發展,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時,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心理分析:孩子太黏人,怎麼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孩子過於黏人,是「分離焦慮」的體現。分離焦慮,指的是孩子與父母之間未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關係,當面對與父母分開的情景時,他們常常會大哭大鬧,無法獨立探索周圍的環境,難以適應父母不在身邊的新環境。

焦慮型人格

這種孩子往往具有焦慮型人格特點,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一旦對對方產生依戀感,就很難離開,缺乏獨立性。並且,這種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與朋友、戀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比較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如果你的孩子具有焦慮型人格特點,也不必過於慌張,在早期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安全的依戀風格,就能夠慢慢改善孩子過於黏人的現象了,具體如何做呢?

心理分析:孩子太黏人,怎麼辦?

建立安全感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安全的。安全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當孩子有安全感時,才能更加獨立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探索新的事物。

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灌輸兩個概念,自己深深的愛著他,永遠不會離開他。當孩子感受正被無條件的愛和接納時,安全感也就產生了。

心理分析:孩子太黏人,怎麼辦?

鼓勵探索新環境

其次,應該鼓勵孩子慢慢探索新環境。當孩子有了安全感後,家長便可以開始鼓勵孩子勇敢的邁出探索的第一步。例如,帶孩子和年紀相仿的小夥伴玩耍,最開始可以在旁邊默默陪著他,幾次過後,你就可以嘗試不在場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一定要循序漸進,否則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他們可能一下子難以接受沒有父母陪伴的時間。但是,當他們意識到,父母不在場的時候並沒有那麼恐怖,自己還是能夠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這種與父母分離之後的焦慮感、恐懼感便會逐漸消失了。

心理分析:孩子太黏人,怎麼辦?

鍛煉獨自適應環境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培養孩子獨自適應環境的能力。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嘗試讓孩子獨處,結果孩子大哭大鬧,於是感到了挫敗感,便放棄了繼續嘗試。

然而,獨自適應環境的能力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而言相當重要,因此,作為父母,要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們能夠適應環境。當你不斷鼓勵孩子勇敢的走出去,給孩子提供大量的鍛煉機會後,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不再黏自己了。

心理分析:孩子太黏人,怎麼辦?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真正會聊天的人,永遠不會說3句話
女人長得漂亮,有用嗎?三個已婚男人告訴你真相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