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芬蘭「基本收入」實驗帶來了幸福感,但無助就業

芬蘭「基本收入」實驗帶來了幸福感,但無助就業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倍鑫】過去兩年,芬蘭政府進行了一場無條件提供「基本收入」的實驗,初步結果顯示,直接給錢沒能像預期那樣激勵參與者去找工作,但實驗對象的生活狀況確實變好了,也更快樂了。

據英國《衛報》8日報道,芬蘭這項為期兩年的實驗於1個多月前結束。該實驗由芬蘭社會保險局(Kela)負責,隨機挑選2000名25-58歲的未就業人口,每月發放560歐元(約合4280元人民幣)。不附帶求職或工作的要求,實驗期間,無論他們是否找到工作,這筆錢都會照發。

這項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觀察在保障有一定收入的前提下,能否激勵失業者找工作,比如從事更多收入較低的工作或臨時性工作。據報道,芬蘭社會事務和衛生部部長波特·馬蒂拉表示,第一年的實驗數據顯示,失業率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數據顯示,2017年,參與實驗者平均工作49.64天,而沒有接受基本收入的對照組為49.25天。不過,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奧利·加斯稱,比起對照組,接受基本收入的實驗對象明顯變得更快樂、更健康了。也就是說,他們雖然依然很窮,但比原來幸福了。

目前,芬蘭社會保險局和一組芬蘭高校的學者正在對實驗結果進行研究,眼下只分析了一整年的數據。美國彭博社9日稱,也許2018年的數據會改變他們的結論。彭博社評論說,對其他國家的政策制定者來說,芬蘭這項實驗也是極其重要的。由於技術進步帶來了新的失業問題,作為抵消該損失的方式之一,提供無條件的基本收入會有什麼影響,很多人都在觀察。另一個進行類似大型實驗的西方富裕國家是加拿大,加拿大安大略省有過基本收入試點項目,但後來取消了。

近些年來,失業率居高不下讓芬蘭政府頭痛。為解決這一問題,芬蘭中右翼政府本打算在兩年時間到期後繼續這個實驗,但去年4月,政府決定用其他方式替代——對拒絕工作的人的福利進行削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港媒:長遠博弈,為何中國將是贏家
中國3艘軍艦明日起訪問菲律賓 菲軍方:體現兩國海軍友好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