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學步期忽略了這3點,多半會導致寶寶扁平足

學步期忽略了這3點,多半會導致寶寶扁平足

前幾天和閨蜜在路上看見一個小男孩大概六、七歲了,走路不僅內八,看他跑起來還是O型腿,然後整個下午就會不經意看見別的小娃娃,走路姿勢都不是很正確。突然就想到之前看過一個報道說「如果在寶寶學步期掉以輕心,長大後很容易出現0型腿、內八、肢體不協調等情況」,所以在學步的重要階段,這3點是家長不能忽視的。

學步期忽略了這3點,多半會導致寶寶扁平足

1.緩解腳掌壓力

學步期的寶寶,他們走路腳掌的受力點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大多數人走路是後腳跟和腳側先接觸地面,然後才過渡到腳趾;但是學步期的寶寶他們走路是腳後跟和腳尖幾乎同時著地,由於腳掌的足弓、足部肌肉都還處在發育階段,寶寶腳後跟和腳尖的負擔是非常大的。所以最好給寶寶穿有彈性、帶足弓的學步鞋,鞋墊的弓形頂著寶寶腳心,既能緩解腳掌壓力,也無法鍛煉足弓的形成。

學步期忽略了這3點,多半會導致寶寶扁平足

2.調整坐立姿勢

寶寶剛出生時,年幼的時候身子骨本就綿軟無力,而且腳掌軟骨佔比較多,在身體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不注重坐立姿勢的調整,很容易造成寶寶脊柱、腿型、腳型的變形,所以在寶寶小的時候就要多孩子的站姿和坐姿進行調整。從孩子出生都學步這一階段經歷了爬行、坐立、站立走路,在爬行坐立的時候,要避免日式跪坐、大腿向外反出的W坐法,鼓勵盤膝而坐。盤膝而坐讓寶寶雙腳放在腿彎處,不會擠壓雙腳。

學步期忽略了這3點,多半會導致寶寶扁平足

3.足韌力量訓練

很多家長不注重寶寶足韌力量的訓練,導致足部韌帶不堅勁,進而影響腳掌其他部位的發育。訓練好足韌力量,才能扎穩腳步,也能確保足部的健康發育。足韌力量的訓練十分重要,寶寶可以多做一些運動,如足尖運動、腳趾抓玻璃球運動以及跳繩、打籃球等彈跳性運動。

家長雙手向上提寶寶,告訴孩子前足掌站立,然後大人再慢慢下落雙手,讓寶寶這個腳掌落地;還可以讓寶寶扶物站立,鼓勵孩子踮起腳尖,每次支撐約5秒,慢慢讓後跟貼地,以改善足部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促進足弓的發育。

學步期忽略了這3點,多半會導致寶寶扁平足

雖然寶寶扁平足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是會影響孩子的骨骼身體發育,在學步的關鍵期,一定要做好足韌力量訓練,調整、分散腳掌壓力,這樣有利於足弓的形成,才能更好的助力扁平足的改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駝小福 的精彩文章:

哪個年齡段的寶寶最難帶?寶媽:這個年齡段排第一沒人會反駁
懷孕後,孕媽平常有這4個習慣,會讓羊水質量越來越好

TAG:駝小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