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小事 | 惡果

小事 | 惡果




在普通人家的婚姻關係中,經濟條件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生長環境教育環境才是最大的差距。

這是知乎君分享的第

896 

篇小事。



題圖:Brady Hsu / CC BY-ND


   



有什麼結婚因為不門當戶對導致最後失敗或者痛苦的經歷?



知友:初老症患者

幾年前經手的一個案子,覺得有必要說一說。

女方出生於七十年代後期,男方八零年生人。女方家住上海郊區,俗稱本地人,家境小康。

男方來自蘇北地區(經評論中一位朋友提醒特此申明,寫蘇北地區是基於對當事人的保護原則,並沒有任何地域上的不智看法,望列為大蘇北地區的朋友寬心),家中貧窮。

兩人通過朋友介紹相識,男方當時大學畢業不久,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又不願去做體力工作養活自己,在這種狀況下,緊追女方不放。

兩人在相識一個月後發生性關係,女方不巧懷孕,男方不經女方同意就打電話邀請父母從蘇北來上海,並且告知所有人女方懷孕的事,女方沉湎於懷孕的喜悅中顧不得考慮其他問題,同意結婚。

婚後,孩子順利誕生,男方在岳父母的幫助下開了個小型超市,又學會賭博,對家庭的照顧幾乎沒有。

女方在親戚工廠做財務,月收入五千加。哺乳期過後,廠里要求上班,於是女方媽媽幫助照顧小孩,看上去一家人還算和諧。

但不久之後問題就來了,男方父母要見孫女,從蘇北來上海,空手而來,在女方家白吃白住一毛不拔,並且對親家各種挑剔,還嫌棄兒媳婦年紀比兒子大長得不好看。

每天都問兒子要錢,告誡兒子錢不能交給媳婦。女方百般忍讓之後終於在一次晚飯時爆發,要求兩位老人回蘇北,於是家庭戰爭爆發,第二天女方上班後,男方父母居然趁親家不注意抱著孩子坐長途車回蘇北了。

女方全家包括男方亂成一團,最終獲知孩子被抱去蘇北,打電話過去,對方老太太說這是我孫女,我來照顧,你們來了也找不到,你們要來我就死給你們看。


這位潑辣的老太太在家庭中的表現異常強勢,三十幾歲生下兒子,老伴在家中毫無發言權。

兒子在上海念大學她很驕傲,但兒子找不到工作也是事實,據她所說她一開始就不同意兒子的婚姻,但這是唯一能讓兒子留在上海的辦法,並且她多次對兒子說,戶口落實後可以離婚,孩子她來帶。

說回案子,孩子被搶之後,女方對男方死心,神智也略有不清,工作之餘總看著孩子照片發獃,她父母很是著急,但男方不管不顧,照樣吃喝玩樂。

這種情況持續一年後,男方以性格不合提出離婚,在女方沒有任何反應的情況下,提交到法院。女方母親再也忍耐不了,用切菜的斬骨刀在深夜對女婿痛下殺手,導致男方重傷,沒死。

這案子交到我手裡時,該法辦的已經法辦,兩人正處在離婚官司焦灼狀態,核心是超市歸屬權和孩子的監護權,男方是法定代表人,但出資方是女方父母,雙方都請了律師。

(南方原本寫的法人,其實是日常工作中的說法,但涉及到書面是嚴格按照法人法人代表法定代表人來區分的。

本來在評論中已經做了解釋,但還是不斷有人來挑刺,那我索性更正吧。

只不過也有疑問,我寫的不嚴謹確實不對,但是學了幾天法律就只會挑人字眼的真的沒問題?學法律的收穫僅僅如此?為了一個錯漏忽略整篇答案的意義,忙不迭出聲指責,很有意思。)

我們去蘇北調查,多次登門後終於見到對方父母和小孩子,孩子兩歲多,長得很可愛但性格表現近似她的祖母。

老太太始終哭訴謾罵,控訴兒媳婦的罪行,對親家母更是惡言惡語。

這情況我們只能如實記錄,又去問詢男方父親,老人家很是苦楚,低頭不語,很久之後才說了句子不教父之過,一切過錯都是他的。

之後我們又去周圍調查,鄰居和親戚中有一部分人表示,男方母親的為人比較過分,男方從小就被打罵長大。

而後我們回到上海,分別與女方父母親以及她本人面談,也調查了他們的親戚朋友鄰居同事,女方在眾人口中一致好評,說她過於老實隱忍,父母也是老實類型,為人還是很單純可靠的。但女方有些自卑,因為長相普通,許多同齡女性結婚生子時她相親數次無果。

對這個案子的分析和結論,簡單說,男方結婚的動機不純,女方思慮不周,婚姻是錯誤的開始。

而悲劇真正的原因,還是兩家在各個方面的差距。

男方所經歷的家庭教育是陰暗的暴力的,他的人格形成不健全,三觀不正,急於逃離原生家庭的方式是藉助婚姻當跳板,結婚後對家庭的不負責任是最直觀的體現。

他對妻子孩子無愛,也沒有絲毫尊重。

他的母親又如此強勢無理,在他們的婚姻中起到最壞的作用。而男方對妻兒的態度,也折射出他父母在教育中的缺陷。

在普通人家的婚姻關係中,經濟條件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生長環境教育環境才是最大的差距。所謂門不當戶不對,指的也就是這個因素吧。

PS:再談點個人對這個案例的看法。我在寫案例時得想法是儘可能保護當事人的信息,所以雙方的地域都只是一個大概,寫蘇北地區有人覺得我在搞地域歧視,那不好意思這是你自己的問題,我並沒有。

之所以會在這道題下寫這個案子,是想提出關於門當戶對的另一種角度。很多人一說門當戶對就談經濟條件,窮人和富人結親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是在同等的階級中找對象,因為大多數人都明白攀高枝也是要量力而行的。

所以,我試圖從成長教育環境這個角度來講述我的看法,人與人家庭與家庭之間在觀念上的差距,在婚姻中造成的摩擦和傷害,遠遠大於經濟條件。

沒有很多錢,生活也可以繼續,吵架到了談錢的地步那基本離婚也不遠了,所以還想過下去的人們都儘可能的在摩擦中不談錢的問題。那麼,磨合不到一起的這些人之間真正存在的也就是觀念的差距。

就說我寫的這個案例,女方有不錯的教育資源和家庭資源,但她並沒有成長為一個成熟且堅定的獨立女性,她對戀愛的渴求直接導致她在決定結婚這件事上的草率,一個沒有經過全面思考的決定,背後藏著多麼大的隱患?

愛情成了一片葉子,遮住了她的眼睛和心,她喪失了判斷力,應該說主動放棄判斷,因為愛情。

男方的行為已有太多人評論,我不再多言,婚姻不是跳板這一點但願他已懂得。

雙方父母呢,一方過於遷就,一方太過貪婪。

我們說一個事件的形成,其中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關係互相糾纏著積累著,到最後無力掙脫的那些人,往往只能孤注一擲干出連自己都無法寬恕的舉動。

所以人要學會獨立思考,在重壓下學會釋放,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暫不展開。

這個案例中,唯一無辜的是那個孩子,她被抱走後,母親沒有積極的去尋找她,當然我可以理解母親的苦衷,也許那時候婚姻的穩固要比孩子在她心裡來的更重要,但是顯然她做的並不夠。

孩子的祖母始終在給孩子灌輸負面信息,她殘酷的剝奪著孩子接受更多愛和教育的權益,她是錯誤的。男方有人說他也挺可憐,我想說他最可憐之處是他這一生可能都無法擁有健康的三觀。

看上去,誰都沒做對什麼,但這就是現實生活。因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悲劇,這些悲劇都發生在小老百姓身上,而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觀念不在一個頻道上,並且也無法相融。

最後,算是我的一個奢望,網路雖然浩瀚飄渺,任何人都有權利說出看法,但起碼的尊重是體現教養最直觀的方式,與君共勉之。

戳「閱讀原文」查看剩下 557 個回答

小事 | 教養不以為名,而名從之


小事 | 老公獨自休了婚假


小事 | 網吧,一個完美的烏托邦式社會模型


小事 | 哪一刻讓你覺得世人皆苦?


小事 | 來自一個女孩父親的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牙齦出血不是「上火」,它真正的原因是這個
來「大家談」現場,與畢贛聊聊「盪麥有多少夢」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