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全國教師的「心頭病」,學校:這事還得干!

全國教師的「心頭病」,學校:這事還得干!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只要一提評職稱,很多老師就生無可戀。無論是職評順風順水的老師,還是遭遇滑鐵盧的老師,大家無不對職評深惡痛絕。

如果一個東西,被既得利益者和失去利益者同時懷疑和反對,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至少算是一個奇葩,職評就是這麼一個怪東西。

甚至部分老師只要一提評職稱,就覺得生無可戀:一方面想評,一方面又評不到,所以職稱成為很多老師的心頭病,關鍵是每年還都病發一次。

很多一流的教師,教學水平一流,教學業績出眾,卻決定不評職稱了。按照他們的觀點,叫做——珍愛生命,遠離職稱。

全國教師的「心頭病」,學校:這事還得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之所以老師不願提職稱,一提就上火。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全國教師的「心頭病」,學校:這事還得干!

第一,誰都想把職稱評下來。

一是職業尊嚴。美國日本都沒有職稱,但教育不都弄得有聲有色?我們職稱和榮譽五花八門,教育家都評了很多茬了,但教育還是這個慫樣子。教育部門沒弄職稱,大家都沒問題;弄了職稱,不管主動被動老師就會被裹挾。一旦開評,就有三六九等,就有人為的差別和等級。

老師想評職稱無可厚非,擁有職業尊嚴,並且捍衛這個尊嚴和榮譽,才是一名合格教師。

二是發展基石,體制內的老師,要想獲得體制承認,活得有頭有臉,有了職稱不是萬能的,但沒有職稱卻是萬萬不能的。

三是利益需要,主張談師德,但這必須是教師內心自發萌生的師德,是教師職業賦予老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歷史積澱出來的師道尊嚴,而不是洗腦和灌輸。

全國教師的「心頭病」,學校:這事還得干!

第二,職評很難評。誰都想職稱,誰都知道職稱很難評。職稱之所以難評,是因為稀缺。因為稀缺,所以條件不斷抬高,層層加碼,到了苛刻的地步。這就導致,一些地方的高級教師評審條件比內地某些地方特級教師評審條件還要嚴苛。引進內地人才,我們常常發現一些特級教師的條件,在長三角可能連高級教師都評不上。

最後,就算九九八十一難你都挺過來了,面對十大項條件,你牛逼衝天,十全十美,但人家是十全十大美,公平公正,你還是上不了。就算你十全十大美,但沒有高級職稱的名額,你還是上不了。就算學校有這個名額,只要有人使壞,可能你還是上不了。

全國教師的「心頭病」,學校:這事還得干!

第三,愛恨交加,棄之可惜。

一方面想評,一方面又評不到。因為每年都有人成功申報,眉開眼笑,名利雙收。而你,空蕩蕩,只有滿袖的秋風,還有無法叫出口的疼痛。

中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但人家偏偏讓你貧富不均,多寡不一,又不遵照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原則,而和一個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職稱相關。這個貧富和多寡又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並非你用力就可以,事實上與你的教育教學關係不大。

教育發展,請不要忘了曾經付出那麼多的老教師。不要以「珍愛生命,遠離職稱」來對待終其一生的老教師。他們也要生活,他們也希望生活好一點,他們也需要得到肯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