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咽氣之前,四臟先絕!理解四條「氣道」,可以看透生死

咽氣之前,四臟先絕!理解四條「氣道」,可以看透生死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傷寒第一書》、《中醫基礎理論》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來和您聊上一聊,人為什麼會咽氣。

什麼是咽氣?當然是人在生命消逝之前,最後的那一次呼吸了。它可能是微弱的,可能是徒有其形的,也可能僅僅是一次無謂的掙扎。

但問題是,病榻之上,最後咽氣這一時刻到來之前,我們的身體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事情無可挽回呢?

今天這篇文說,我們從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角度出發,給您解讀一下。我們的解讀,並非只是滿足看官您的好奇心,更主要的目的,在於讓您感知,用中醫的視角看,我們的生命是如何延續和推進的。

一句話,咽氣之前,四臟先絕。哪四臟?這便是肺、腎、膽、脾。其中的膽,確切地說,是一「腑」,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臟」。

為什麼這麼說?這其實源於清代《傷寒第一書》裡面的體認。先賢這樣告訴我們:「肺藏氣,腎生氣,膽統氣,脾主氣,四者為氣道」。

看見了嗎?肺、腎、膽、脾這四個,乃是「氣道」。氣道堵了,人的呼吸,作為一身之氣升降出入的表徵,自然要停止了。

具體來說說吧。

什麼是肺藏氣呢?

看官須知,在中醫理論中,人呼吸的這一功能,由肺所主。人胸中有宗氣。宗氣的生成,由肺來實現。宗氣的作用之一,就是「司呼吸」。肺通過不斷的宣降,或收納天地清氣,或吐納濁氣,令宗氣旺盛,呼吸平穩,這就是呼吸的最初本質。而除了呼吸這件事之外,我們的臟腑,又無時無刻不在氣化,通過氣化來發揮功能。它們的背後,是氣的宣降之能在起作用。肺,如一個風箱,鼓動和推動著臟腑氣機的升降出入。

因此,古人說,肺藏氣。人咽氣,一定是肺氣已絕。

再來說說腎。古人說腎生氣。何故?

看官須知,我們的腎,藏腎精。腎精,作為先天物質,是生命的基石。先天腎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化生元氣。《類經》就說:「精化為氣,謂元氣由精而化也……」。元氣是什麼?是決定我們身體生老病死客觀規律的原始因素,是一身臟腑之氣的根由。所以說,當腎精虧絕、元氣大虛之際,我們的生命也就如春夏秋冬四季之變幻一樣,按照規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終結。

所以說,腎,生元氣。元氣,生五臟之氣。元氣盛,五臟之氣充,則人一身之氣飽滿。那麼在咽氣之前,一定是腎精、元氣大大衰敗的景象了。

接下來再看看膽。古人說了,膽統氣。膽為什麼能「統氣」呢?

看官須知,膽和肝,互為表裡。肝氣升,膽氣降,二者一升一降,共同負責身體氣機的條達。咱們體內的氣,之所以升降出入有序,通暢無阻滯,關鍵在於肝膽的條達。我們可以這樣想像,肝膽,就如交通監管部門裡的總控制室。它的調度有方,可以避免堵車,避免交通事故。你說這肝膽是不是很重要?

其次,《素問集注》裡面說了:「膽氣升,則十一臟腑之氣皆升,故取決於膽」。就會說,膽應春木之氣,主升發。夜半子時,膽氣為之升,仿若春風一吹、百草蓬勃而發,我們其他臟腑之氣,也會隨之而升發起來。所以說,膽,統馭著臟腑之氣的萌發、壯大。

那麼,一旦膽氣衰絕了,不能條達和升發諸多臟腑之氣,那麼我們人體的氣化,自然也就要停止了。相應的,呼吸也就要停止。所以,我們也就咽氣了。

最後說說脾。古人講脾主氣。人在咽氣之前,一定是脾先敗絕了。脾不主氣,故而咽氣。

脾為什麼主氣?因為脾可以運化水谷精微,使之成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內的氣,在不斷地升降出入,同時也在不斷地生成和消耗。這個生成氣的過程,就是脾在起作用了。脾氣衰絕,則氣無所養,人體的氣化功能就無法繼續下去了。所以說,人在咽氣之前,往往是食慾基本消失,不再想吃東西了。為什麼?因為脾氣欲絕,不能運化水谷,所以它告訴身體,不用再進食了。

看官,你看看,人在咽下最後一口氣之前,要經歷肺、脾、膽、腎四髒的衰絕。這個過程,說來也是蠻複雜的了。

由此可見,我們要延續生命,要好好地活著,就要保護好這四條「氣道」。就肺而言,要適度鍛煉,不要吸煙。就脾而言,要飲食有度,切忌肥甘厚味和寒涼飲食。就腎而言,切勿縱慾,不要受寒。就膽而言,則要按時睡覺,不氣不惱。凡此種種,順應上述臟腑的天然之性,不做戕伐自我真氣之事,保氣道有常,這樣才能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一本彙集了魏晉南北朝主要藥學成就的著作
人有三條「奪命紋」!一旦出現,必須警覺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