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認為:成大器者,必有這三個特點,你出局了沒?

曾國藩認為:成大器者,必有這三個特點,你出局了沒?

這世上有誰不想成功呢?人人都想建功立業成為被別人仰望的那個人,可是成功哪有那麼容易,除了必備的努力,想要成大器也必須具備一些條件,那麼作為世人眼中的成大器者,曾國藩是怎麼看的呢?

曾國藩,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的創建者,成功的從文轉武消滅了太平天國,中國近代科學的倡導者,去世了之後得到了「文正」這麼一個充滿了溢美的謚號,可以說不管怎麼看曾國藩都是所有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是成大器者。

曾國藩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就算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曾國藩還認為自己的「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他的思想境界這麼高,那麼,曾國藩認為成大器者需要具備的特點是什麼呢?曾國藩曾經說過:「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必有忍,乃有濟」。那麼,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曾國藩認為能成大器的人必須具備三個特點,也就是「識、才、忍」這三點。

曾國藩曾經對這三點都做過自己的解釋。他認為「識」就是「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這句話指出「識」就是能夠考慮長遠的人,意思是事情還沒有開始就要知道未來怎麼發展,事情剛開始就要考慮到結局,事情都成了定局了還要考慮到會不會有什麼變故,這就是我們曾國藩所指的遠見卓識。

在曾國藩看來,「識」並不只是我們通過學習所獲得的知識,還必須包括思想上的遠見。劉邦和朱元璋都沒有讀過什麼書,就是因為他們具備遠大的見識和堅韌的意志,才最終獲得了成功。

曾國藩認為「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這裡的「才」並不是單指才能,指的是靈活多變的做事方法。也就是奉命行事可以順利的處理,遇到事情有辦法處理,做事情出了問題能夠想辦法挽救。可以非常多變的應對事情出現的各種變化。而基本的才能也是曾國藩所指的「才」的基礎。

曾國藩指出的最後特質「忍」則是「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於物,忍劇則不擾於事,忍撓則不折於勢,忍窮則不苟於進,故曰,必有忍乃有濟」。這句話的根本意思就是我們都聽過的那句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想要成功,必須能夠忍住物慾的誘惑,忍住權勢的威壓,忍住道路的曲折,忍住貧窮的生活,凡事都要學會忍耐才能獲得成功。在曾國藩看來如果具備了上述的三點特質,那麼將來一定可以獲得成功,也就是必成大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末崇禎為何不南遷,東山再起?原因很無奈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