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什麼飛行員都是軍官,不見一個士兵?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飛行員都是軍官,不見一個士兵?原因很簡單

「成為一名飛行員」多少年來都是無數人曾經的夢想,而駕駛戰鷹守護疆土更是很多熱血男兒甚至少年巾幗的志向。可是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與各國陸海軍中,以士兵為作戰主力不同,作為空中作戰主力的戰機飛行員幾乎都是軍官,看不到一個士兵,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首先我們要知道飛行員不同於普通士兵的地方在於,只要身體素質過硬,紀律性足夠強,一個普通人就可以加入軍隊成為士兵;而飛行員,由於其所使用的裝備本身的巨大價值,單從利益考量,國家就不會將如此貴重的一件裝備交給一個普通人使用。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對比。要論手筆最大的美國在其陸軍單兵裝具上的投資約為三到四萬美元,而特種部隊的裝具可能高達十幾萬美元。而我國現役主力戰機殲10單價約3000萬美元,殲11B約為4500萬美元,作為航母艦載機的殲15約為5900萬美元,更別說美國F-35系列高達1.1到1.4億美元。這樣一比,國家對一個普通士兵和一個飛行員的投入可見一斑,更不要提培養一個飛行員需要花費的巨大代價。

要讓一名士兵會打仗,可以在入伍以後培養甚至可以在實戰中鍛煉。但是戰機飛行員由技術門檻高,不僅強調應徵者的身體素質符合比普通士兵更加嚴苛的要求,還應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學習能力。與大部分技術型崗位的軍人類似,飛行員需要進入專門的院校進行理論學習與模擬實操,為了儘可能的模擬真實的飛行環境,相應的模擬設備也是一筆巨大的投資,而此後的實機飛行訓練用的飛機會有正常損耗,飛行更要消耗燃油,實彈訓練還要計算彈藥成本,另外相對固定的周期也導致了完成全周期訓練的時間會很長,更不要說任何一個階段都會存在淘汰的情況。在此期間的一切訓練費用都是由國家負擔的,所以培養出一個飛行員的代價是不能以培養單個飛行員的花費來衡量的,而這也是為何飛行員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服役二十年時間左右的原因之一。

換個方面來說,作為被培養的對象,飛行員從通過募兵考核開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了,經過漫長的學習訓練,單就服役年限來看就已經不是一名普通士兵了,因此能夠完成全部學業及訓練的飛行員獲得軍官待遇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軍事觀察 的精彩文章:

克里米亞上空發生緊張狀況!美戰機直撲俄羅斯,俄軍正面迎敵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網友淚目:兔子醒醒,嫦娥姐姐來看你了

TAG:今日軍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