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練丹道必讀:修鍊的24條禁忌事項!

練丹道必讀:修鍊的24條禁忌事項!

大凡練氣功夫,不論用以治療疾病,或者用來保健強身,首要選用適合自己所需要的口訣,因此口訣是最主要的基本條件。其次則需要嚴格遵守禁忌事項,配合口訣以從事練功,使二者配合,相得益彰,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練功的禁忌事項,不僅是個常識問題,而且是必須遵守執行,有如律令,否則功虧一簣,於練功沒有好處。

佛家和道家的「修行戒律」,對於練功有很大關係,宗教家非常重視它。不過,這些戒律有純宗教的觀點和儀軌,而不完全適合於醫療的需要,我們選擇其可用成分,而加以整理,綜合起來,歸納成條款,予以統一的運用,對於我們練功的人說,是有利無害的。

關於練功的禁忌事項,把佛道兩家的理論觀點,對照起來一看,以道家所論不離物質基礎,又有系統,其說很合乎科學觀點。試從根本上去了解它,足以代表這種學說的文獻,姑就張湛《養生集》的敘言而論,可以看出它的輪廓。他說:「養生大要,一曰嗇神,二曰愛氣,三曰養形,四曰導引,五曰言語,六曰飲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醫藥,十曰禁忌」。從根本上去看它,練功是一套整體的東西,也是一套以物質為基礎,以生活為對象的科學,而不是空談的玄理。

其次,單就廣義的養生禁忌事項而言,綜合經論和諸家著述的要點,可以提出皇甫隆問青牛道士封君達的養生法則為代表,他說:「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去肥濃,節咸酸,減思慮,損喜怒,除馳逐,慎房室」。他還有一套很精警的勞動理論,他反對「逸樂」,而主張合理的勞動鍛煉。他說:「人不欲使樂,樂人不壽。但當莫強為力所不任,舉重引強,掘地苦作,倦而不息,以致筋骨疲竭耳。然勞苦勝於逸樂也。能從朝至暮,常有所為,使之不息乃快,但覺極當息,息復為之,此與導引無異也。夫流水不腐,戶樞不蠢者,以其勞動有數故也」。他這種理論,是從實踐中體會得來,而與逸樂作相對的比較為出發點的。他很明顯地指出,「舉重」、「掘地」、「朝暮」、「常為」、「覺極當息、息復為之」,不特有理論,有方法,而且富有熱愛勞動的觀點,堅持勞動的紀律,是值得表揚和學習的。以我的意見,無病的人,固當從事勞動鍛煉,即神經衰弱的慢性病患者,照他這原則去勞動鍛煉,肯定也是有效的。

另外還有一派主張十二少、十二多,對於人們養生的禁忌事項,作反正的敘述,我們可以採用。它說:「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怠,多念則忘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爭,多笑則傷臟,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這種主張,尤其對於慢性病的患者,在療養期中,是有補益的。

再其次,專就練功的禁忌事項,統以行、住、坐、卧,分條詳列於下,以供練功的同志們,採納和參考。

第一項:禁忌「預執妄念」

這項意思是指在練功之前,自己即事先打算「這次上坐,一定要坐一點鐘,一定要小腹發熱,一定要一分鐘只呼吸幾次」,如此等等,都屬於預執妄念,還未著手練功,早已造成緊張局面,難於放鬆,對練功最為不利。

第二項:禁忌「著意分別」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當中,故意的去追求某些「動觸」的現象,一旦發現了丹田發熱,自己就有意識的去分別它,「這熱氣不很熱,或者熱得很?」「這熱氣在臍下一寸三、二寸、三寸?」「這股熱流衝到尾間關,為啥不上轤轆關?」「熱流上到玉枕關,為啥遲遲不過關?」如此等等,都屬於著意分別。造成意識紊亂,甚至一知半解地用意識去引領這股熱流,違反自然的規律,造成「經絡紊亂」的偏差流弊。導致氣機發動,不可自制,形成氣竄全身,盤頭不下,搖頭聳肩,紐腰弓背,手舞足蹈,翻打跟頭,狂呼驚叫,漫歌淺唱等等的毛病。

第三項:禁忌「雜念攀緣」

這意思是指在坐功時候,念頭不集中,思想開了小差,雖然身體在坐著練功,而自己的念頭則根本離開了練功的口訣,把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事情,回憶已往、幻想將來。一個連接一個的雜念,一股腦兒都搬出來了。或者發現了丹田熱氣,即因緣現實而攀想到「某人對丹田如何說法」,「某本書對丹田又如何記載」,或者攀想到「丹田已熱,應該通三關了」,如此等等,都屬於雜念攀緣。愈攀緣則愈支離,愈支離則神愈散,造成頭昏腦脹,氣聚「祖竅」(又名山根、頞中,即鼻樑根),氣不得歸元。不特得不到神清氣爽的享受,反而弄得精神疲乏。因此對於氣功失去信心。

第四項:禁忌「心隨外景」

這意思是指在坐功當中,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作用。例如:耳根聽見小孩哭,人叫馬嘶,車聲轆轆,不可起煩躁恚恨的念頭。鼻子嗅著煙香或鄰側酒肉香,不可起欲食的念頭。身上那裡發癢、那裡酸麻,不可去搔抓它。舌尖上翹,津降「華池」,不可隨時去咽吞它。眼睛垂簾,看見外面的事物,不可棲心在那些事物上面去,或者閉著眼睛,「內視」到某種「光色」,也不可棲心在那光色上去,尤其不可發歡喜追求的念頭。意識到氣機發動,有「八種動觸」的景象,不可去理會它,追求它,任它在自然的規律下去發展。這些禁忌,都屬於心隨外景。心念一隨外景轉移,意識就不會高度集中,功夫也就等於白練了。

第五項:禁忌「入房施精」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的一定時期當中,精神充沛,對於夫婦的性生活,應當禁止。尤其以因病練功的患者,更當禁忌。即令無病的人,也應當「交接有時」,尤不可自恃練功有基礎,恣意放縱。更不可信從胡說八道的「房中採補」邪說。

第六項:禁忌「大溫大寒」

這意思是指練功的場合,與平時居住穿著,既不可重裘厚褥,過事溫暖,又不可單袤短褲,過於寒涼。因為「大溫消骨髓,大寒傷肌肉」。

第七項:禁忌「五勞暗傷」

這意思是指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凡此五勞,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療養練功中都該適可而止。

第八項:禁止「坐汗當風」

這意思是指在坐功的場合,不可當風。練功之後,身出微汗,不可當風。

第九項:禁忌「緊衣束帶」

這意思是指練功之先,需要寬衣解帶,不可把身體綁緊,妨礙了氣脈循著經絡的流注貫通,影響了「河車運轉」,「周天循環」的作用。

第十項:禁忌「饕餮肥甘」

這意思是指練功期中和平時養生的飯食問題,禁忌任隨自己的所好,大吃大喝。例如:肥胖的人喜歡食咸辣濃厚的肉食品,而不願食糖,是該禁忌的。而應當聽從大夫的指導,嚴格遵守「飲食療法」,與服餌營養品的規定。

第十一項:禁忌「跂床懸腳」

這意思是指練功採用「平坐」的方式和平常起居生活,坐在床沿,或者坐在椅凳,需要把腳心平正地安置在地上,不可懸空吊著,上不接天下不著地,這樣久成習慣,會發生腳重腰疼,變做「血痹」的病症。

第十二項:禁忌「久忍小便」

這意思是指練功當中,和平時生活起居,小便不可久忍不解。雖正在盤腿上坐的時候,也應該從容起來,小便之後再度上坐,尤其在平時生活中,飽食之後,宜立著小便,飢餓之時,宜坐著小解。

第十三項:禁忌「搔抓癢觸」

這意思是指正在練功當中,氣脈流注,身上發現一種「動觸」,有似小蟲在肌膚之間爬行的景況,這種現象名叫「癢觸」。尤以在頭頂下至額顱、面頰、兩鬢、鼻旁、唇口一帶,感覺特別靈敏,這時決不可用手去搔抓癢處,妨礙了氣脈的周流與交會。

第十四項:禁忌「卒呼驚悸」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當中,因人卒然呼喚,自己驀然吃驚。因此,事先須選擇清靜的環境,同時要事先布置,關照周圍的人,在練功時候不要來打擾自己。萬一偶爾遇上了這類事故,自己應當鎮靜,從容應聲。更不可恚恨、發怒,以免氣脈紊亂了。

第十五項:禁忌「對景歡喜」

這意思是指在練功時候,發現了各種「動觸」的景象,例如「丹田發熱」、「逆行三關」等一系列的景象,自己面臨著這些「動觸」,認為是功夫的「好現象」,一時歡喜,故意追求,情不自禁地加功呼吸,因而使吐納方法違逆了自然規律,造成偏差的毛病。尤其是對於專門練「清靜法門」的人,更容易發生「對景歡喜」,雖然不會發生象練「搬運法門」那種偏差的毛病,但因一生歡喜心,念頭即已「分別為二」,而不是「歸一旨趣」了。也就是把原來高度集中的念頭,被某一種外景所吸引著,而分心到那種「景象』上去了。同時念頭在集中與分散的交替之際,一剎那的時間,原來念頭高度集中所顯示的那種景象,也如電光一樣,眨眼消逝了。結果是空歡喜一場,而且相對的會產生懊惱追悔的念頭,引起煩躁不安的情緒,而不能再坐下去,因而功夫也不會有進步。

第十六項:禁忌「久著汗衣」

這意思是指練「動功」和「靜功」中部常有的事件,有些陽虛的人,在初步練功時期,每每多汗,汗出濕衣,不可繼續穿著,應該把毛巾擦乾汗水,在夏天尤宜以熱水沐浴一次,另換乾衣。還有一些「濕氣」很重的人,在練功當中,會出黃汗,把衣服染成黃色,不易洗脫。應當一面練功,一面告訴指導大夫,配合藥物治療濕氣,或者配合飲食療法除濕。這樣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七項:禁忌「饑飽上坐」

這意思是指飢餓的時候,或者吃飽之際,不宜練功,應當在飯後二小時才可以開始上坐。因為「飢則胃陽動,飽則胃陰凝」,從科學的生理學看它,餓了胃會痙攣,飽了胃會充血,是相通的。按:不論動功、靜功,在饑飽之際,都不宜練,唯有一種專門練脾胃卻病的「叫化功」,反面應該在吃飽之後,如法去練,以健運脾胃,消食化積,這又當別論,不受此限制(詳後述叫化功)。

第十八項:禁忌「天地災怪」

這意思是指天地的氣候忽然變化,而非四季的正常現象,和二十四候的合理規律。從而把氣象學與練功結合的理論。也就是在狂風、暴雨、迅雷、閃電、驟冷、突熱等等氣象變化的時候,不可以練功。道家對這種天地氣候突然的變幻,認為是「天地陰陽」的「氣化」不和,因而發生這些不正常的現象,名之曰「災怪」。它於人體有直接的影響,所以不宜練功。同時為了預防這些災怪的影響,研究「內外九氣」的吐納方法,對十二種異常氣候的忽然來臨,有精細的方法,應付裕如,不致影響正在練功的未完功課(有些人能坐若干天不出定)。而且還可以藉此試驗自己功夫的深淺。不過,功夫淺的人,說不上這些高深的運用而已。

第十九項:禁忌「真言偶聽」

這是專指初步練功的入而言。在一個老師同門的師兄弟,或者在一個療養院的病員同志,必須遵守的一項忠告,而不是為了迷信,也不是為了保守。因為各個人的臟腑虛實不同,所患的病也各有差別,所以各個人練功的方法方式,必須切合自己的實際需要,而決定個人的練功口訣,雖然吐納基本原則不變,作用則大大的不同,非真正同類同型的病,決不能籠統用一種方式方法來治療百病。因此,為了防止初學的人為好奇心所支配,互相問詢口訣,胡亂試用不切合自己的練功方法,導致不幸而出偏差,所以禁忌「真言偶聽」,不許亂問亂試。但求練功先有了墓礎以後,可用任何一種方法,才可以隨意地試驗。好奇亂問,盲目亂試,對練功是絕對沒有好處的。

第二十項:禁忌「昏沉傾欹」

這意思是專指在練靜功當中,昏沉瞌睡,姿勢傾斜,這種現象,是練功的障礙。指導的人該及時糾正,或者練功的人自動起來活動活動。不可以勉強再坐,或者讓他繼續昏沉下去。

第二十一項:禁忌「大怒入坐」

這意思是指練功的人不能在大怒之後去練功。因為怒則氣升,會與吐納導引的氣脈相逆,能使諸脈紊亂。

第二十二項:禁忌「過樂入坐」

這意思是與「大怒入坐」相對面言的,不能在過度大樂之後去練功。因為樂則氣降,會與吐納導引的氣脈相逆,能使諸脈紊亂,同大怒之後去練功,有同樣的壞後果。

第二十三項:禁忌「吐唾無度」。

這意思是指練功的人津液常滿,不能常常吐口唾,因為口唾是一種很好的津液,是煉津成精的基本,應當把它細細咽吞(按:有病的人,咳嗽而吐濃痰,另是一回事)。養生家最重視這種律液。正在練功的時候,特別明顯,更不可吐了。

第二十四項:禁忌「生疑懈怠」

這意思是與「精進修持」相對而言的,也是練功的人最大的禁忌。有些人只具備五分鐘的熱忱,最初抱著好奇心理和「試試看」的態度,而缺乏篤信篤行堅持練功的決心。開頭幾天勉強練功,覺著沒啥突出的功效,因而疑心氣功療法不能治療自己的病,遂因疑而產生懈怠的惰心,於是馬馬虎虎再練幾天,終於慢慢地就停下來了。結果一點好處沒有,只落得幾回腰酸腿麻、難受的印象深存腦晦。關於這項禁忌,練功的同志們,須要特別注意,否則,練功的一切的一切,根本都談不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淺談祝由術
最簡練的風水學問之一:金鎖玉關24山砂水經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