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中馬下第一是誰?武松排不進前三,光是梁山就有兩位比他強

水滸傳中馬下第一是誰?武松排不進前三,光是梁山就有兩位比他強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在那水泊梁山之上有一百單八位好漢,這些人個個都上映星辰,即是與那所謂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相應,從再加上人人都有一個響亮的外號而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大多也的確有些功夫弟子,而要說其中最厲害的好漢,有人可能會提到一句「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其實說這話的人多半連《水滸傳》原著都沒看過,純屬印象流,完全是因為林沖、武松二人戲份比較多,就這麼人云亦云了,就拿那「馬上林沖」來說,你林沖排名第六,是不把排第五的關勝放眼裡嗎?

(魯智深、武松劇照)

即便不拿排名說事,關勝也是五虎將之首,再說他是能在馬上斗得過近乎無敵的盧俊義嗎?顯然,這句俗語不過是個笑話,而就步戰而言,第一也絕不是武松。

(林沖劇照)

「行者」武松這個角色是施耐庵花了十回的筆墨去塑造的,關於武松的典故也是最多的,比如「武松打虎」、「血濺鴛鴦樓」、「武松殺嫂」等,因此人們難免下意識的認為武松的武力值非常高,甚至簡單粗暴的認為他是「主角」,然而很遺憾,《水滸傳》雖是小說,但別忘了,它是歷史小說,在歷史的洪流中,人人都是滄海一粟,沒有所謂的主角,武松雖然武藝是挺高,但在步戰中,《水滸傳》原著中至少有3人在他之上。

第一位:李逵

把「黑旋風」李逵排在武松前面也許會有不少讀者不服,這也很正常,因為李逵不過排名梁山第二十二位,而武松排名排名第十四,在地位上是明顯要高出一截的,武松與李逵雖然沒有直接交手過,但原著中卻有一個細節,能夠道出兩人孰高孰低。

(李逵劇照)

那是原著的第六十一回,當時盧俊義還想要與梁山作對,而梁山方面也派出了幾位頭領對抗,當提及步軍頭領的時候,這個出場順序其實也就是施耐庵心中步軍實力的排名,他首先打頭陣的就是李逵,接著是魯智深,再是武松,再是劉唐、穆弘,除了李逵之外,其他幾人的步戰實力基本都是按讀者心目中的順序來派的,這無疑是施耐庵的一種暗示。

李逵這種人怕什麼?怕使巧勁的人,焦挺如此,燕青也是如此,所以李逵怕他們,但武松和李逵一樣,是比較拼蠻力的人,李逵和他剛起來還真不一定誰更瘋狂,而且每次有突擊任務的時候都是以李逵為頭,帶著鮑旭、李袞、項充去衝鋒陷陣,可見宋江也是最放心這幾個不要命的人,認可他們的實力,所以說李逵步戰實力在武松之上,是說得過去的。

另外兩位:鄧元覺、魯智深

至於魯智深就更不用說了,他是大部分讀者心中真正的步戰第一人,他在原著中基本上也是未嘗一敗的角色,享受著施耐庵「親兒子」般的待遇,並且和武松稱兄道弟,武松這人心氣高,能與他對上眼的必定不弱,而步戰比起馬戰而言對於個人的要求更高,力氣大者自然很佔優勢,打虎武松比起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肯定還是要差一點的。

至於方臘手下鄧元覺就無需多言了,此人就是復刻版的魯智深,完全是為了讓魯智深有個最終敵手而被塑造出來的,最後還是被花榮陰死的,與其實力無關。

(鄧元覺大戰魯智深畫像)

以上三人步戰實力應該都在武松之上,所以「馬上林沖」說不通,「馬下武松」更是純屬印象流的說法,仔細讀原著你會有新的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中的4大關係戶,宋清排第4,另外3的位武藝還不如宋江
金庸筆下此3人被寫進書名,皆為絕世高手,第3位還未登場就死了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