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76、大道化身

276、大道化身

276、大道化身

魏伯陽一怔,道:「這是為何?莫非那孫悟空身上也有何不可示人之隱秘?」

聖帝道:「你可聽過一氣化三清?」

魏伯陽道:「百萬年前,弟子拜入師尊門下。師尊在樓觀講道,當時就曾為弟子們說過這一氣化三清典故。」

聖帝笑道:「哦,是嗎?人老了,講過的事情也都忘記了。你且說說,你記憶中的一氣化三清。」

魏伯陽也微笑道:「師尊說笑了。您老修為高深,神識一掃,這第一重天上至天庭,下至幽冥,遠及四荒以及百千小界面中蟲鳴鳥語,師尊若是想聽,想記,也絲毫不會錯亂。」

頓一頓,魏伯陽道:「當年師尊曾道,三十三重天之中,唯我師祖太上老君修為最高,地位最尊。他老人家先天地而生,因宇宙晦暗,寂寥無邊,所以開天闢地,分辨清濁,創造萬物,衍化萬靈。是以有如今三十三重天世界。」

聖帝聞言,沉默不語,彷彿沉浸在無窮往事之中。

魏伯陽繼續道:「此後億萬年,我師祖太上老君見萬靈勞苦,壽元短暫,於是發大宏願,要傳揚道法,度化眾生。於是他老人家施展一氣化三清大神通,一化為三,從此世界便有了三清聖人。我師祖太上老君體念上天謙沖自然之道,尊玉清元始天尊為首,上清靈寶天尊其次,自身甘居太清末座。」

聖帝臉上笑容忽然古怪起來,魏伯陽見了,不禁一愣,講述也停了下來。

聖帝才道:「翱兒繼續,你不必管我。」

魏伯陽心中苦笑,師尊也不知怎麼了,明明讓他講述,卻根本不用心去聽。

魏伯陽端正臉色,繼續道:「我師祖太上老君與此世界有大功德。他老人家不但化身盤古開天闢地,更化身女媧,補天救民。後來,他老人家又化身老子,點化師尊,使得道法在此界流傳。後來,他老人家又西出函關,點化諸胡。如今靈山燃燈古佛,據說也是師祖門人。故此,老君不僅是我三十三重天道門之祖,更是萬法之祖,萬仙之祖。」

許久,見聖帝猶自沉默,魏伯陽提醒道:「師尊,弟子已經講完了。」

聖帝一怔,笑道:「好!好!講得好!」略一沉吟,聖帝收起笑容,道:「翱兒,這一氣化三清之事,今日就不再講了。」見魏伯陽面有狐疑之色,聖帝道:「有朝一日,你去了三清天,自然會知道為師心意。」

魏伯陽怔怔點頭。聖帝開始讓他講述一氣化三清典故,明顯是想告訴他什麼。不過,聽他講完之後,聖帝忽又不想說了。便是如他,與師父相伴百萬年,也猜不透聖帝心思。

聖帝慨嘆道:「所謂:『山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天地大道,也有三千變化!」

魏伯陽道:「師尊,這些……這些與那孫悟空……又有什麼關係?」

聖帝笑道:「無關!卻也可以說有關!那孫悟空乃天生石猴,堪稱大道化身,一身氣運深不可測。便是為師也讓他三分。」

魏伯陽駭然道:「師尊如此說他,未免太抬舉他了吧。三十三重天中,唯有三清道祖可稱大道化身。孫悟空修仙兩千餘年,也不過區區太乙金仙,比我尚有不如。他有何德能,能被稱為大道化身?」

聖帝道:「你的眼界還是太窄!翱兒,你必須儘快渡過天衰,早些離開水元界。困守在這一方之地,你絕難有大發展。」

見魏伯陽還有不解,聖帝解釋道:「你以為道祖才是大道化身?錯了!這天地山川,神仙妖魔,草木蟲魚等等萬千生靈,哪一個不是天地生成,大道化身?便是你魏伯陽,又何嘗不是大道化身!」

魏伯陽我聞言一愣,不禁陷入沉思,耳邊這段話,隱隱約約竟彷彿在哪裡聽過。

聖帝笑道:「你在劍道上的悟性,勝過孫悟空百倍。不過,你對天道的感悟,卻不及孫悟空明敏。」頓一頓,他道:「你可還記得百萬年前為師也是在樓台講道,問你等對於徐甲的看法。」

魏伯陽霍然站起,道:「不會吧!莫非……莫非當年那個半途插話的灰袍道人就是……」

聖帝點點頭道:「沒錯,正是孫悟空!」

276、大道化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魏伯陽道:「這怎麼可能。那孫悟空乃是兩千餘年前花果山石卵所化。便是神通再大,也絕不可能逆轉時空,去往百萬年前。」

聖帝沉吟稍許,道:「你也知道,為師百萬年前曾在那斬龍淵天梯之上留下一道神念,設下講台,考驗登梯者的悟性,潛力。絕大多數登天梯者,都無緣進入我設置的幻境。唯有登上七十二級台階、有望成就天尊之道的佼佼者,方才能夠進入。不過……」

魏伯陽道:「不過,便是登上了七十二級的佼佼者,在面對那幻境時,也只能看,只能聽,卻無法突破光罩。」

聖帝道:「正是如此。以那孫悟空的微末道行,絕無可能突破為師設下的光罩。可是,那孫悟空偏偏在我提問的關鍵時刻,隨手一推,就將光罩推破,來到了你我面前。」

魏伯陽道:「莫非,莫非那孫悟空也某位大天尊化身,故此能掌握時間之道,往來古今?」

聖帝搖搖頭,道:「大道有三千,本源大道不過九數。便是在九大本源之道中,時間之道也屬極難領悟那種。我師老子曾言,放眼古今,或許唯有天皇時代公認的時間之神噎鳴方才真正領悟了時間大道。」

魏伯陽道:「師尊的意思,就連三清道祖也未必……」

聖帝點頭道:「估計就是如此。能窺天、照天,已經可以看見未來,若是能親身穿越,那世界還不大亂?天道渺遠,便是道祖也只能順應天命,不可強求。」

魏伯陽點頭,心中對孫悟空的猜想更加多了。

聖帝道:「當年那孫悟空大道三論雖有偏頗,卻頗有創見。翱兒,你修道根基紮實,處事穩健從容,這是好事。不過,若不能破除陳見,自成一派,那也難成大器。為師將你領進門中,悉心教育,可不希望有朝一日卻成為你的桎梏。」

魏伯陽心中感動,恭恭敬敬叩頭道:「師尊教誨,弟子定然謹記。」

聖帝點點頭,道:「為師也曾猜想,當年是否是有大天尊出手,助那孫悟空破除光罩。我幾番思忖,最終還是找不到任何跡象。若一定要說有人相助,或許,那便是上天!」

魏伯陽道:「此話何解?」

聖帝道:「人都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話看似不假。然天地之間,有一種人與常人就是不同。就如一場仙家大戰中,萬千仙人都被殺死,可是,有一人卻在萬千箭矢之中穿行,身上未中一支箭;對方天尊大神通劈下,萬千仙人瞬間被滅殺,唯獨此人無巧不巧,在法力間隙之中,單獨生存下來。這種人極少,但是,確實有。」

見魏伯陽尚有遲疑,聖帝道:「此事並非為師虛構,乃是親眼所見——便是那玉清真王。」

魏伯陽震驚道:「莫非就是如今四帝之一的南極長生大帝、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

聖帝道:「正是那人。自從見了他,我方才知曉,什麼叫做上天寵兒,什麼叫做大道化身!」他補上一句道:「為師雖只是見過孫悟空一面,卻覺得那孫悟空與玉清真王氣息頗為相似。或許他也如玉清真王一般,為天道眷顧!」

打開App閱讀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之秋 的精彩文章:

016、劃圈
176、窺天術

TAG:葉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