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身體變寒是大勢,發熱是小勢,大勢不可改,小勢可避免!

身體變寒是大勢,發熱是小勢,大勢不可改,小勢可避免!

說幾個有意思的現象:

一,人出生時,身體是熱的。人死亡時,屍體是冷的。從生到死,這個生命周期里,能量從充足,變成了幾乎為零。這說明身體在慢慢變寒。

二,人通常在臨死之前的幾天,身體會發低燒。這是身體在調集最後的儲備能量,以嘗試最後一次與疾病的鬥爭。如果不再發燒了,但又沒有好轉跡象,說明能量快耗完了,也就是病危了。

三,常說的迴光返照,人的精神會有好轉,臉色會發紅,這是能量短時間增強的現象。一旦這一點儲備能量用完,生命就會走到盡頭。

四,有一些病人,在臨死前,背上會出大汗,汗出如漿,這同樣是因為短期內能量增強。這是生命最後的能量,用完就再也沒有了。

五,身體能量充足的小孩,在發燒前,一般不會出現怕冷的現象。身體能量不那麼充足的小孩,在發燒前,會有一陣很怕冷,這是身體在調動能量,以供給發燒使用。通常,小孩有生以來的第一次發燒,都不會出現怕冷的情況。

身體變寒是大勢,發熱是小勢,大勢不可改,小勢可避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六,通常來講,能發高燒,說明身體能量比較充足,相應的的病菌感染也比較嚴重。如果發不了高燒,持續低燒,說明身體的能量不足。

七,我觀察到一次小孩發燒的全過程。一開始是腳燙頭涼,慢慢頭開始熱起來,正式發燒的時候,頭很燙,腳很涼。這是身體局部在調動能量。

八,長年不發燒的人,有兩種可能:一是自己生活上非常小心,不感冒也不生病。二是身體的能量不足,達不到發燒的能量級別。第二種情況的人,如果得到正確的調理和休養,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發燒的情況。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病因寒起,寒極生熱,熱極復寒,病因寒重!讀懂身體內的寒熱變化》,講了身體內的寒熱變化。寒熱相剋,對付寒氣最好的辦法,就是發熱。前提是身體能量充足,所以小孩子生病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發燒。

疾病的早期,通常是局部的發熱、發紅或上火癥狀,也就是常說的發炎,這說明局部的能量充足。疾病的後期,局部可能不再發熱,而是發寒、發白或冷痛,這說明局部的能量減少了。此時,極容易生長贅生物,如息肉、囊腫和腫瘤等。

身體不管是整體還是局部,隨著年齡的增長,能量都是下降的。局部生病了,前期能量是增加的,這是身體自己試圖在調整修復,修復需要很多能量,如果沒有修復成功,後期能量則是下降的。生活習慣沒有大幅調整的話,身體自我修復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小。

所以,總體上看,不管是健康還是疾病,也不管是整體還是局部,身體變寒是大勢,發熱是小勢。大勢不可改,只能減緩,但小勢則可以避免。推薦閱讀:《弄懂人體內的溫度和氣壓,你才真正知道,為什麼養生就是養陽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嘴裡愛上火,腳底易冰冷,人體規律為什麼總是上熱下寒,有意思!
要好好反思:營養假的,抗體假的,治癒也是假的,保健更是假的!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