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大家好,不知道春節期間,大家有沒有去看電影呢?

其中有一部電影,可謂是口碑刷屏,票房也從第一天的第四名,3天時間逆襲到第一。目前票房已超10.57億,登頂春節檔。這部電影叫做《流浪地球》,豆瓣評分依舊高達8.1分,人稱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隨著《流浪地球》的逆襲,其背後的故事也被挖掘出來了:劇組太窮,演員是「騙」來的,宇航服是借來的。據悉,當時拍攝中途,投資人撤資,吳京被「騙」去客串了31天;最後還自己掏錢幾千萬投資影片。

大家稱《流浪地球》這波操作是空手套「戰狼」,而吳京也因此被稱為投資界奇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口碑炸裂 票房逆襲登頂

剛剛,貓眼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月8日16:17,《流浪地球》操縱票房已超10.57億元人民幣,總票房反超《瘋狂的外星人》,位居春節檔首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實際上,大年初一時,《流浪地球》的票房並不是很突出,位居第四位,具體看基金君當時報道《"外星人"也阻擋不了!瘋狂的春節電影:1天票房逼近15億》。

如今後居而上,完全取決於內容硬核,口碑炸裂。

第一批觀影后的觀眾,無論是導演、作家、明星還是素人,紛紛成了該片的自來水,瘋狂安利該片值得一看。

演員徐崢直接給出了最高評價:里程碑式的電影,絕對是世界級別的。

著名導演卡梅隆轉發郭帆微博並表示祝賀:祝你在漫遊地球的太空之旅中好運。 更祝福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順利。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投資圈的但斌稱,《流浪地球》比《戰狼》更有意義。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此外,《紐約時報》更是髮長文報道並介紹了這部電影,表示「中國電影工業終於躍入「太空時代」,大讚《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工業黎明的新開端。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票房分析師羅天文表示,接下來的幾天,《瘋狂的外星人》在口碑(暫時分數6.6)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可能已經很難再反超《流浪地球》,換句話說,2019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極有可能已經提前決出。

10億票房背後的資本故事:

吳京被空手套「戰狼」,客串變投資人

隨著《流浪地球》的逆襲,其背後的故事也被挖掘出來了。

《流浪地球》在京首映上,吳京稱被導演郭帆「騙」去客串了31天,最後還掏錢投資影片。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原來當時吳京在家養傷,專心寫《戰狼3》和其他的一些劇本,《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就找上門來,請他喝了一頓酒,把他喝暈了,莫名其妙地吳京就同意出演《流浪地球》了。

本來導演說好是讓他客串一天的,結果吳京發現,怎麼越拍越長,一下子拍了31天,自己竟然成了主演之一。再拍下去,郭帆又說超支了。吳京想到拍攝《戰狼》自己那會兒的狀態,心想那就投資唄(據說6000萬),於是又變成了電影的出品人。

這件事在網上引起網友的熱議。大家調侃《流浪地球》「空手套戰狼」;而吳京被「坑」成錦鯉,也有笑稱他是投資界的奇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當初吳京拍《戰狼》的時候,也是孤注一擲。業內好多人都不看好,電影都要開拍了也沒有投資方,他自己賣房賣車砸鍋賣鐵都要拍出來,終於有了後來《戰狼2》的爆紅。所以這次吳京也義無反顧地投資了《流浪地球》。他說,「即使拍爛了,也比沒人拍強」,而且他還覺得沒準《流浪地球》就是下一個爆款。結果,果真又成了爆款。

那麼,具體來說,《流浪地球》成本多少?誰出錢的呢?

據悉《流浪地球》最初預算只有8000萬左右,根據當時的新聞報道,電影的投資方除了中影,北京文化,還有萬達影視。而電影主要外景拍攝地點就在萬達的青島東方影都。

但不巧,彼時的萬達影視正遇戰略收縮,《流浪地球》製作成本又過於高昂,因此萬達中場撤資。

這才有了之後吳京被「騙」去客串,最後「帶資進組」的故事。而從《流浪地球》目前公布的出品公司中,萬達影視不在其中,而吳京的登峰文化出現了。證實了上述萬達撤資、吳京入資的傳言。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據稱,流浪地球最終總投資5000萬美元,約3億人民幣。

背後小故事:

演員是「騙」來的,宇航服是借的

除了上述「騙」吳京來「客串」31天,基金君在這裡分享一些《流浪地球》背後的小故事。

據導演郭帆自己爆料,《流浪地球》里的太空艙和衣服,有部分是《瘋狂的外星人》借的。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此外,《流浪地球》演員中最大年齡的是吳孟達,66歲的吳孟達此前從未參與過科幻電影,在《流浪地球》中,他出演一個關鍵角色:韓子昂,一位經驗老道、技術高超的老司機,飆車技術一流。

此次拍攝,每天穿著幾十公斤重的設備吸氧拍攝,每演出幾條就必須去吸氧,最後超期拍攝五天,吳孟達卻一分錢沒要,拍完就回香港住院。

他表示「有生之年能參與中國科幻片,人生無憾。」

分享:《流浪地球》里的科學奧秘

最後,分享一發來自科普中國的深度分析,一起惡補一下這部電影的一些奧秘吧。

公眾號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就給大家整理了以下出現在《流浪地球》中的重要知識點。

以下由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在讀博士,中國科幻銀河獎/星雲獎獲獎作者:木辛君 撰文、《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 審核。

01 為什麼要去木星?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太陽急速老化,不斷膨脹,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於是人類為自己選了一個新的家園——比鄰星(半人馬座三星)。

比鄰星同太陽一樣,都是恆星,但質量只有太陽的八分之一。

地球是個龐然大物,半徑6371公里,重達59萬億億噸。但人類造出了同樣龐大的行星發動機,足以在5年左右將地球推進到逃逸速度(脫離太陽引力的最低速度)。

但這個速度還遠遠不夠。比鄰星(半人馬座三星)距離地球4.3光年,如果按照逃逸速度航行,需要7.7萬年才能抵達,這實在是太漫長了!

即使行星發動機繼續加速,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仍然不可行。於是人類想到了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令地球零消耗改變方向、提升速度,最後到達比鄰星。

那為什麼行星發動機不能加速到百分之一光速呢?這是因為行星發動機的能量來自「重元素聚變」。

02 重元素聚變有什麼限制?

所謂重元素聚變並不是什麼稀奇玩意兒。在宇宙深處有不少恆星「巨無霸」,內部就在進行著重元素聚變。

重元素聚變的質能轉換效率是相當低的。最樂觀估計,地球要達到逃逸速度,也必須燒掉7億億噸的石頭,相當於把全球的地面挖掉40米做為燃料;要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則必須削去地殼的一半。

如果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推動地球,那就藉助精巧的軌道計算,利用天文尺度的力量——萬有引力。於是人類將目光投向木星,這就是電影前半段上演的。

03 木星的引力彈弓是怎麼回事?

航天中存在引力彈弓現象,利用它,可以令航天器零消耗低改變方向、提升速度,送達目標軌道。

引力彈弓一般發生在一對重量相差懸殊的天體之間。這裡我們用木星(紅色球)和地球(藍色球)舉個例子,如圖a和圖b所示。

地球以速度V靠近木星,而木星在軌道上以速度U運行↓↓↓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圖 a 引力彈弓的示意圖

足夠靠近後,地球被木星引力抓住,牽引,優雅地轉體半周,然後像擲鐵餅那樣甩出去↓↓↓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圖 b 引力彈弓的示意圖

感謝木星甘當人梯的奉獻精神,地球獲得了木星的軌道速度U,疊加上原有的速度V,速度增加到了U+V。地球的速度和能量都增加了,卻沒有消耗任何燃料,就奔著新家園去了。

但如果變軌時離一顆巨行星太近的話,這趟「觀光旅行」可就要不怎麼愉快了。

04 靠近木星時,行星發動機大批熄火

當地球靠近木星時,人類突然遭遇了巨大危機:數千台行星發動機故障熄火了,全球地震,火山爆發,岩漿吞沒了地下城……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圖中紅線部分為長城

為什麼幾千台發動機會同時熄火呢?為什麼地震、火山都趕在這個時候來湊熱鬧呢?這一切災難的根源是「洛希極限」,簡單說就是地球離木星太近了,太近會發生什麼呢?

05 超過洛希極限會發生什麼呢?

洛希極限(Roche limit)是天文學中的一個特殊的距離。當兩個天體的距離少於洛希極限時,它們就傾向於被「潮汐力」撕碎。

計算表明,地球和木星的距離如果低於10.3萬公里,那麼大氣就會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脫離地球;如果距離低於7.44萬公里,那整個地球都會被撕碎。

潮汐力有多可怕,我們拿一個茶壺和茶杯舉例子: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圖 c 用來演示潮汐力的茶杯

我們在杯壁頂部倒一些水,讓它在重力作用下向著杯底滑落。越靠近杯底,水滴會越拉越長,最後被拉扯到了撕裂的極限。這個極限就可以被認為是這個茶杯對水滴的「洛希極限」。

木星的引力場,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茶杯」。地球尺寸很大,當它靠近木星時,離木星較近一側受到的引力,將比較遠一側大得多,因此會像水滴一樣被逐漸撕裂。

《流浪地球》電影中,地球已經到達了地木「流體洛希極限」(地木距離10.3萬公里)。在此處,液體和氣體不再能被地球引力束縛,而傾向於逃逸;而岩石還勉強能憑藉自身的硬度堅持一會兒↓↓↓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圖 d 地木流體洛希極限模擬(二維簡化模型)

再靠近木星一點,地球將進入地木「剛體洛希極限」(地木距離約7.44萬公里)。在此處,就連堅硬的岩石都會被引力差撕碎,地球將徹底解體↓↓↓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背後:「騙來」演員 借來宇航服

圖 e 地木剛體洛希極限模擬(二維簡化模型)

可以想像《流浪地球》中,人類面臨的是怎樣的絕望了。太靠近木星不行,那樣會被潮汐力撕碎;太遠離木星也不行,那樣無法藉助引力彈弓變軌……

06 好的科幻對科學有指向意義

限於時間和篇幅,在此只能對《流浪地球》中兩個關鍵情節的科學背景進行討論。實際上電影中涉及的科學知識非常多,設定詳實,且高度融入劇情。

最重要的是,它們引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一部好的科幻電影真的能開啟觀眾、尤其是孩子們的想像力與求知慾。好的科幻作品,尤其是硬科幻,對於科學是有比較強烈的指向意義。最後,年初二已經去捧場《流浪地球》的基金君,在此也給大家安利一發:這部片子,讓我十分期待《三體》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哈哈。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