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隨著時代的變遷,時光的流逝,魯迅的聲音也漸漸離我們遠去!然而魯迅的聲音再怎麼遠去,卻總停留在某些人的心目中,一輩子都不能忘懷。因為魯迅的聲音,就是那個時代真正的聲音,真正的強音。

因為魯迅的方向,就是那個時代的新文化方向。所以現在,多少讓人有些感嘆。如今的新文化方向在何方?當迷茫不能有所解的時候,也只能讀讀魯迅先生的文章,細細品味著魯迅先生說的每一句話。

依稀記得魯迅先生說過這麼一句話:「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讓多少人也曾一度選擇了沉默。「以悲觀作不悲觀,以不可為作可為。」這句更是讓那些迷茫中的人,不再迷茫。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依稀記得魯迅先生還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一度也曾讓多少人不想再多開口。

依稀記得魯迅先生還說了這樣一句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讓人讀完,也恍然大悟,為何自己不去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的,非要踏著別人路前進?這條路未必就適合自己吧?

恐怕大家依稀記得還是這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無疑是象徵了魯迅先生,縱觀魯迅先生的一生,這句話再適合他的形象不過了,因為多數人想起這句就會想起魯迅先生。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而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這句話全文如下: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魯迅《無聲的中國》

魯迅這句話,雖然只是在他那個年代時候說出來的。卻用在現在,依舊不是過時。就說現在人多數是出門在外打工租房子吧。現在租個房子,一簽合同,基本上都是簽一年的。

但是這個房子表面上看可以住人的,等你住一個星期後,就發現了種種問題。譬如床啊,睡覺時候總是很響,翻個身都蹦蹦響,你很擔心床會被自己睡塌,如是要求房東換一張床。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很多小氣點的房東,可能就會說,看房子的時候,不都還好好的嗎。你說我也沒上床去睡一下,肯定不知道這床有問題啊。結果房東說什麼也不願意換。

如果你要求退房租,不住了,還要退押金。多數房東都不吃這一套的,因為簽了合同,白紙黑字,一分錢都退不了。但是你態度堅決點,要報警來要求房東退房租和押金,很多房東一聽報警,顯麻煩,就會跟你調和折中的,很有可能就願意買一張新的床了。

如果你只是簡單想換床,不採取點主張與措施來,態度不堅決點,想必多數房東是不願意與你調和的,更不會這麼簡單就讓你如願以償的。所以說魯迅這句話,用在很多方面,都是很現實,很有道理的。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比如說買菜砍價效應

去菜市場買菜,很多人都經歷過討價還價。沒經歷過,多少也聽說過。比如你買的菜要10元錢,你卻要求買菜阿姨打個折,1元賣給你。

因為你的要求太過分了,只要是會做生意,多數賣菜阿姨會選擇不賺錢賣給你,比如說原價5元,一分錢不賺賣給你。因為會做生意的人,是不會放過問過價嫌高不買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是通過這種方法去買菜而不吃虧的,如果這位賣菜阿姨不願意賣。你就繼續下一家,總有一家會一分錢不賺賣給你的。就算沒人願意賣,貨比三家自己也不吃虧。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比如說請假

相信現在很多人都是不能隨隨便便就請個五六天假的。但是很多人有時候是家裡卻是是有事。可這個事老闆非要問,你又不願意透露,只想說家裡有事。

老闆卻說,不把事說清楚,這假批不了。如果你說批不了,我就辭職不幹了。想必老闆也會跟你妥協,跟你調和。讓你還是不要辭職了,事情辦完趕緊回來。

敢這麼乾的,那當然是在公司里表現還讓老闆滿意的。如果你在公司表現差,這種情況,也就不要學了。老闆會巴不得你趕緊滾蛋,正缺沒借口開除你。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比如說登門檻得寸進尺效應

有一個公司老闆就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位置比較好,有益於掛廣告的戶主,並且提出了一個要求,這個要求就是把他們的一個小廣告掛在窗戶上,沒想到很多人都答應了,但是有一部分人還是沒有答應。

過了一個月後,老闆讓助手再次登門,並提出要求把一個大的廣告牌子掛在他們屋子的外牆上,這個廣告的牌子很大,而且設計的很不好看。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這位助手同時向之前那一部分沒有答應掛小廣告在窗上的戶主再次提出放大廣告牌的要求,結果這個實驗證明前面掛小廣告有45%的人同意了,而後面掛打廣告牌子只有13%人同意了,前面小要求的成功率是後面的3倍。

這種「得寸進尺」效應,之後被運用到了捐款上面,比如讓某些人主動捐款,也只有45%人願意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捐款。

但是如果這個捐款分兩步去做,第一天先讓人們去佩戴捐款活動的紀念章,同時第二天再請求其捐款,結果自願捐款的人,幾乎增加了一倍。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不要知道了人的這種性情而走極端主義

所以說當人們發現了人類的這種性情時,就會往裡面鑽空子,就會變得極端起來。但是魯迅那個年代,絕對不是這樣想的,更多的是揭露了當時的國人猶豫不決,不能甚至不敢徹底的去認清事實。

而縱觀魯迅的文章,大家也都知道多數是批判國人的劣根性,譬如「看客」的麻木心理,再譬如 「阿Q正傳」中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更是像要喚醒國人沉睡的夢一樣。

那麼結合上下文來看,也就得出了為什麼魯迅先生要寫這句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魯迅最精闢的一段名言,僅7句,卻道破了中國人的性情,一針見血

文/啟路文學高國啟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