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正月初六:送窮鬼,開市大吉迎賓朋

正月初六:送窮鬼,開市大吉迎賓朋

正月初六,是春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因為「六」這個數字很吉利,不少商家選擇在這一天開門,圖個吉利。

這一天有「送窮」的習俗。俗話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送窮的時間也有很多說法,有正月初三、正月初六、正月三十(晦日)之分。

無論是何日,「送窮」的習俗充分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1

窮,極也

窮(資料圖)

窮,金文上面一個「穴」,下面一個「躬」,意思是一個人在洞穴里身子不能挺直,無法站立。

《說文解字》中有:「窮,極也。」後引申出不得志、困頓的意思。

《楚辭·九章》:「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現代數學符號·無窮(資料圖)

除此之外,窮還有「盡」、「完」等意思。

《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齊物論》:「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

《文子·符言》:「老子曰:一言不可窮也,二言天下宗也,三言諸侯雄也,四言天下雙也。貞信則不可窮,道德則天下宗,舉賢德,諸侯雄,惡少愛眾天下雙。」

2

送窮

送窮(資料圖)

送窮,即送窮鬼、窮神。

現代漢語中,也經常稱呼某人為「窮鬼」。我們知道,一個事物的稱謂,多因時間、地域、文化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西漢時期的焦贛在《易林·臨之兌》中說道:「貧鬼守門,日破我盆,孤牝不駒,雞不成雛。」

這裡出現了「貧鬼」一詞。

貝幣(資料圖)

我們再看「窮」和「貧」的兩個造字結構:窮,從力,是不得志;貧,從貝,是沒有錢。

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也曾提到:「揚雄《逐貧賦》有『呼貧與語』、『貧遂不去』等語。

不似後世『窮鬼』、『窮神』、『窮媳婦』、『精窮老祖』等之加名號以成腳色。」

如今,貧鬼一詞基本不用,取而代之的是「窮鬼」、「窮神」。

窮鬼(資料圖)

那麼,所謂的「窮鬼」、「窮神」又是誰?一說為顓頊的兒子。

《歲時廣記》中引用《文宗備問》道:「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喜著完衣,人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日死,葬之,互相顧謂曰『今日送窮子』。」

唐《四時寶鑒》中有:「高陽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巷死。世作糜棄破衣,是日祝於巷,曰除貧也。」意思是顓頊有一個兒子,平時喜歡喝穿破爛衣服、喝粥。

正月的最後一天慘死了,後世就在這一天在巷子里燒掉舊衣,叫除貧。「正月晦日」,說明唐代「送窮」是在正月的最後一天。

韓愈(資料圖)

關於窮鬼,韓愈有一篇著名的《送窮文》,文中記錄了自己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五個窮鬼的對話。

此處摘取一段來看當時送窮的習俗:「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結柳作車,縛草為船,載糗輿粻,牛系軛下,引帆上檣。」

可知,在唐代送窮的方式是以柳條做車,以草結船,套上牛車,升起風帆。

芭蕉船(資料圖)

關於「草船」,人們還有以「芭蕉船」送窮的方式。

宋朝巴淡《送窮鬼》:「正月月盡夕,芭蕉船一隻,燈盞兩隻明輝輝,內里更有筵席。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空去送窮鬼。」《歲時廣記》也有:「正月晦日,以芭蕉船送窮」的說法。

宋代楊湜《古今詞話》:「太學有士人長於滑稽,正月晦日,以芭蕉船送窮作臨江仙,極有理致。其詞曰:『莫怪錢神容易致,錢神儘是愚夫。

為何此鬼卻相於。只由頻展義,長是泣窮途。韓氏有文曾餞汝,臨行慎莫躊躇。青燈雙點照平湖。蕉船從此逝,相共送陶朱。』」

送窮鬼之所以用芭蕉,是因為民俗中芭蕉屬陰,可聚鬼。宋代施宿《會稽志》:「又俗謂梓、芭蕉皆不利主。」

《見字如面》節目海報(資料圖)

關於「窮神」的稱謂,清代蒲松齡有一篇《除日祭窮神文》:「窮神,窮神,我與你有何親,興騰騰的門兒你不去尋,偏把我的門兒進?

難道說,這是你的衙門,居住不動身?」像「窮神,我和你是親戚嗎?」

這樣詼諧的自問,經今人演繹也出現在《見字如面》的節目之中,只是這個時候的送窮髮生在除日,即大年三十這一天。

無論是接財神,還是送窮鬼,中國人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初六一過,大家就要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了,祝您工作順利,事業有成!

(編輯:見石)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要「拜太歲」?
小寒:天寒人不寒,改變冬閑舊習慣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