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成長記錄,從2017年秋天走到2019年春天!
科技
02-10
前段時間被各種年終賬單刷屏,雖然沒趕上,但今天我們也聊聊無線充電這一年半的歷程吧!
一、接收端市場
2017年9月,蘋果首次採用無線充電,其後華為、小米等友商持續跟進。支持該功能的手機從2018年4月的60款,上升至12月的135款,功率也從5W上升至18W,高端旗艦檔位基本完成無線充電的覆蓋。
除此外,它與耳機等配件的結合也愈發頻繁,如華為FreeBuds、魅族POP等。廠商們一方面希望以此提高產品溢價,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其與手機的聯繫。
二、發射端市場
得益於接收端市場的蓬勃,發射端市場也得到了一定發展。廠商們開發出了更多的特色款式,包括平鋪、立式、車載、無線充電寶等。這不僅有助於技術推廣,也帶動了無線充電本身的進步。
比如2017年底,微鵝推出兼容Qi的35mm(現升級45)桌下版無線充電。它讓傳統Qi從桌面走向桌下,近距離走向遠距離,被如家旗下酒店、海底撈等先後引進,為無線充電走向公共領域添磚加瓦。
三、行業整體
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WPC會員數量從251家猛增為667家。Qi標準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後,WPC在領域中地位愈發穩固。
2018年3月,我國首部《移動終端無線充電》團體標準開啟編製,2019年1月正式發布實施。它規範了移動端的無線充電應用,將促進手機、配件等行業健康發展。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無線充電的發展比較全方位,技術本身也得到一定進步,場景覆蓋有所改善,行業上升趨勢較好。2019年之際,隨著技術進一步更新,期待它能在給用戶帶來更多新體驗!


※魅族16sPlus成明年重頭戲,黃章:無線充電、NFC都有!
※線下偶遇無線充電,你印象中的許多地方已經悄悄用上高科技啦!
TAG:微鵝科技 |